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词语,积累词语,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的一环,从一年级识字起,就应多多积累词语,利用多种方式教学词语,让孩子对此产生兴趣。词语教学不仅在课堂上,也在生活中,不仅在黑板上,也在活灵活现的读与演中。
【关键词】词语学习;课堂;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对于语文学习,就像砖块之于大厦,从一年级学习汉字开始,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积累词语,不仅是写好习作的关键,理解词语,也是阅读教学中的比较关键的环节。
没有准确的理解,就不能顺利的阅读和表达。同时,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必须以正确理解词义、运用语言为基础。所以,词的训练又是小学语文素质的基础。袁微子也曾强调:“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以为阅读教学中词语的训练,应采取多种方法,扩展学生释词思路,优化训练,指导运用,就能收到较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效果。下面我就第一学段为例,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
第一学段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形象思维处于优势,他们学习知识大多从兴趣出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这一学龄段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演示、图片感知、激活生活经验”等方法,指导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词语,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词、用词,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是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实物进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这种方法变抽象理解为形象感受,学生理解较轻松。如 “镶嵌”一词,瞧,老师就带来了一颗宝石,现在,谁来把这颗‘宝石’镶嵌到老师的手中。”我把手拢起来,请学生上来,把道具放在我手中。等学生放完后,我解释道:“‘宝石’被紧紧围住,有一部分留在里面,这就叫‘镶嵌’。”接着,请同学们用橡皮代替红宝石自己动手演示,教师检查纠正。最后,拿出戒指、项链等一些实物让学生用“镶嵌”练习说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个词的过程中,把繁琐、抽象的解释变成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学生容易学,也爱学。
二、比较区别法
比较区别法是让学生对事物进行比较、辨别,正确感受词语意思的方法。如在教学《识字4》中“树林”“花丛”这两个词时,把“树林”这个词贴到一棵树的图片下面,把“花丛”这个词贴到一朵花的图片下面,让学生说说这样行不行?学生通过比较区别认识到大片的花叫“花丛”,有许多树在一起才叫“树林”,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大片的草叫什么,大片的竹子又叫什么?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丛、林”的理解。
三、图片感知法
苏教版教材配有丰富的插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段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较弱,借助生动的插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如教学《世界多美呀》中“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两个词时,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中的美景,说说小鸡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在边看边说的过程中理解了词语,体会到了学习词语的乐趣。
四、激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学生踏入校门时,已不是一张所谓的“白纸”,他们都带着过去的生活经验、情趣、兴趣。经验是认识的门径,是理性的基础。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利用学生的认知“因素”为学前的教学内容服务。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所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思维块,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轻松地理解词语意思。如在教学 “透明”“圆润”这两个词语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透明的,哪些东西是圆润的呢?”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找到与之相应的事物,如:玻璃、珍珠等。这时,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词语。教学中,教师如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的意思,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不仅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理解了词语,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形象的搜索对比之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美。
另外,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必须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有助于确立文本回归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反复的诵读和整体的领悟;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课文的上下文展开活动,加强学生对语言自身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本身的积累、领悟和内化。如教学《春雨》这首诗,学生对“好雨”一词提出质疑,“为什么春天的雨就是好雨呢?”对此,我没作答,而是把这个有趣的问题交给了学生,组织学生默读思考,自由地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讨论。交流时,同学们从诗中找到了答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雨下得及时,正是庄稼最需要它的时候下的,这雨好在及时;从“潜字”,可看出这场雨是轻轻地、悄悄的飘落人间,不打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从“细无声”可看出这雨不大,正好滋润着世界万物,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联系。感受到了“好雨”之意,悟到了诗名的精美。再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中“惭愧”一词时,先让学生说说,小松树心情如何?当学生回答愧疚、难过时,再让学生带着“作者为什么会惭愧呢?”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语句中寻找答案。交流时,学生借助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了小松树在懂得道理后的惭愧心情。此时,学生便能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愧疚之意不言而喻,这样的学习,不但教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达到以词串文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词语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遵循语境规律,综合运用以上方法,使语文课堂更自然、更真实。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词语学习;课堂;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对于语文学习,就像砖块之于大厦,从一年级学习汉字开始,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积累词语,不仅是写好习作的关键,理解词语,也是阅读教学中的比较关键的环节。
