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少华以翻译的方式将村上春树介绍给中国并大受读者欢迎,然而其译作却备受争议。林少华究竟是基于怎样的翻译观完成这些译作,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林少华译)为例,分析了针对林少华的各种争议性观点,认为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和追求美学这两条原则是林少华的翻译准则。这两条准则对于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流行功不可没。
关键词:《且听风吟》 林少华 翻译观
一、林少华的译作
自1989年第一次由林少华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介绍给中国内地,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其中,林少华无疑是最大的功臣。经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的作品达35个品种,总印行量超过300万册。但是,随着林少华的逐渐走红,其独特的翻译风格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文试图以《且听风吟》为例,分析各方对于林少华译作的意见,以此探求其翻译观。
二、分析与探讨
《且听风吟》(以下简称《风》)是村上春树荣获第22届群像新人奖的作品(1979年度),也是其登上日本文坛的代表作。相较于村上春树之后的一些名作,《风》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但奠定了村上春树之后的写作风格,非常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小说的第1章,其中“包括的那些主题和形象已经预示了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几部作品的产生”(冯涛,2006)。也有观点认为,《风》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小说中对“语言”的质疑,把握村上春树的创作理念及其文学的整体走向。从《风》的文体风格中,已经可以窥见村上春树对小说的外部形式进行的变革(杨炳菁,2008)。
对于林少华的译作,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上可以分为赞赏和批评两派。本文主要选取具有争议性的观点予以探讨。
针对批评派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词句的翻译,主要为翻译错误的问题。二是问题的翻译。
(一)词句的翻译
(1)原文:僕はカウンターの中にあるポータブル·テレビの「ルート66」の再放送を見ながらそう答えた。[1](P22)
译文:我一边回答,一边看着柜台里手提式电视机的重播节目“航线66”。[2](P56)
村上春树最新作品《1Q84》的译者施小炜指出,一是“ルート66”这个词指的是美国的国道66号,日本电视台曾播放过同名电视剧。二是按照日语的表达习惯,这个句式应该翻译为“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
(2)原文:あなたがいなくなると寂しくなりそうな気がするわ。(P132)
译文:你这一走,我真有些寂寞。(P90)
施小炜认为,应该翻译成“我觉得,你不在的话,我好像会感到寂寞。”而林少华的译文则忽略了少女的矜持与婉转,没将“寂しくなりそうな気がする”的内涵表达出来。
关于“ルート66”这个词,确实是林少华的误译,无可辩驳。林少华本人也在《译后记》中坦诚对一些专名没把握。译者不是百科全书,总有一些不甚了解的问题,难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本文对此不做讨论。至于例(1)和例(2)两句的翻译问题,按照日语的字面意思,确实施小炜的表达更为准确。但是,“误译”有其合理性(孙军悦,2004)。以林少华多年的日语功底来说,不可能不明白这两个并不深奥的句子的涵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译文,必定是有其意图的。首先看例(1),以中文的表达习惯,例(1)若是回答在前,看电视在后,即“一边回答一边看电视”,主体的动作是在回答问题,但是回答得不甚专心,伴随着看电视的动作。而“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则正好相反,回答成了附属性的动作。而这一场景是在“鼠”向“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的情况下发生的,“我”应该对“鼠”的问题作出回答,只是回答得有些漫不经心。林少华的翻译显然考虑到了这一因素。例(2)是日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表达日本人独特的心情而存在的。但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生搬硬套反而让人感觉有说话娇情的嫌疑。另外,说这句话的女孩在说的同时还有一个动作“僕の手を握りなおした。”(重新抓起我的手)。通常,肢体的碰触要比单纯的语言来得更加亲密。“抓手”无疑已经是一个感情外露的表达,可见女孩并没有必要考虑措辞来表现矜持与婉转。可以说林少华的翻译是合理的,之所以与原文产生偏差,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是他根据自身对原文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的适当的调整。
(二)文体的翻译
