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我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采用PBL模式进行研究,拟定教学方法并进行实践。研究结论:我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弱后性、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对计算机个体差异性教育的忽视等问题。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PBL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
[关键词]PBL模式 中职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06-02
前言
伴随着新一轮就业高潮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牵动着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条敏感神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不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国家可雇佣性人才方面的良性作用越来越凸显。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提升我国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驾驭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基于PBL模式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图书馆、网络媒体等搜寻PBL教学模式在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并归纳相关材料。
2.访谈法。对相关中职计算机教师,以及采用过PBL教学模式的其他优秀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PBL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了解该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福建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开展现状问卷》,抽取我省5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具有计算机专业),180名学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我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回收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88.3%。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的英文缩写,最早由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巴罗斯和柯尔森博士提出,可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他们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1]从课程的角度理解,它的核心内容为选择和设计问题,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备敏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以及寻求自主学习策略的方法。从学习方式角度解释,PBL即是让学习者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导向,使用系统的方法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1]
(二)福建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弱后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福建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讲授—演示”,即以教师为中心,讲授每一章节里各菜单、命令等各计算机功能,接着由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完成每一步上机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易造成的问题是,学生即便学完该课程的学习,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迁移,即“学而不会用”。当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处理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
2.教学内容的陈旧性。通过调查发现,福建省中职计算机专业所用教材中,有70%仍然采用的是河北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教材,该教材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有其历史有效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版本的教材无论从教材内容的基础性或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性,都已经较为滞后,无法反映现阶段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3.对计算机个体差异性教育的忽视。我国计算机教育已纳入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教程体系中,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不同学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造成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是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等原因,个性化的教学十分难以实现。
(三)PBL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设计问题,制造问题情境为主线,引入PBL模式,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知识迁移,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以《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为例。
1.分组学习探讨。传统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在PBL模式中,我们针对这一情况,综合考虑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的个人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情况等因素,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相互弥补等原则,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由学生推举一名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相关学习活动。
2.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引起学生不断探索、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驱动发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问题的选择时应考虑到问题的前沿性、可讨论性、复杂性以及现阶段的关注度等,而问题的答案一般不具唯一性,以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基于以上考虑,本章节的问题情境设计如下:
首先,教师播放一段近期网络十分关注的的美国“棱镜门”窃听事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决策者也都意识到,互联网在各种外交政治事件中的重要性,高效地获取最新、最有意义的信息资源是各国占据世界资源顶峰的重要手段。而2013年6月,前美国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美国以非法手段窃取民众个人信息的绝密材料交给英国的《卫报》和美国的《华盛顿邮报》。[2]看完相关视频资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信息安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什么是信息检索,完成信息检索的研究综述?第一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观念,培养学生防护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意识。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开动学生的思维,联系自身实际,提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方法。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懂得信息检索的意义,并让学生自觉发现信息搜索的相关方法。 3.自主合作学习。在明确了相关的研究问题后,学生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手头现有的教材资料和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一起相互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并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从问题的表层入手,逐渐掌握隐藏在问题后面的衍生性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实现有效知识的迁移。以“信息检索研究”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教科书、网络资源的途径了解“信息检索”的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阅并下载“信息检索”的论文、信息等。再通过分组合作,将相关论文和信息分类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关于“如何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这一问题,教师注重让学生从上一课题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将习得的方法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来。首先,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起或期刊网、图书馆等途径,搜集计算机病毒侵犯个人隐私和破坏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相关案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将已总结出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研究成果展示。汇报可由一名组长进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进行其他的成果展示。对研究成果的评价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三、结论
我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弱后性,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对计算机个体差异性教育的忽视等问题。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PBL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1302(2):73-77.
[2]http://baike.baidu.com/view/10688863.htm?fromId=
10692995
[3]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4]刘晓燕.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O02.
[5]刘儒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
[6]马红亮.PBL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
2000,(3).
