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班级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而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每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学习、生活、锻炼、娱乐。没有班主任的带领、诱导,并把他们组织成一个坚强的集体,是不能正常完成各项教育任务的。因此,班主任可以说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甚至“灵魂”。然而,班主任的工作又不能千篇一律。面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甚至是同一地区,同一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工作的方法,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去工作。那么,面对诸多方面都有问题的后进生,班主任应怎样做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敞开胸怀,接纳学生。
通常,后进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连生活习惯也很差,总之,这些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我们是选择应付,还是去爱,去接纳学生呢?当然是去勇敢面对,去爱,并接纳学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更应该这样去做!当我们真心去爱,去喜欢,去接纳每一个学生时,再顽固,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感动,也会转变。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孩子,真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学生是会进步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是青春的他们面对老师的爱呢?笔者多年面对这样的学生,从事这样的工作,体会颇深。如果你也正面对这样的群体,那么放心去爱你的学生吧,同行们,爱的作用是相互的,回报也是显著的。
二.做一个坦诚的人,让学生接受自己。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为,要让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有老师的“尊严”,要让学生敬畏自己,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班主任要真正赢得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尊重与爱戴,要让学生接受自己,靠的不是所谓的“师威”和“权威”,而是真诚地对待学生。做一个坦诚的人,一个真诚的淳朴的人。把一个坦诚的,真实的,淳朴的自己交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诚实的,可靠的,可信的人。这样学生自然会接受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要刻意去掩饰自己,也不要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严”而严肃得整天板着脸。自然随意,坦然地“裸露”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兴趣爱好、长处、短处,包括自己的缺点在学生面前坦然流露。让学生看到一个完全真实的老师,让他们看到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这样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尊严”,反而会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善良与真诚,因而他们会更加敬佩自己,从而接受自己,喜欢自己。
三.言行一致,让行动影响学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试想,你滔滔不绝地要求学生要怎样怎样,不要什么什么;你要求学生有时间就多读书,少贪耍;而你自己一有时间就看电视,打麻将,从不摸书,上课时照本宣科,机械教条,课堂毫无生气;你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纪校规……而你自己却随意去闯红灯,随时不顾校纪校规…,那你怎么可能期待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呢! 做老师的我们,要时刻意识到有无数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都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也说过:“学生的眼睛是录象机,学生的耳朵是录音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讲:“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可见,教育学生并不仅是靠讲道理就万事大吉的。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尤其在他们成长的早期,教师的榜样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时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言行一致,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教育目的。
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教师,让教师的个性魅力征服学生。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极速进步,开放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普及,使学生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无论是从思维的广度、宽度、高度,还是维权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都在增强。学生知识面广,老师要想受到尊重,就要经得起学生的“考”。 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做到有问必答,同时也要有广阔的知识面。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话非常适合教师。闲暇时,多看看新闻,多看看书,除了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广泛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天文的地里的,历史的现代的,官方的民间的,体育的军事的,政治的文娱的,国际的国内的,都应该多多了解。作为班主任,你可以不是篮球,足球的爱好者或运动员,但应该懂一些体育方面的常识,学校开运动会时,能指挥,指导班级队伍就行。当然,如果你是这些方面的“行家”,能给学生当当“教练’,那最好。课堂上,能联系实际,给学生讲讲国际形势,军事常识,娱乐新闻,甚至跨学科常识等等,学生会非常佩服你。班级搞联欢会时,能唱一首流行的或革命的歌曲,或来一个你擅长的文艺节目,学生更会对你刮目相看……当我们把自己武装成一个“丰满”的教师时。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你。当学生喜欢,尊重你时,我们的教育也就容易多了。
五.坚持原则,决不做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然而,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在利益的驱使下,极少数教师做出了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例如:课堂上不认真负责上课,课后利用周末单独开班收钱补课,而且要求班上学生必须参加;以开办各类奥赛班,舞蹈班,音乐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节假日收受家长钱物等。还有甚者,没有参加他开的辅导班的学生,在班上全部坐后面,永远没资格坐教室靠前面的座位等等。诸如此类种种做法,学生如何看老师?家长如何看老师?社会如何评价老师?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老师,学生会听你的教育吗?会尊重你吗?当你站在讲台上说教时你的教育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在学生心目中,他的老师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们不会尊重你,甚至看不起你,你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啊!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后进生,他们本来就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师的这些做法在他们的心灵上无疑是雪上加霜。当你站在舞台上演讲时,他们送你的可能不是鲜花而是砖头。所以,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决不能做违背原则,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如果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清正,廉洁,高尚的教师形象,学生不会不服你,教育也会显得更加有效。
