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市公司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是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源泉,会计师行业本身的问题也是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外部监督、完善会计制度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失真
近几年来,会计信息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国外的“双安”事件到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夏”,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会计信息被称为是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时赖以决策与分析的基础,其真实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以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2003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有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15.31%;利润不实比例10%以上的企业有82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53.95%;利润严重不实、虚盈实亏企业5户,其报表反映盈利3551万元,实际亏损1.5亿元:虚亏实盈企业有6户,其报表反映亏损1.4亿元,实际盈利4亿元;有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这些数字表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十分严重。再来看看国内上市公司,据统计,仅2001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就达100余家,而这些违规行为绝大多数与会计造假有关。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但从“琼民源”、“银广夏”等事件中我们看到会计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治理形式。虽然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企业具体制度有所差别,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普遍的。根据世界银行《公司治理:实施架构》中所提供的定义,公司治理指公司在能履行其财务和其它法律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把公司的价值最大化。此定义强调,董事会必须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与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以达到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治理结构还远远谈不上完善。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形式,但这只是具有公司的形式,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建立起来的现象却很常见。国有企业改革,强调政企分开,就是强调企业应有的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均形成了包括职代会、党委、工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但在运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如董事会凌驾于股东会之上;经理人是由上级政府直接任命的“官员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监事会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制约作用,等等。这一切往往造成有关人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的供给,会计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正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系统。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具有的作用。所有者缺位,内部人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并未得到很好的保障。公司管理层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公司重大决策没有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很严重。为了实现管理层特定的目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就成了牺牲品。
(二)外部监督不力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的原因。在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财政部负责制定会计制度及监督实施。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按理说,我们的监管应该是有效的,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但是,实际上监督乏力、监管手段缺乏的现象依然存在。证券监管、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权监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各个监管部门缺乏配合,各自进行监管,没有达到各家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就拿受到监管比较多的上市公司来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是有目共睹的。企业上市后,经营不善的,就采取各种手段,虚增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获得增资配股的资格,进一步套取广大投资者的资金。有的上市公司还配合庄家,违规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到了亏损得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就进行债务、资产重组,出卖手中的壳资源。这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道风景线。由于证监会监管的力量和手段都有限,很难及时发现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其他部门也未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媒体、专家不断地告诉人们,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人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依靠自然资源大量投入来支持经济规模扩张的阶段,甚至已经走出了依靠资本要素高度聚集与集中的工业文明阶段,信息资源、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要素。但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变化却未跟得上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是用原有的会计方法核算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济活动。首先,是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核算和反映。因为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会计看来,不是会计应该反映的内容,但这些活动却影响企业的经营和收益情况,甚至还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其次,即使在会计报表中有所反映,这种反应也称不上真实,可靠。比如,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土地价值在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样的会计信息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措施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因方面讲,要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从外因来看,则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在法制经济的轨道上正常运营。因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治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规范和界定。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因为企业产权的明晰为会计行为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存在经济上的利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下,资源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二)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并使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适当的外部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加强了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同时,在独立董事制度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鉴于会计信息由管理层负责编制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显然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或影响,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制衡管理层和大股东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利,在公司的治理实务上,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审计委员会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指导和协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确保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摆脱经理层的控制,实现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再监督,从而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责、权、利,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虚位问题;三是通过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风险;四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五是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
(四) 建立健全内部、外部控制制度,重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其公证和监督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企业,企业内部财会管理成为企业一切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应组织力量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同时可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会计报表必然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并逐步使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都要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条件。
(五)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要宣传、贯彻新的《会计法》、《合同法》等相关经济法规,严格执行《会计法》对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的会计核算要求,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企业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
(六)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目前,虽然工商,税务部门在年检、登记时要求出示会计证,对会计管理是个很大的支持,但并未形成社会的有效监督制度。对会计证培训班资格要来格审批,并对其师资及教学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考核、监督,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对非法办班、办证者要严厉打击,使其无法生存,以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其次,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改革现行会计人员只要有一定的工龄和学识水平,并通过考试,就能取得一定的技术资格,而后最后的聘任和年度考核会由所在单位进行。这样主管单位难以对会计人员履行有效地监督,国家应明确对外提供真实信息是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一重点赋与会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前提,使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健全会计监督评价体系,建立会计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聘任、业绩能力考核等相关管理制度。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应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腾冰晶,完善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现代会计与审计,2006.04
[2] 韩艳,侯晔玲,郭冰梅,改进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想,现代会计与审计,2006.04
[3] 费伦苏,会计目标观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内涵,财会月刊,2006.03