[7]谢幼如.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8]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谢幼如.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8-62.
[关键词]PBL模式 中职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06-02
前言
伴随着新一轮就业高潮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牵动着社会、学校、家庭的各条敏感神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不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国家可雇佣性人才方面的良性作用越来越凸显。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提升我国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驾驭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基于PBL模式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图书馆、网络媒体等搜寻PBL教学模式在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并归纳相关材料。
2.访谈法。对相关中职计算机教师,以及采用过PBL教学模式的其他优秀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PBL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了解该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福建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开展现状问卷》,抽取我省5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具有计算机专业),180名学生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我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回收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88.3%。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的英文缩写,最早由美国南伊利诺大学教授巴罗斯和柯尔森博士提出,可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他们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1]从课程的角度理解,它的核心内容为选择和设计问题,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具备敏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以及寻求自主学习策略的方法。从学习方式角度解释,PBL即是让学习者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导向,使用系统的方法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1]
(二)福建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弱后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福建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讲授—演示”,即以教师为中心,讲授每一章节里各菜单、命令等各计算机功能,接着由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完成每一步上机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易造成的问题是,学生即便学完该课程的学习,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迁移,即“学而不会用”。当学生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处理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
2.教学内容的陈旧性。通过调查发现,福建省中职计算机专业所用教材中,有70%仍然采用的是河北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教材,该教材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有其历史有效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版本的教材无论从教材内容的基础性或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性,都已经较为滞后,无法反映现阶段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3.对计算机个体差异性教育的忽视。我国计算机教育已纳入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教程体系中,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不同学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造成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是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等原因,个性化的教学十分难以实现。
(三)PBL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设计问题,制造问题情境为主线,引入PBL模式,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知识迁移,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以《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为例。
1.分组学习探讨。传统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在PBL模式中,我们针对这一情况,综合考虑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的个人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情况等因素,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相互弥补等原则,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由学生推举一名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相关学习活动。
2.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引起学生不断探索、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驱动发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在问题的选择时应考虑到问题的前沿性、可讨论性、复杂性以及现阶段的关注度等,而问题的答案一般不具唯一性,以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基于以上考虑,本章节的问题情境设计如下:
首先,教师播放一段近期网络十分关注的的美国“棱镜门”窃听事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决策者也都意识到,互联网在各种外交政治事件中的重要性,高效地获取最新、最有意义的信息资源是各国占据世界资源顶峰的重要手段。而2013年6月,前美国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美国以非法手段窃取民众个人信息的绝密材料交给英国的《卫报》和美国的《华盛顿邮报》。[2]看完相关视频资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信息安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什么是信息检索,完成信息检索的研究综述?第一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观念,培养学生防护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意识。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开动学生的思维,联系自身实际,提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方法。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懂得信息检索的意义,并让学生自觉发现信息搜索的相关方法。 3.自主合作学习。在明确了相关的研究问题后,学生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手头现有的教材资料和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一起相互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并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从问题的表层入手,逐渐掌握隐藏在问题后面的衍生性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实现有效知识的迁移。以“信息检索研究”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通过教科书、网络资源的途径了解“信息检索”的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阅并下载“信息检索”的论文、信息等。再通过分组合作,将相关论文和信息分类整理,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关于“如何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这一问题,教师注重让学生从上一课题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将习得的方法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来。首先,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起或期刊网、图书馆等途径,搜集计算机病毒侵犯个人隐私和破坏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相关案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将已总结出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研究成果展示。汇报可由一名组长进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进行其他的成果展示。对研究成果的评价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各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三、结论
我省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存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弱后性,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对计算机个体差异性教育的忽视等问题。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PBL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1302(2):73-77.
[2]http://baike.baidu.com/view/10688863.htm?fromId=
10692995
[3]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4]刘晓燕.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O02.
[5]刘儒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
[6]马红亮.PBL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
2000,(3).
[7]谢幼如.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8]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谢幼如.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