文体的翻译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原作的文体,另一个是译作的文体。有关村上春树的文体,各界观点几乎是一致的,林少华本人也曾多次言及:其一,我想就是幽默——苦涩的幽默、压抑的调侃、刻意的潇洒、知性的比喻。……其二,文笔洗尽铅华,玲珑剔透。……第三,行文流畅传神,富于文采(林少华,1999)。对于林少华译作的文体,无论林少华本人或是其他评论,内容也大致相同:古汉语的韵律。“我为了缩短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审美距离,有时就在允许范围内调整一下,即多放几克盐”(林少华,2006)。这方面的差异成为引起争论的焦点,批评者认为林少华的翻译背离了原文,是“审美的忠实”,特别重视“信、达、雅”中的“雅”,忽视了所谓“信”的正确度,给村上的作品“浓妆艳抹”了。这一点无论在对话还是在行文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风》中出现的第一句对话:
(3)原文:金持ちなんて・みんな・糞くらえさ。ダニさ。奴らになんて何もできやしない。金持ち面してる奴らを見るとね、虫酸が走る。(P13~14)
译文:什么有钱人,统统是王八蛋!壁虱!那些家伙一无所能,看见满脸财大气粗的神气家伙,我简直想吐。(P22)
这是一句非常口语化,甚至有些粗俗的语言,但是,在译文中,林将“糞くらえ(吃屎的)”译为较为文雅的“王八蛋”,“何もできやしない(什么都不会)”译为“一无所能”,将“金持ち面してる(表现得很有钱的样子)”译为“财大气粗”,轻易地就将放荡不羁的原文转变为较为优雅的措辞。
关于林少华译文的优劣以及对其批评的对错,本文认为首先应该从村上原文的定位开始讨论。村上作品的文体属于口语体,但因此将其定义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似乎有些草率。事实上,许多读者之所以被村上的作品吸引,是因为村上作品的行文流畅、传神,富于文采,即文学性强。在篇幅并不长的《风》中,这样的文字俯首皆是:
(4)原文:夕暮の風が海を渡りそして草を揺らせる間に、夕闇がゆっくりと淡い夜空に変わり、幾つかの星がドックの上にまたたき始めた。(P133)
在文字美背后,村上的魅力不仅止于此。村上笔下的孤独是每个人都有的孤独,读起来就像写的是自己。……可以说,隐喻性、神话性、象征性始终是村上作品的一大亮点(林少华,2006)。也就是说,村上作品中有其独特的孤独美和隐喻美。在《风》中,作者不断通过唱片《加利福尼亚女孩》、DJ的读者来信等意象来暗示无论短暂或刻骨,全都灰飞烟灭,终归都是孑然一身。但是,孤独和隐喻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依托于作品内容和文学的手法来体现,即与文字美是相辅相成的。而在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必定也对文字有高度的要求。村上的文章是美的,但不能为了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就将美牺牲掉。例(3)在考虑了文章的美学的基础上运用了合理的翻译手段,是为了保持与原文一致的美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同样,例(4)也采取了同样的原则,译文如下:
译文:晚风掠过海面而浮动草丛的时间里,暮色渐渐变成淡淡的夜色,几颗银星开始在船坞上方闪闪眨眼。(P90)
三、结语
本文以林少华译《风》为例,分析了对于林少华翻译风格的种种争议。根据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得出林少华的翻译观。一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也就是说首先忠实于原作的本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表达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这种调整过程中,也许一些原有的日语式的表达会被修改或去除,这是林少华基于缩短中日两国的审美距离、满足审美层次的需要这一原则而做出的选择。二是追求美学。尽管林少华的翻译风格仍有待商榷,但其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无可厚非的,这正是林少华追求美学的结果。文学是艺术,翻译的任务是再现原作。若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不可能完成翻译工作的。林少华主张对原作的艺术美要有高层次的追求,致力于村上春树的文字之美、孤独之美和隐喻之美。这其中,深厚的中文功底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翻译不是文字转换,但是最终译作还是要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译文的档次,主要不是取决于外语水平,而取决于中文水平。中文是最终的表现形式(林少华,2006)。
钱钟书曾在《林纾的翻译》(1963)一文中提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在他看来,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是林少华所敬仰的翻译大师,对村上春树《风》的翻译,就是他对“化”的最好诠释。
有关翻译观的问题自有理论以来就众说纷纭,难有统一。林少华的翻译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过度还是不及,还有待今后加以研究。
注 释:
[1]例句选自村上春樹:《歌の風を聴け》,东京:講談社,1992年6月版。
[2]译文例句选自林少华译:《且听风吟·村上春树精品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8月版。参考文献:
[1]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杨炳菁.试析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J].解放军外国语
学院学报,2008,(6).
[3]吴越.村上新作“换手”译者互不买账[N].文汇报,2009-02-03.