关键词: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失真
近几年来,会计信息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国外的“双安”事件到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夏”,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会计信息被称为是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时赖以决策与分析的基础,其真实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以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2003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5%以上的企业有23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15.31%;利润不实比例10%以上的企业有82户,占被检查企业户数的53.95%;利润严重不实、虚盈实亏企业5户,其报表反映盈利3551万元,实际亏损1.5亿元:虚亏实盈企业有6户,其报表反映亏损1.4亿元,实际盈利4亿元;有16户企业违规设置账外账。这些数字表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十分严重。再来看看国内上市公司,据统计,仅2001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就达100余家,而这些违规行为绝大多数与会计造假有关。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都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但从“琼民源”、“银广夏”等事件中我们看到会计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治理形式。虽然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发展道路的不同,企业具体制度有所差别,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普遍的。根据世界银行《公司治理:实施架构》中所提供的定义,公司治理指公司在能履行其财务和其它法律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把公司的价值最大化。此定义强调,董事会必须平衡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投资者与债权人等)之间的利益,以达到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治理结构还远远谈不上完善。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形式,但这只是具有公司的形式,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建立起来的现象却很常见。国有企业改革,强调政企分开,就是强调企业应有的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均形成了包括职代会、党委、工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但在运作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如董事会凌驾于股东会之上;经理人是由上级政府直接任命的“官员企业家”;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监事会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制约作用,等等。这一切往往造成有关人员利用职权牟取私利,信息的需求决定了信息的供给,会计不再是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正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系统。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具有的作用。所有者缺位,内部人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并未得到很好的保障。公司管理层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公司重大决策没有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很严重。为了实现管理层特定的目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就成了牺牲品。
(二)外部监督不力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的原因。在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财政部负责制定会计制度及监督实施。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按理说,我们的监管应该是有效的,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但是,实际上监督乏力、监管手段缺乏的现象依然存在。证券监管、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权监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各个监管部门缺乏配合,各自进行监管,没有达到各家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就拿受到监管比较多的上市公司来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是有目共睹的。企业上市后,经营不善的,就采取各种手段,虚增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获得增资配股的资格,进一步套取广大投资者的资金。有的上市公司还配合庄家,违规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到了亏损得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就进行债务、资产重组,出卖手中的壳资源。这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道风景线。由于证监会监管的力量和手段都有限,很难及时发现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其他部门也未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媒体、专家不断地告诉人们,新经济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人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出了依靠自然资源大量投入来支持经济规模扩张的阶段,甚至已经走出了依靠资本要素高度聚集与集中的工业文明阶段,信息资源、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持要素。但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变化却未跟得上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是用原有的会计方法核算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济活动。首先,是部分经济活动的内容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核算和反映。因为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会计看来,不是会计应该反映的内容,但这些活动却影响企业的经营和收益情况,甚至还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其次,即使在会计报表中有所反映,这种反应也称不上真实,可靠。比如,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土地价值在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样的会计信息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措施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因方面讲,要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从外因来看,则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在法制经济的轨道上正常运营。因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治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规范和界定。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因为企业产权的明晰为会计行为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存在经济上的利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下,资源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二)完善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并使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适当的外部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加强了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同时,在独立董事制度下设置审计委员会有助于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鉴于会计信息由管理层负责编制和提供,而管理层的聘任显然受大股东意志的支配或影响,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制衡管理层和大股东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利,在公司的治理实务上,设立审计委员会,对受制于经理层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监督。审计委员会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指导和协调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确保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摆脱经理层的控制,实现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再监督,从而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责、权、利,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虚位问题;三是通过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风险;四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五是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
(四) 建立健全内部、外部控制制度,重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其公证和监督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企业,企业内部财会管理成为企业一切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应组织力量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同时可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会计报表必然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并逐步使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都要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条件。
(五)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要宣传、贯彻新的《会计法》、《合同法》等相关经济法规,严格执行《会计法》对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的会计核算要求,保证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严格会计法律责任,改变目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混乱局面。对受理不合法、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提供虚假核算资料的会计人员,对倚仗职权,强迫、诱使会计人员做假帐、假报告,对置法律于不顾,热衷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企业负责人,绝不姑息迁就。
(六)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目前,虽然工商,税务部门在年检、登记时要求出示会计证,对会计管理是个很大的支持,但并未形成社会的有效监督制度。对会计证培训班资格要来格审批,并对其师资及教学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考核、监督,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对非法办班、办证者要严厉打击,使其无法生存,以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其次,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改革现行会计人员只要有一定的工龄和学识水平,并通过考试,就能取得一定的技术资格,而后最后的聘任和年度考核会由所在单位进行。这样主管单位难以对会计人员履行有效地监督,国家应明确对外提供真实信息是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一重点赋与会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前提,使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健全会计监督评价体系,建立会计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聘任、业绩能力考核等相关管理制度。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其中“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应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腾冰晶,完善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现代会计与审计,2006.04
[2] 韩艳,侯晔玲,郭冰梅,改进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想,现代会计与审计,2006.04
[3] 费伦苏,会计目标观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内涵,财会月刊,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