没有准确的理解,就不能顺利的阅读和表达。同时,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必须以正确理解词义、运用语言为基础。所以,词的训练又是小学语文素质的基础。袁微子也曾强调:“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以为阅读教学中词语的训练,应采取多种方法,扩展学生释词思路,优化训练,指导运用,就能收到较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效果。下面我就第一学段为例,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
第一学段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形象思维处于优势,他们学习知识大多从兴趣出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这一学龄段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演示、图片感知、激活生活经验”等方法,指导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词语,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词、用词,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是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实物进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这种方法变抽象理解为形象感受,学生理解较轻松。如 “镶嵌”一词,瞧,老师就带来了一颗宝石,现在,谁来把这颗‘宝石’镶嵌到老师的手中。”我把手拢起来,请学生上来,把道具放在我手中。等学生放完后,我解释道:“‘宝石’被紧紧围住,有一部分留在里面,这就叫‘镶嵌’。”接着,请同学们用橡皮代替红宝石自己动手演示,教师检查纠正。最后,拿出戒指、项链等一些实物让学生用“镶嵌”练习说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个词的过程中,把繁琐、抽象的解释变成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学生容易学,也爱学。
二、比较区别法
比较区别法是让学生对事物进行比较、辨别,正确感受词语意思的方法。如在教学《识字4》中“树林”“花丛”这两个词时,把“树林”这个词贴到一棵树的图片下面,把“花丛”这个词贴到一朵花的图片下面,让学生说说这样行不行?学生通过比较区别认识到大片的花叫“花丛”,有许多树在一起才叫“树林”,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大片的草叫什么,大片的竹子又叫什么?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丛、林”的理解。
三、图片感知法
苏教版教材配有丰富的插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段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较弱,借助生动的插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如教学《世界多美呀》中“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两个词时,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中的美景,说说小鸡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在边看边说的过程中理解了词语,体会到了学习词语的乐趣。
四、激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学生踏入校门时,已不是一张所谓的“白纸”,他们都带着过去的生活经验、情趣、兴趣。经验是认识的门径,是理性的基础。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利用学生的认知“因素”为学前的教学内容服务。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所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思维块,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轻松地理解词语意思。如在教学 “透明”“圆润”这两个词语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透明的,哪些东西是圆润的呢?”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找到与之相应的事物,如:玻璃、珍珠等。这时,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词语。教学中,教师如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的意思,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不仅让学生踏踏实实地理解了词语,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形象的搜索对比之中,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美。
另外,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必须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有助于确立文本回归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反复的诵读和整体的领悟;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课文的上下文展开活动,加强学生对语言自身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本身的积累、领悟和内化。如教学《春雨》这首诗,学生对“好雨”一词提出质疑,“为什么春天的雨就是好雨呢?”对此,我没作答,而是把这个有趣的问题交给了学生,组织学生默读思考,自由地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讨论。交流时,同学们从诗中找到了答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雨下得及时,正是庄稼最需要它的时候下的,这雨好在及时;从“潜字”,可看出这场雨是轻轻地、悄悄的飘落人间,不打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从“细无声”可看出这雨不大,正好滋润着世界万物,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联系。感受到了“好雨”之意,悟到了诗名的精美。再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中“惭愧”一词时,先让学生说说,小松树心情如何?当学生回答愧疚、难过时,再让学生带着“作者为什么会惭愧呢?”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语句中寻找答案。交流时,学生借助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了小松树在懂得道理后的惭愧心情。此时,学生便能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愧疚之意不言而喻,这样的学习,不但教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且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达到以词串文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词语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遵循语境规律,综合运用以上方法,使语文课堂更自然、更真实。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