[4]孙军悦.<誤訳>のなかの真理——中国における「ノルウェーの森」の翻訳と受容[J].日本近代文学,2004,(71).
[5]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6]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章颖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关键词:《且听风吟》 林少华 翻译观
一、林少华的译作
自1989年第一次由林少华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介绍给中国内地,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其中,林少华无疑是最大的功臣。经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的作品达35个品种,总印行量超过300万册。但是,随着林少华的逐渐走红,其独特的翻译风格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文试图以《且听风吟》为例,分析各方对于林少华译作的意见,以此探求其翻译观。
二、分析与探讨
《且听风吟》(以下简称《风》)是村上春树荣获第22届群像新人奖的作品(1979年度),也是其登上日本文坛的代表作。相较于村上春树之后的一些名作,《风》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但奠定了村上春树之后的写作风格,非常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小说的第1章,其中“包括的那些主题和形象已经预示了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几部作品的产生”(冯涛,2006)。也有观点认为,《风》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小说中对“语言”的质疑,把握村上春树的创作理念及其文学的整体走向。从《风》的文体风格中,已经可以窥见村上春树对小说的外部形式进行的变革(杨炳菁,2008)。
对于林少华的译作,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上可以分为赞赏和批评两派。本文主要选取具有争议性的观点予以探讨。
针对批评派的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词句的翻译,主要为翻译错误的问题。二是问题的翻译。
(一)词句的翻译
(1)原文:僕はカウンターの中にあるポータブル·テレビの「ルート66」の再放送を見ながらそう答えた。[1](P22)
译文:我一边回答,一边看着柜台里手提式电视机的重播节目“航线66”。[2](P56)
村上春树最新作品《1Q84》的译者施小炜指出,一是“ルート66”这个词指的是美国的国道66号,日本电视台曾播放过同名电视剧。二是按照日语的表达习惯,这个句式应该翻译为“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
(2)原文:あなたがいなくなると寂しくなりそうな気がするわ。(P132)
译文:你这一走,我真有些寂寞。(P90)
施小炜认为,应该翻译成“我觉得,你不在的话,我好像会感到寂寞。”而林少华的译文则忽略了少女的矜持与婉转,没将“寂しくなりそうな気がする”的内涵表达出来。
关于“ルート66”这个词,确实是林少华的误译,无可辩驳。林少华本人也在《译后记》中坦诚对一些专名没把握。译者不是百科全书,总有一些不甚了解的问题,难免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本文对此不做讨论。至于例(1)和例(2)两句的翻译问题,按照日语的字面意思,确实施小炜的表达更为准确。但是,“误译”有其合理性(孙军悦,2004)。以林少华多年的日语功底来说,不可能不明白这两个并不深奥的句子的涵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译文,必定是有其意图的。首先看例(1),以中文的表达习惯,例(1)若是回答在前,看电视在后,即“一边回答一边看电视”,主体的动作是在回答问题,但是回答得不甚专心,伴随着看电视的动作。而“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则正好相反,回答成了附属性的动作。而这一场景是在“鼠”向“我”抛出了一个问题的情况下发生的,“我”应该对“鼠”的问题作出回答,只是回答得有些漫不经心。林少华的翻译显然考虑到了这一因素。例(2)是日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为了表达日本人独特的心情而存在的。但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生搬硬套反而让人感觉有说话娇情的嫌疑。另外,说这句话的女孩在说的同时还有一个动作“僕の手を握りなおした。”(重新抓起我的手)。通常,肢体的碰触要比单纯的语言来得更加亲密。“抓手”无疑已经是一个感情外露的表达,可见女孩并没有必要考虑措辞来表现矜持与婉转。可以说林少华的翻译是合理的,之所以与原文产生偏差,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是他根据自身对原文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的适当的调整。
(二)文体的翻译
文体的翻译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原作的文体,另一个是译作的文体。有关村上春树的文体,各界观点几乎是一致的,林少华本人也曾多次言及:其一,我想就是幽默——苦涩的幽默、压抑的调侃、刻意的潇洒、知性的比喻。……其二,文笔洗尽铅华,玲珑剔透。……第三,行文流畅传神,富于文采(林少华,1999)。对于林少华译作的文体,无论林少华本人或是其他评论,内容也大致相同:古汉语的韵律。“我为了缩短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审美距离,有时就在允许范围内调整一下,即多放几克盐”(林少华,2006)。这方面的差异成为引起争论的焦点,批评者认为林少华的翻译背离了原文,是“审美的忠实”,特别重视“信、达、雅”中的“雅”,忽视了所谓“信”的正确度,给村上的作品“浓妆艳抹”了。这一点无论在对话还是在行文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风》中出现的第一句对话:
(3)原文:金持ちなんて・みんな・糞くらえさ。ダニさ。奴らになんて何もできやしない。金持ち面してる奴らを見るとね、虫酸が走る。(P13~14)
译文:什么有钱人,统统是王八蛋!壁虱!那些家伙一无所能,看见满脸财大气粗的神气家伙,我简直想吐。(P22)
这是一句非常口语化,甚至有些粗俗的语言,但是,在译文中,林将“糞くらえ(吃屎的)”译为较为文雅的“王八蛋”,“何もできやしない(什么都不会)”译为“一无所能”,将“金持ち面してる(表现得很有钱的样子)”译为“财大气粗”,轻易地就将放荡不羁的原文转变为较为优雅的措辞。
关于林少华译文的优劣以及对其批评的对错,本文认为首先应该从村上原文的定位开始讨论。村上作品的文体属于口语体,但因此将其定义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似乎有些草率。事实上,许多读者之所以被村上的作品吸引,是因为村上作品的行文流畅、传神,富于文采,即文学性强。在篇幅并不长的《风》中,这样的文字俯首皆是:
(4)原文:夕暮の風が海を渡りそして草を揺らせる間に、夕闇がゆっくりと淡い夜空に変わり、幾つかの星がドックの上にまたたき始めた。(P133)
在文字美背后,村上的魅力不仅止于此。村上笔下的孤独是每个人都有的孤独,读起来就像写的是自己。……可以说,隐喻性、神话性、象征性始终是村上作品的一大亮点(林少华,2006)。也就是说,村上作品中有其独特的孤独美和隐喻美。在《风》中,作者不断通过唱片《加利福尼亚女孩》、DJ的读者来信等意象来暗示无论短暂或刻骨,全都灰飞烟灭,终归都是孑然一身。但是,孤独和隐喻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依托于作品内容和文学的手法来体现,即与文字美是相辅相成的。而在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必定也对文字有高度的要求。村上的文章是美的,但不能为了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就将美牺牲掉。例(3)在考虑了文章的美学的基础上运用了合理的翻译手段,是为了保持与原文一致的美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同样,例(4)也采取了同样的原则,译文如下:
译文:晚风掠过海面而浮动草丛的时间里,暮色渐渐变成淡淡的夜色,几颗银星开始在船坞上方闪闪眨眼。(P90)
三、结语
本文以林少华译《风》为例,分析了对于林少华翻译风格的种种争议。根据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得出林少华的翻译观。一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也就是说首先忠实于原作的本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表达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这种调整过程中,也许一些原有的日语式的表达会被修改或去除,这是林少华基于缩短中日两国的审美距离、满足审美层次的需要这一原则而做出的选择。二是追求美学。尽管林少华的翻译风格仍有待商榷,但其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无可厚非的,这正是林少华追求美学的结果。文学是艺术,翻译的任务是再现原作。若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不可能完成翻译工作的。林少华主张对原作的艺术美要有高层次的追求,致力于村上春树的文字之美、孤独之美和隐喻之美。这其中,深厚的中文功底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翻译不是文字转换,但是最终译作还是要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译文的档次,主要不是取决于外语水平,而取决于中文水平。中文是最终的表现形式(林少华,2006)。
钱钟书曾在《林纾的翻译》(1963)一文中提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在他看来,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是林少华所敬仰的翻译大师,对村上春树《风》的翻译,就是他对“化”的最好诠释。
有关翻译观的问题自有理论以来就众说纷纭,难有统一。林少华的翻译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过度还是不及,还有待今后加以研究。
注 释:
[1]例句选自村上春樹:《歌の風を聴け》,东京:講談社,1992年6月版。
[2]译文例句选自林少华译:《且听风吟·村上春树精品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8月版。参考文献:
[1]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杨炳菁.试析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J].解放军外国语
学院学报,2008,(6).
[3]吴越.村上新作“换手”译者互不买账[N].文汇报,2009-02-03.
[4]孙军悦.<誤訳>のなかの真理——中国における「ノルウェーの森」の翻訳と受容[J].日本近代文学,2004,(71).
[5]林少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6]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章颖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