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煤和焦炭等燃料供应状况及影响程度的综合分析,对不同燃料实行分类管理,对不同质量指标实行分级管理,并制定检验管理和控制措施,完善和优化燃料检验系统。
关键词:燃料 分类管理 分级管理 检验系统
0 引言
宣钢所用固体燃料包括煤和焦炭两大类。煤按用途可分为高炉喷吹煤、炼焦原料煤、锅炉动力煤、烧结无烟煤等;焦炭按其来源可分为自产焦炭、外购焦炭。煤和焦炭按运输方式又可分为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由于以前对燃料检验缺乏统一管理,检验程序、设备设施、技术方法等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檢验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均较差。随着近些年来燃料对生产和成本影响比重的日益提高,宣钢对绝大多数品种燃料的检验实施了集中整合和统一管理,对燃料检验系统管理的完善和强化迫在眉睫。
1 主要目标
1.1 通过对燃料供应状况及对生产影响程度的分析,对燃料实行分类管理。
1.2 通过对燃料质量指标对生产过程及结算价格等方面影响的分析,对质量指标实行分级管理。
2 燃料分类管理
由于煤或焦炭用途、来源、运输方式等不同,其技术要求、质量状况和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为确保燃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提出了燃料分类管理方法。通过对燃料的用途、来源、对生产的影响程度、供应紧张程度、运输方式、检验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各种燃料分为三类进行控制和管理:一类燃料:汽运焦炭、汽运喷吹烟煤、汽运喷吹无烟煤。二类燃料:炼焦煤、火运焦炭、火运喷吹无烟煤、汽运动力煤。三类燃料:火运动力煤、自产焦炭、火运炼焦煤。通过分类可以看出,一类燃料全部为汽运,进厂户多量大频次高,供户多为私营企业,容易发生混配和夹层、夹心等掺杂使假行为,影响生产使用,应制定措施予以重点管理和控制:
2.1 一类燃料进厂时全部挖开断面,执行“100%实物质量检查制度”。采样前和采样过程中要对所有料堆进行目测质量检验,发现质量异常停止采样,视情况及时汇报或进行单检处理。
2.2 汽运喷吹烟煤、无烟煤进厂时执行“20%单检制”,即按进厂车数的一定比例(不低于20%)随机抽取单车样,单独化验和结算。
2.3 由相关部门组成喷吹煤联合采样组,每日由各部门负责人轮流带队,对采样、制样进行全过程监督。
2.4 细化、完善并严格执行样品编密和解密制度以及样品保留制度。
2.5 建立对一类燃料实物质量抽查、数据比对及报出制度,并制定相应考核措施。
2.6 依托公司ERP项目,对涉及三、四级子系统的检验流程、检化验规则、IC卡管理、人员培训、用户权限分配与统计等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和细化,促进了对燃料质量检验管理的优化。
3 质量指标的分级管理
煤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等,炼焦原料煤还有粘结性指标G、Y值等;焦炭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固定碳、抗碎强度、耐磨强度、焦末含量、粒级以及焦炭热反应性、热反应后强度等指标。根据煤或焦炭不同的用途,质量指标技术要求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燃料各项指标对生产及结算的影响分析,为保证各种燃料关键性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将燃料质量指标分为A、B、C三级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表1 燃料指标分级管理综合评价表
重点对15项A级指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3.1 加强对燃料A级指标的目测检查及确认,并做好相关记录。部分A级指标可通过目测实物外观而进行一定的质量判断,如焦炭抗碎强度、焦末含量及煤的水分等,对目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用户、原料处进行沟通和联合确认。
3.2 加强与炼铁厂、焦化厂等用户检化验数据的比对工作,对出现偏差较大的数据认真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及时处理,加强考核。
3.3 加强对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抽查,每周对保留样、库存煤进行抽查,对制度落实、规程执行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3.4 根据一类燃料及A级指标分布情况,确定喷吹煤采样、制样岗位及外进焦炭质量检验岗位为关键岗位,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和廉洁从业教育,与每位职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并不定期进行岗位人员轮换。
4 实施效果
实施燃料分类、指标分级管理,建立了多层次的检查、监督、抽查机制,一类燃料完成进厂“20%日单检、100%实物检查”目标,细化管理制度,增强检验可追溯性,堵塞了管理漏洞,燃料质量均匀性、稳定性明显改善,实物质量明显改善,为保证生产顺行和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曹长武.燃料产品质量检测实用手册——燃煤[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
[2]GB/T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S].
[3]GB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S].
