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美科幻工具书的特点及对我国科幻工具书开发的启示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科幻爱好者,科幻产业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也已日益显现。虽然我国科幻文学创作,科幻影视作品制作和科幻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我国目前仍缺乏系统性的中文版科幻工具书,编写适合我国读者并能反映我国科幻作品创作及研究情况的中文版科幻工具书势在必行。本文将试析英美科幻工具书的特点及其可借鉴之处,希望能为我国科幻工具书的开发提供助益。
  【关键词】英美科幻工具书;中文科幻工具书开发
  【作者简介】曲杨,女,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英语第二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自2010年美国科幻电影《阿凡达》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十亿元的影片后,超十亿元票房的科幻大片在我国是已屡见不鲜。2018年在我国上映的获得十亿元票房以上的科幻电影就达6部,如《侏罗纪世界2》和《头号玩家》等。2019年初改编自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作品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更是获得超46亿票房的斐然成绩。这表明我国已拥有相当庞大和成熟的科幻爱好者群体,科幻产业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开发科幻产业链。然而,目前,英美、特别是美国科幻作品的商业化程度还远远高于我国的水平。除科幻文学作品出版高度发达外,英美科幻工具书的开发和出版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可观的规模。本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科幻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都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我国目前鲜有能系统性的提供科幻作品和相关研究信息的中文版工具书,很多中文阅读习惯的科幻迷和研究者在面对外文版的科幻工具书时觉得力不从心。因而编写适合我国读者并能反映我国科幻作品创作及研究情况的中文版科幻工具书已是必然。本文将试析英美科幻工具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科幻工具书开发可能具有的启示,希望能为我国科幻工具书的开发提供助益。
  首先,国外科幻类工具书,特别是英美的科幻百科和科幻工具书具有开发历史悠久,条目涵盖范围广泛,发表形式多样的特点。从世界范围来看,英美在科幻百科和科幻工具书的编订方面一直处于领军地位。目前,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具有较大影响的是1979年由皮特·尼科尔斯(Peter Nicholls)和约翰·克卢特(John Clute)等编订的《科幻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1993年这本书得以补充再版,1995年出版了CD-ROM 电子版,2011年推出了第三版即网络版(含12300个条目)。在原有的三位主要的编者的主持下,这本百科更新工作一直在进行中,截止到目前,这本英文科幻百科的网络版包含条目已达17000条。其涵盖的內容包括作家,主题,术语,各国科幻作品,电影,电影制片人(公司),电视,杂志,科幻迷刊物,漫画,插画,出版社,原创作品集,奖项及其他杂项。
  其次,英美科幻类工具书除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外,其权威性和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一方面,很多科幻工具书的编者都具有较高的科幻文学素养,其中不乏科幻界中的知名作者和评论家,如我国读者和科幻研究界熟知的科幻大师—詹姆斯·冈恩(James Gunn)。他于1988年编订了《新科幻百科》(The New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超过百名的知名编辑、作家和评论家参与了这部科幻百科的编撰,其内容涵盖了从十九世纪科幻起源到上世纪80年代的赛博朋克时期科幻作品和科幻影视的诸多方面。另一方面,很多在工具书开发方面具有权威的知名的出版社也组织了科幻工具书的编订。2003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剑桥科幻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这本指南主要分为科幻小说历史,科幻作品批评方法和科幻文学流派及主题三大部分。编者在科幻作品批评方法部分编辑了科幻小说与马克思主义,科幻小说与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和后现代主义以及科幻小说与“酷儿”理论的相关文献,为科幻作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200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丽新词汇:牛津科幻词典》(Brave New Words: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ce Fiction)。这本词典介绍了各个科幻术语的起源、定义及这些术语在科幻作品中最早到现在的应用实例。
  再次,英美科幻类工具书的开发具有视角多样化趋势。首先,英美开发了一些专注于某一特定方面的科幻工具书,如聚焦美国五十年代科幻电影作品的《凝视天空:美国五十年代的科幻电影》 (Keep Watching the Skies!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Movies of the Fifties)和聚焦冷战时期美国科幻作品研究的《美国科幻与冷战(文学和电影)》[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and the Cold War (Literature and Film)]。本世纪以来英美又编撰了相当一批从不同角度切入的科幻工具书类作品。2005年出版的《格林伍德科幻奇幻百科(主题、作品与奇迹)》[The Greenwood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Themes, Works and Wonders)]注重的是对科幻作品主题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同年出版的《科幻文学大全》(The A to Z of Science Fiction Literature)是一本文笔生动,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注重基础信息普及的科幻文学手册。2011年出版的《劳特利奇科幻简史》(The Routledge Concis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分年代介绍了科幻文学的发展,内容包括各个年代经典的科幻文学作品和科幻文学的流派等。而2015年出版的《科幻文学历史词典》(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cience Fiction in Literature)不仅对科幻作者作品加以介绍,也对科幻研究读本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这些不同视角的科幻类工具书的相继出版,为英美科幻文学的普及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近几年来,我国在英美科幻作品介译,科幻理论研究和科幻作品原创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比,我国科幻类工具书的开发却显得力度不足。