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读同一篇文章,有的学生读完文章便领会了全篇大意;有的虽然反复诵读,却未能把握其中心意思。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同的学生所表现的语感不尽相同。毋庸置疑,语感对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影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什么是语感呢?简洁地说,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的敏感力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语感应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常性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尝试性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养成揣摩语句的习惯
语文功底差的学生,阅读时没有什么目标,整个阅读过程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你问他,一句话中最好的词语是哪个,他会说哪个都好,再问为什么,就答不上了。因此,对文章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是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教师必须经常引导学生加以揣摩,决不能轻易放过。我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和学生一起研究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我问“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这一句显示了孔乙己的特殊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这样说?”我追问道。学生一时答不上来,面面相觑。在大家感到困惑时,我作了这样的讲述: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受到的是和‘短衣帮’相同的待遇,‘穿长衫’中的‘长衫’是封建社会中‘上等人’的象征,而孔乙己虽然沦落到这步田地,却未能正视现实,还是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在‘站着喝酒’与‘穿长衫’之间用了连词‘而’表示转折,‘惟一的’说明酒店里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经我这么一讲,学生对句子的疑点冰释了,找到了对整个句子的感觉。当然,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这样耗费时间,教师必须精心选择要精读的内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后,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去抓住重要词语,掌握全文主旨。凡是有效的略读都有增强语感的作用。
二、在朗读中唤起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环能不能抓实抓好,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我每教一课都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健全和完善语感。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抒情散文,如果教师教学时只让学生知道了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画面,照本宣科地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而忽视了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学了本课之后,除了机械地留下一点痕迹,不可能对文章有真切的感受。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读,必须宗旨明确,心无旁骛。对于文中的佳句、精彩语段,不妨细细品味,这样既能熟记、理解文句及其含义,又能超乎文外,感悟文章更深层的意蕴。
三、在词汇积累中增强语感
初中学生阅读面较窄,大脑储存的词语信息相对偏少,因而“少见多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不乏其人。要想丰富语感,必须留心词汇的积累。词语积累多了,就能做到读时,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想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写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听时,心知肚明,不难捉摸;说,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如“体会”一词,学生都知道是体验领会的意思。再接触“体味”这个词,要知道它同样有“体会”的意思,但换了个“味”字,就把体会的意思加深了。而“体察”比起“体会”、“体味”,还有体验和观察的意思。由此不难看出,词汇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诚心、细心和恒心,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我每教一个班,开学之初都要求学生人手一个小本子,用它随时记下生活中对身心有益、对作业作文有帮助的词语。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能力在不经意中慢慢地提高了,这就是词语积累带来的语感效应。
四、在词语的锤炼中强化语感
“字斟句酌”这个成语人们并不陌生,其含义显而易见,可真正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感,我在学生的习作上动了点脑筋。除了让学生完成规定的大作,我还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取材于课内外生活,文题或统一或自拟,文体不限。写稿后,指定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尝试批阅。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浏览整篇作文稿,找出错别字,划出有明显语病的句子,尽量理顺;第二步,与习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三步,教师寻找切入点析疑释惑。尽管试改过程中会出现争执不休、互不相让的局面,但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最终都会口服心服地明白为什么该这样而不该那样。自此,语感效果的提高自不待说。
总之,学生的语感训练,虽然没有“挟泰山而超北海”那么难,但也决不像“为长者折枝”那么容易,其中有个时间效应问题。我想,教师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学生的语感定能渐入佳境。
什么是语感呢?简洁地说,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的敏感力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语感应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常性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尝试性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养成揣摩语句的习惯
语文功底差的学生,阅读时没有什么目标,整个阅读过程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你问他,一句话中最好的词语是哪个,他会说哪个都好,再问为什么,就答不上了。因此,对文章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是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教师必须经常引导学生加以揣摩,决不能轻易放过。我在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和学生一起研究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这句话。我问“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这一句显示了孔乙己的特殊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这样说?”我追问道。学生一时答不上来,面面相觑。在大家感到困惑时,我作了这样的讲述: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受到的是和‘短衣帮’相同的待遇,‘穿长衫’中的‘长衫’是封建社会中‘上等人’的象征,而孔乙己虽然沦落到这步田地,却未能正视现实,还是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在‘站着喝酒’与‘穿长衫’之间用了连词‘而’表示转折,‘惟一的’说明酒店里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经我这么一讲,学生对句子的疑点冰释了,找到了对整个句子的感觉。当然,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这样耗费时间,教师必须精心选择要精读的内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基础后,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去抓住重要词语,掌握全文主旨。凡是有效的略读都有增强语感的作用。
二、在朗读中唤起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环能不能抓实抓好,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我每教一课都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健全和完善语感。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抒情散文,如果教师教学时只让学生知道了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画面,照本宣科地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而忽视了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学了本课之后,除了机械地留下一点痕迹,不可能对文章有真切的感受。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读,必须宗旨明确,心无旁骛。对于文中的佳句、精彩语段,不妨细细品味,这样既能熟记、理解文句及其含义,又能超乎文外,感悟文章更深层的意蕴。
三、在词汇积累中增强语感
初中学生阅读面较窄,大脑储存的词语信息相对偏少,因而“少见多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不乏其人。要想丰富语感,必须留心词汇的积累。词语积累多了,就能做到读时,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想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写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听时,心知肚明,不难捉摸;说,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如“体会”一词,学生都知道是体验领会的意思。再接触“体味”这个词,要知道它同样有“体会”的意思,但换了个“味”字,就把体会的意思加深了。而“体察”比起“体会”、“体味”,还有体验和观察的意思。由此不难看出,词汇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诚心、细心和恒心,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我每教一个班,开学之初都要求学生人手一个小本子,用它随时记下生活中对身心有益、对作业作文有帮助的词语。过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作文能力在不经意中慢慢地提高了,这就是词语积累带来的语感效应。
四、在词语的锤炼中强化语感
“字斟句酌”这个成语人们并不陌生,其含义显而易见,可真正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感,我在学生的习作上动了点脑筋。除了让学生完成规定的大作,我还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取材于课内外生活,文题或统一或自拟,文体不限。写稿后,指定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尝试批阅。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浏览整篇作文稿,找出错别字,划出有明显语病的句子,尽量理顺;第二步,与习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三步,教师寻找切入点析疑释惑。尽管试改过程中会出现争执不休、互不相让的局面,但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最终都会口服心服地明白为什么该这样而不该那样。自此,语感效果的提高自不待说。
总之,学生的语感训练,虽然没有“挟泰山而超北海”那么难,但也决不像“为长者折枝”那么容易,其中有个时间效应问题。我想,教师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学生的语感定能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