作者简介:孙秀凤(1970-),女,河北宣化人,现在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离退休管理处工作,统计师,研究方向:管理与统计。
关键词:燃料 分类管理 分级管理 检验系统
0 引言
宣钢所用固体燃料包括煤和焦炭两大类。煤按用途可分为高炉喷吹煤、炼焦原料煤、锅炉动力煤、烧结无烟煤等;焦炭按其来源可分为自产焦炭、外购焦炭。煤和焦炭按运输方式又可分为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由于以前对燃料检验缺乏统一管理,检验程序、设备设施、技术方法等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檢验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均较差。随着近些年来燃料对生产和成本影响比重的日益提高,宣钢对绝大多数品种燃料的检验实施了集中整合和统一管理,对燃料检验系统管理的完善和强化迫在眉睫。
1 主要目标
1.1 通过对燃料供应状况及对生产影响程度的分析,对燃料实行分类管理。
1.2 通过对燃料质量指标对生产过程及结算价格等方面影响的分析,对质量指标实行分级管理。
2 燃料分类管理
由于煤或焦炭用途、来源、运输方式等不同,其技术要求、质量状况和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为确保燃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提出了燃料分类管理方法。通过对燃料的用途、来源、对生产的影响程度、供应紧张程度、运输方式、检验方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各种燃料分为三类进行控制和管理:一类燃料:汽运焦炭、汽运喷吹烟煤、汽运喷吹无烟煤。二类燃料:炼焦煤、火运焦炭、火运喷吹无烟煤、汽运动力煤。三类燃料:火运动力煤、自产焦炭、火运炼焦煤。通过分类可以看出,一类燃料全部为汽运,进厂户多量大频次高,供户多为私营企业,容易发生混配和夹层、夹心等掺杂使假行为,影响生产使用,应制定措施予以重点管理和控制:
2.1 一类燃料进厂时全部挖开断面,执行“100%实物质量检查制度”。采样前和采样过程中要对所有料堆进行目测质量检验,发现质量异常停止采样,视情况及时汇报或进行单检处理。
2.2 汽运喷吹烟煤、无烟煤进厂时执行“20%单检制”,即按进厂车数的一定比例(不低于20%)随机抽取单车样,单独化验和结算。
2.3 由相关部门组成喷吹煤联合采样组,每日由各部门负责人轮流带队,对采样、制样进行全过程监督。
2.4 细化、完善并严格执行样品编密和解密制度以及样品保留制度。
2.5 建立对一类燃料实物质量抽查、数据比对及报出制度,并制定相应考核措施。
2.6 依托公司ERP项目,对涉及三、四级子系统的检验流程、检化验规则、IC卡管理、人员培训、用户权限分配与统计等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和细化,促进了对燃料质量检验管理的优化。
3 质量指标的分级管理
煤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等,炼焦原料煤还有粘结性指标G、Y值等;焦炭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固定碳、抗碎强度、耐磨强度、焦末含量、粒级以及焦炭热反应性、热反应后强度等指标。根据煤或焦炭不同的用途,质量指标技术要求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燃料各项指标对生产及结算的影响分析,为保证各种燃料关键性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将燃料质量指标分为A、B、C三级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表1 燃料指标分级管理综合评价表
重点对15项A级指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3.1 加强对燃料A级指标的目测检查及确认,并做好相关记录。部分A级指标可通过目测实物外观而进行一定的质量判断,如焦炭抗碎强度、焦末含量及煤的水分等,对目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用户、原料处进行沟通和联合确认。
3.2 加强与炼铁厂、焦化厂等用户检化验数据的比对工作,对出现偏差较大的数据认真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及时处理,加强考核。
3.3 加强对工作质量的监督和抽查,每周对保留样、库存煤进行抽查,对制度落实、规程执行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3.4 根据一类燃料及A级指标分布情况,确定喷吹煤采样、制样岗位及外进焦炭质量检验岗位为关键岗位,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和廉洁从业教育,与每位职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并不定期进行岗位人员轮换。
4 实施效果
实施燃料分类、指标分级管理,建立了多层次的检查、监督、抽查机制,一类燃料完成进厂“20%日单检、100%实物检查”目标,细化管理制度,增强检验可追溯性,堵塞了管理漏洞,燃料质量均匀性、稳定性明显改善,实物质量明显改善,为保证生产顺行和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曹长武.燃料产品质量检测实用手册——燃煤[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
[2]GB/T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S].
[3]GB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S].
作者简介:孙秀凤(1970-),女,河北宣化人,现在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离退休管理处工作,统计师,研究方向:管理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