以上几个观点仅是笔者在现阶段多年从事后进生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在此提出,旨在抛砖引玉,敬请赐教。教育是一门永远发展不完全,不完善的科学。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教育使用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如何搞好教育,只能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去探索发展合适的方法。
一.敞开胸怀,接纳学生。
通常,后进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连生活习惯也很差,总之,这些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我们是选择应付,还是去爱,去接纳学生呢?当然是去勇敢面对,去爱,并接纳学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更应该这样去做!当我们真心去爱,去喜欢,去接纳每一个学生时,再顽固,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感动,也会转变。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孩子,真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学生是会进步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是青春的他们面对老师的爱呢?笔者多年面对这样的学生,从事这样的工作,体会颇深。如果你也正面对这样的群体,那么放心去爱你的学生吧,同行们,爱的作用是相互的,回报也是显著的。
二.做一个坦诚的人,让学生接受自己。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认为,要让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有老师的“尊严”,要让学生敬畏自己,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班主任要真正赢得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尊重与爱戴,要让学生接受自己,靠的不是所谓的“师威”和“权威”,而是真诚地对待学生。做一个坦诚的人,一个真诚的淳朴的人。把一个坦诚的,真实的,淳朴的自己交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诚实的,可靠的,可信的人。这样学生自然会接受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要刻意去掩饰自己,也不要为了维护教师的“威严”而严肃得整天板着脸。自然随意,坦然地“裸露”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兴趣爱好、长处、短处,包括自己的缺点在学生面前坦然流露。让学生看到一个完全真实的老师,让他们看到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神。这样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尊严”,反而会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善良与真诚,因而他们会更加敬佩自己,从而接受自己,喜欢自己。
三.言行一致,让行动影响学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性。试想,你滔滔不绝地要求学生要怎样怎样,不要什么什么;你要求学生有时间就多读书,少贪耍;而你自己一有时间就看电视,打麻将,从不摸书,上课时照本宣科,机械教条,课堂毫无生气;你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纪校规……而你自己却随意去闯红灯,随时不顾校纪校规…,那你怎么可能期待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呢! 做老师的我们,要时刻意识到有无数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向别人说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都对儿童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也说过:“学生的眼睛是录象机,学生的耳朵是录音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讲:“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可见,教育学生并不仅是靠讲道理就万事大吉的。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尤其在他们成长的早期,教师的榜样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时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言行一致,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教育目的。
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教师,让教师的个性魅力征服学生。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极速进步,开放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普及,使学生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无论是从思维的广度、宽度、高度,还是维权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都在增强。学生知识面广,老师要想受到尊重,就要经得起学生的“考”。 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做到有问必答,同时也要有广阔的知识面。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话非常适合教师。闲暇时,多看看新闻,多看看书,除了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广泛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天文的地里的,历史的现代的,官方的民间的,体育的军事的,政治的文娱的,国际的国内的,都应该多多了解。作为班主任,你可以不是篮球,足球的爱好者或运动员,但应该懂一些体育方面的常识,学校开运动会时,能指挥,指导班级队伍就行。当然,如果你是这些方面的“行家”,能给学生当当“教练’,那最好。课堂上,能联系实际,给学生讲讲国际形势,军事常识,娱乐新闻,甚至跨学科常识等等,学生会非常佩服你。班级搞联欢会时,能唱一首流行的或革命的歌曲,或来一个你擅长的文艺节目,学生更会对你刮目相看……当我们把自己武装成一个“丰满”的教师时。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你。当学生喜欢,尊重你时,我们的教育也就容易多了。
五.坚持原则,决不做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然而,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在利益的驱使下,极少数教师做出了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例如:课堂上不认真负责上课,课后利用周末单独开班收钱补课,而且要求班上学生必须参加;以开办各类奥赛班,舞蹈班,音乐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节假日收受家长钱物等。还有甚者,没有参加他开的辅导班的学生,在班上全部坐后面,永远没资格坐教室靠前面的座位等等。诸如此类种种做法,学生如何看老师?家长如何看老师?社会如何评价老师?更重要的是,这样做的老师,学生会听你的教育吗?会尊重你吗?当你站在讲台上说教时你的教育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在学生心目中,他的老师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们不会尊重你,甚至看不起你,你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啊!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后进生,他们本来就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师的这些做法在他们的心灵上无疑是雪上加霜。当你站在舞台上演讲时,他们送你的可能不是鲜花而是砖头。所以,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决不能做违背原则,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如果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清正,廉洁,高尚的教师形象,学生不会不服你,教育也会显得更加有效。
以上几个观点仅是笔者在现阶段多年从事后进生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在此提出,旨在抛砖引玉,敬请赐教。教育是一门永远发展不完全,不完善的科学。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教育使用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如何搞好教育,只能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去探索发展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