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脑中的镜像系统
我们知道,生物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收集外界的信息。这些感知觉信息通过外周神经系统传递到中央神经系统——大脑,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合,让我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例如:通过眼睛获取的视觉信息占了这些信息的70%以上,这部分信息通过经典视觉通路进行加工整合。物体的颜色、朝向等局部信息首先由初级视皮层的神经元进行加工,最终会投射到颞叶的高级功能区,同听觉嗅觉等信息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大脑最终“拼凑”出物体的完整轮廓。
视觉通路示意图
眼睛→外侧膝状体(LGN)→初级视皮层(V1)→颞叶(temporal lobe)
感知觉信息的处理只是还原外部信息的基础,大脑中的镜像系统(mirror system)才是我们和外界进行互动的关键所在。我们能够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来学习技能,或者通过观察对方表情体会他人的情绪。这些过程就像大脑中有一面“镜子”映出了我们所感知的一切。科学家最早在运动皮层(motor codex)中发现了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的存在,之后在其他脑区中也发现有镜像神经元。例如:和语言相关的Broca区的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他人的语义信息,并拥有模仿和学习语言的能力。更多研究发现青少年中的自闭症(autism)和镜像神经元的损伤有密切关系,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不能合理表达自己情绪。
欺骗的艺术——双稳态
镜像神经元帮助我们在大脑中重建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我们似乎也对这面“镜子”很满意。但很早就有人对这面镜子产生了怀疑:镜子虽好,但镜子中呈现的是真实可靠的信息吗?有研究发现,人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和他人看到的自己是有区别的,自己眼中的自己会被无意识地美化。类似的,不同性格和情绪状态也会影响看到的事物。比如乐观的人看事物往往关注优点,而悲观的人总纠结于缺点。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可能会展示出不同的样子,大脑中的“镜子”也会按照主观偏好扭曲看到的东西。
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也都不是大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双稳态”(bistable perception)。例如老妪少女图、花瓶人脸图等,这些视错觉现象都是利用大脑对视觉信息加工的特点来产生欺骗效果,关注点的切换以及先验知识的不同,就会导致一幅图片两种认知。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也乐于被骗,享受欺骗带来的乐趣。此外,很多现代科技也利用大脑中感知觉信息加工的特点,创造出了满足我们感官刺激的各种新鲜事物,例如VR游戏、3D电影等等。
大脑中的皮诺曹
除了上述现象,大脑中也经常发生一些更严重的真假难辨的情况。记忆是我们存储和再现事物的重要功能,可靠的记忆是正确处理外部信息的基础。相反地,扭曲的记忆就像一面变了形的镜子,照出的物体都是扭曲和错误的,会严重影响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错构(paramnesia)是对真实经历过的事物,在时间、地点、情节上发生张冠李戴后导致的错误,而且能引发相应的情感反应。错构症多见于一些老年人和精神症状患者中。虚构症(confabulation)是患者将事实上从未发生的事或经历,当成确有其事,患者就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填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过。由于其虚构的情节不能保持,因此其报告的经历可能每次都不相同。看过电影《盗梦空间》的小伙伴都对主角一行人可以随意改变和重构他人记忆的能力印象深刻,影片中的科技正是利用记忆的片段进行错构和虚构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状态。
目前为止,针对错构和虚构的神经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前额叶和顶叶的功能连接损伤有关。
无中生有还是自我欺骗?
“庄周梦蝶”的故事中,那种真假难辨、似梦似醒的状态大部分人可能很难想象。但我们的大脑确实会出现这样的异常状态,例如:妄想、视幻觉和听幻觉等等。这些精神症状在一些特殊人群和有大脑疾病的人群中会经常出现,他们的“眼见为实”,其实是大脑的自我欺骗。笔者在工作中也遇到不少人有类似的情况:
案例1
患者A,女。经常喃喃自语,反映周围有神鬼骚扰她。平时经常看见神鬼在家里走动,家属观察到其坐在沙发上对着空气说话。
案例2
患者B,男。时常担心性命受到威胁,经常感觉有人在背后推他,重复念叨阴谋论。在日常生活中,性格变得敏感焦虑,严重影响到了其生活和睡眠。
可以看到,患者A明显受到幻视和幻听的困扰,这一类精神障碍患者会对一些感知觉信息进行异常放大,甚至是看到听到一些本不存在的信息。而患者B则表现出明显的被害妄想,对于一些负面信息的过分关注以及对自身安全的擔忧,成为生活中的沉重负担。尽管这一类人群表现出一些异于常人的言语或行为,但他们本身也为此深感困扰,更需要周围人的理解和关爱。
学科标签 语文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被视为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大意为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后却分不清自己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正如人们时常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真假难辨。
你能说出提到这一典故的诗句吗?(至少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