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我从创设学生灵活的学习活动空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灵活的团坐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分组团坐。我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让每个学生完成两幅画,一幅是临摹我所给的范画,一幅是随意创作,可以是写生画,可以是小制作,主题不限。根据学生作品质量,我有针对性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七组,每组4~5人,采用团坐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安排在每个组里,由他们帮带本组成员,要求每组学生合作式学习,并形成组间竞争。有个同学平时功课很差,上课漫不经心。针对他的情况,我安排他坐在美术课代表边上,并私下交代美术课代表多给予其热情鼓励和帮助。学生与学生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当本组同学小组合作活动时,在课代表的暗示、带领下,同学们总有意地请他帮忙拿这个,帮忙做那个,渐渐地他也参与到合作和创作中来,加之同学们适时的帮助与鼓励,他的美术作业无论质量好差他都能按时交上。后来我发现,其实他并不笨,有的作业创意还比较独特,于是有机会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表扬他,可以看出他现在对美术课充满了自信和乐趣。
(2)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和教师平衡调配手段相辅助,我将每个学习小组辅以以下四个基本角色,由小组成员自荐担任:①召集人:组织本小组讨论,将小组人员进行工作分工,协调小组整体工作进程。②代言人:记录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发言及组内评论,代言本组讨论的结果。③策划人:在绘画上有一定功底,编辑策划小组集体作业。④计时员:保证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时间发言,遵循每个成员的意见,提醒小组发言和集体作业时间。此外,因各班人数的不同,有个别小组可能超过4人一组的现象,可在策划人员中增添1位。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后各组成员们各司其职,他们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充分发挥了本组各成员的优势。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人人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为组内成员提供了互助性学习的机会。
(3)教师引领。团坐的形式下,教师不能忽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多,即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以及诸多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均发现,在权威式领导下的儿童学习成果最高,他们很快而且很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然而他们都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敌意和侵犯性等消极情绪。放任式领导下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成果还是情绪方面的结果均不理想。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对教学的成果,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均有较好影响,它是把较大的责任交给班级来负担,靠集体的力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班型教育的条件下,许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权威式领导相对用之过多。现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让我们选择了更多的灵活教育方式。因为每个学生有着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倾向上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小组活动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方面实施差异教学,扬长避短。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二、自由的欣赏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学会在生活里捕捉题材,而更本质的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能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1)浏览网页。在上美术校本课程时我精心设计时间段,带同学们一起浏览美术网页,观看网上美术馆、艺术馆,让同学们进一步接触名师名作,感受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感悟艺术的美。
(2)走进身边的艺术家。邀请身边的画家来校为学生现身书画,接触家乡的艺术大师以后,很多同学不禁在观后感中有感而发:“大师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努力,或许若干年后的我们也能成为大师。”
三、缤纷的实践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走进大自然。农村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身边的材料学习民间美术,感悟民间美术的艺术美。结合农村随处可见的资源开设了编扎、纸工、雕塑等特色校本课程,利用网络教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眼界。民间美术校本的创设,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民间的传统文化更得以发扬广大,对劳动人民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
(2)课外空间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拓展自我学习空间。例如,我家乡是龙灯之乡,很多同学家长能制作出很多漂亮龙灯上的装饰图案、剪纸等,于是家庭就成为这些同学学习美术的自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这些同学接触到课堂以外的艺术,也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交流机会。
事实证明,团坐形式、自由欣赏实践等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更注重了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起来了,自主实践更好地实施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石湫中学)
一、灵活的团坐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分组团坐。我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让每个学生完成两幅画,一幅是临摹我所给的范画,一幅是随意创作,可以是写生画,可以是小制作,主题不限。根据学生作品质量,我有针对性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七组,每组4~5人,采用团坐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安排在每个组里,由他们帮带本组成员,要求每组学生合作式学习,并形成组间竞争。有个同学平时功课很差,上课漫不经心。针对他的情况,我安排他坐在美术课代表边上,并私下交代美术课代表多给予其热情鼓励和帮助。学生与学生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当本组同学小组合作活动时,在课代表的暗示、带领下,同学们总有意地请他帮忙拿这个,帮忙做那个,渐渐地他也参与到合作和创作中来,加之同学们适时的帮助与鼓励,他的美术作业无论质量好差他都能按时交上。后来我发现,其实他并不笨,有的作业创意还比较独特,于是有机会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表扬他,可以看出他现在对美术课充满了自信和乐趣。
(2)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和教师平衡调配手段相辅助,我将每个学习小组辅以以下四个基本角色,由小组成员自荐担任:①召集人:组织本小组讨论,将小组人员进行工作分工,协调小组整体工作进程。②代言人:记录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发言及组内评论,代言本组讨论的结果。③策划人:在绘画上有一定功底,编辑策划小组集体作业。④计时员:保证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时间发言,遵循每个成员的意见,提醒小组发言和集体作业时间。此外,因各班人数的不同,有个别小组可能超过4人一组的现象,可在策划人员中增添1位。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后各组成员们各司其职,他们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充分发挥了本组各成员的优势。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人人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为组内成员提供了互助性学习的机会。
(3)教师引领。团坐的形式下,教师不能忽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多,即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以及诸多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均发现,在权威式领导下的儿童学习成果最高,他们很快而且很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然而他们都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敌意和侵犯性等消极情绪。放任式领导下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成果还是情绪方面的结果均不理想。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对教学的成果,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均有较好影响,它是把较大的责任交给班级来负担,靠集体的力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班型教育的条件下,许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权威式领导相对用之过多。现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让我们选择了更多的灵活教育方式。因为每个学生有着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倾向上的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小组活动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方面实施差异教学,扬长避短。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二、自由的欣赏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需学会在生活里捕捉题材,而更本质的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能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1)浏览网页。在上美术校本课程时我精心设计时间段,带同学们一起浏览美术网页,观看网上美术馆、艺术馆,让同学们进一步接触名师名作,感受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感悟艺术的美。
(2)走进身边的艺术家。邀请身边的画家来校为学生现身书画,接触家乡的艺术大师以后,很多同学不禁在观后感中有感而发:“大师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努力,或许若干年后的我们也能成为大师。”
三、缤纷的实践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走进大自然。农村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身边的材料学习民间美术,感悟民间美术的艺术美。结合农村随处可见的资源开设了编扎、纸工、雕塑等特色校本课程,利用网络教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眼界。民间美术校本的创设,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民间的传统文化更得以发扬广大,对劳动人民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
(2)课外空间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拓展自我学习空间。例如,我家乡是龙灯之乡,很多同学家长能制作出很多漂亮龙灯上的装饰图案、剪纸等,于是家庭就成为这些同学学习美术的自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这些同学接触到课堂以外的艺术,也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交流机会。
事实证明,团坐形式、自由欣赏实践等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更注重了趣味性,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起来了,自主实践更好地实施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石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