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教育刍议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uro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一直是人们比较敏感的问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一是不会用却又滥用惩罚;二是谈惩罚色变,不敢用惩罚手段。在提倡赏识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对惩罚教育避而远之。要不要进行惩罚教育,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实践中惩罚教育又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本文试对惩罚教育的概念,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教育的技巧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惩罚教育;体罚;惩罚技巧;创新实践
  在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赏识教育正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青睐,而惩罚教育却被投去了批评、责难的目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培养真正的人,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他指出:“善并不总是愉快的,它有时像腊月里寒风那样凛冽而刺骨”。教师对学生的善不总是表现为温和的方式,必要的时候是需要惩罚的,合理的、正当的惩罚也是一种善,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好处。“任何一种责备、惩罚、既是为了社会的福利,也是为了大家惩罚的那个人的福利。大家一边惩罚你,一边希望你好。”与苏霍姆林斯基同时代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通过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在迎向成功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这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然而,教育中的惩罚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虚弱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1 何谓惩罚教育
  关于惩罚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奖励和惩罚”辞条是这样表述的:“德育方法之一。奖励是对学生或学生集体优良的思想品行给予肯定和表扬;惩罚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分。奖励和惩罚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有助于他们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发扬优点,改正错误,也有助于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惩罚教育界定为“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与奖励相对,为学校德育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有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削弱受罚行为动机、达到改正的目的,也有利于维护校规校纪。”综上,可以这样认为:惩罚是对违纪者在心理或生理上施以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减退或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它与“奖励”相对,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2 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惩罚和体罚的异同究竟在哪里呢?“体罚”是旧的学校中流行的一种“诉诸武力,损伤肉体,侮辱人格,摧残心灵”的非人道的处罚学生的方法,老师使用这种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身心感受痛苦,以促使其为避免痛苦而改正错误。惩罚与体罚存在一定的同一性,都是为了使受教育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惩罚注重教育性,它是出于对受教育者的关爱;而体罚则是使受教育者感受皮肉、身心的痛苦。二者采用的手段不同,教育中的惩罚是“教育者或教育集体有意施加的足以影响受教育者生理、物质或精神需要满足程度的举措”;通过武力、损伤肉体等暴力方式对待学生。二者实施的程度不同,教育中的惩罚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体罚则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种违法的行为。二者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育中的惩罚使受教育者认识并心悦诚服地改正过失;体罚则是使受教育者被动地改正错误,口服心不服,身心受损,产生抵制情绪,不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爭辩的命题来开始,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纽斯是反对体罚这样极端的惩罚形式的,他不希望学校充满着呼号和鞭挞的声音,但是同时他也对合理的惩罚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马卡连柯曾指出:“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某种程度上的惩罚尤其是对惩罚的恐惧,客观上会对人们的某些不良行为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端行为。
  可见,在教育中实施惩罚是必要的,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惩罚是学生认识错误、纠正错误的“严师”。第二,惩罚教育是增强学生责任感的好机会。第三,惩罚教育是提高学生耐挫力的基本方法。第四,惩罚教育是让学生远离违法犯罪、防微杜渐的有效办法。实践证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惩罚就是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能因为害怕家长投诉而不敢指出学生的错误,或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直到学生的坏毛病越积越多,形成严重不良行为,甚至演变为违法犯罪就为时己晚了。
  3 惩罚教育的技巧
  3.1 惩罚的对象要准确
  教师实施惩罚之前,一定要充分调查了解情况,以保证惩罚对象的准确性。惩罚应该指向学生的不良品行,而不能指向学生的正当行为和学生本人。惩罚要就事论事,不搞扩大化,不牵连无辜者。此外,教师在实施惩罚时一定要给学生指明错误所在,使学生明确不良行为与受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及所违反的集体规则的内容。
  3.2 惩罚的时机要恰当
  在无法进行正面教育,或进行正面教育无效,而只有实施惩罚才能获取最大教育效果时,方可运用惩罚手段。此外,教师还要合理把握及时惩罚和延迟惩罚。对学生的某些过错行为如暴力攻击行为要及时施罚,“秋后算账”则会贻误“病情”,但某些情况教师则可延迟惩罚,只即时进行冷处理,以便让自己进一步调查和思考,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并减少对当前活动的干扰。
  3.3 惩罚的场合要适宜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场合实施惩罚,如对性格敏感、内向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当众惩罚,以免挫伤其自尊心;对学生不同性质的错误要选择不同的场合实施惩罚,如对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过失行为要尽量避免公开惩罚,以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当然,如果学生所犯错误影响恶劣,就要考虑公开惩罚以起到教育集体的效果。
  3.4 惩罚的方式要恰当
  首先,不同类型的过失要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如对学业不良行为和道德品行问题要区分对待。其次,对初犯与屡犯、轻错与重错以及动机的善与恶、认错态度的好与坏也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惩罚方式。再次,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如对低年级学生重在预防和引导,不用行政处分严厉惩罚;要考虑到男女有别,有些惩罚方式对男生适合,对女生则不宜;对胆小敏感的学生要采用温和含蓄的惩罚方式;不要威胁恐吓或冷嘲热讽;对急躁冲动的学生不可采用激烈的惩罚手段,而要采用委婉幽默的口头批评等。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可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所学课文全部加起来不过几十万字,所得非常有限,因而,我们应着力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打造阅读空间,营造书香四溢的班级读书园,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终身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单调乏味、枯燥无趣,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渐渐远离语文。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好语文活动课实践。语文活动课有教学内容的社会实用性、教学方法的自主实践性的优势。但由于语文活动课是新生事物,没有先例可循,当前语文活动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开展好语文活动课应因地制宜,充分认识语文活动课的地位和作
期刊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可见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切“教”都毫无意义。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才会更有效的进行。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的。无论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看,还是从落实素质教育看,我们都应把学生作为教学活
期刊
【摘 要】本课题主要是以“互动”为出发点,按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知识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五种互动方式是:1、分组互动搜集材料(强化内容记忆);2、意义解题互动训练(总结解题要领);3、自主互动探究辅导(培养探究兴趣);4、教学过程互动反思(提高复习效率);5、定期测试互动评价(建立复习自信)。通过这五种互动方式,达到提高古诗文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古诗文;复习;互动  高中古诗文采用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体育知识的学习,又有动作技能的形成,其显著特点在于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动作技能的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体育心理学指出,思维训练是当代体育教学中所应作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对策之一。  如何使学生达到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发展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认为
期刊
【摘 要】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掌握多样;识字方法  1 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既应做到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强,保证教学质量;又应克服贪多求全的心理,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彻底挣脱“题海”的束缚。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积极探讨  结合本人多年在高中数学教学、教研实践中如何实现“高效低负”的体会,认为教学活动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精心构想教法  学生学习数学,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或證明等,通过教师讲
期刊
【摘 要】转化英语学困生一直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给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用多元智能教育理念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学困生;转化  1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来的。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
期刊
【摘 要】深入挖掘文本中意蕴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使命!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心灵、情性的陶冶、教化,在文本艺术熏陶中塑造学生健全、圆满个性、人格。  【关键词】探究;陶冶;人格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要求至为不易,但又至为关键。  “‘教’远非仅传授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下,靠单纯的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如何使现在的青年学生能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培养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题,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教学中,依据系统论原理,探索并设计、实施了 “开放型教学法”。经过经济常识教学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