比较经典和热点的英美科幻作品在我国基本都已有中文译本。其中经典作品的中文译本有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系列:基地七步曲》和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等;热点作品有美国女作家苏珊·柯林斯的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和美国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游戏》系列等。2015年,我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由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译为英文)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之后我国科幻女作家郝景芳又凭《北京折叠》于2016获得“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这标志着我国科幻作品创作与英美的差距已然缩小。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岩教授在“十五”期间主持的、由吴定柏、詹姆斯·冈恩等国内外多位学者参与的科幻研究课题—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設—系统的梳理世界科幻文学(含中国部分)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理论,标志着我国科幻理论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而作为能够为中文读者和研究者普及科幻知识提供学术视角的科幻工具书的开发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中文版的正式科幻百科类工具书仅有《彩图科幻百科》(2003)一本译本,类似的中文科幻工具书也寥寥无几。这本《彩图科幻百科》是英文版《科幻百科全书》的插图简版中译本。虽然有彩插使内容相对生动,但条目的涵盖面远远不及原版的《科幻百科全书》。此外,现有的科幻工具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中国科幻的创作、研究和对外介译,以及华裔科幻作家作品介绍和研究还未有全面性的收录,不能很好的为我国科幻读者的研究人员服务。在我国中文网站推出的网络百科中,如百度百科和360百科等,虽然也有科幻相关的条目,但是这些条目并为被系统性的加以整理。与此同时,这些百科中的科幻条目数量、条目的解析深度以及相关链接设置仍需要加以提高和改善。
  鉴于国外科幻工具书所具有的特点和我国科幻工具书开发需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开发科幻工具书所具有的意义,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尽量组织更多的科幻界的相关学者和知名的出版社参与科幻工具书的开发。其次,我们要丰富科幻工具书的种类和其条目覆盖范围,为科幻爱好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多可借鉴的信息。在开发的科幻工具书时,条目应涵盖英美科幻出版和各大奖项的相关信息,从而能为我国科幻作品创作的对外推介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再次,鉴于科幻文学的特殊性,科幻作品正成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如科幻作品中曾涉及的AR(增强现实)技术已被用于教育、购物等领域。如开发中文科幻工具书,条目中应涵盖科幻产业链的相关信息,可为我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中文科幻工具书的开发应从我国中文读者的需求出发。除传统的条目外,内容应涵盖我国科幻作品的创作研究以及对外介译的情况。此外,还应包含英美科幻作品极其评论在我国的介译和研究等情况,从而为我国的科幻爱好者和研究者寻找相关中文译著及理论研究作品提供必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Edited by John Clute and Peter.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J].
  [2]吴岩主编.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丛书[M].重庆出版社, 2008.
  [3](美)约翰·克卢特著,陈德民等译.彩图科幻百科[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自提出以来,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之间的联系一直存在着巨大空间。如何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进行英语教学,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将以一堂初中英语语法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法教学中践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课例分析  【作者简介】刘芳,安庆市第十一中学。一、背景  语法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外语教学的焦点问题。
【摘要】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书面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中英标点符号存在着一些写法和用法上的差异。本文重点对英语汉语中比较常见的标点符号进行了写法和用法上的对比分析,试图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帮助使用者减少标点使用偏误的产生。  【关键词】标点符号;起源;中英标点符号对比  【作者简介】马雪莹(1991-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
【摘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适应时代教育的发展。本文从三方面叙述了英语课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造思维;品质提高;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宋惠芳,刘余,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发展要求。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英语
【摘要】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句型、对话教学以及故事教学为场景,详细阐述了精心设计的可以贯穿其间的德育渗透,即实现了教书又实现了育人。  【关键词】英语教学;场景;德育渗透;教书;育人  【作者简介】尹延增(1963-),男 ,山东莱芜张家洼人,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孤岛第一小学,专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不仅能完善英语教学,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
【Abstract】Einstein said: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to cultivate and maintain students’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arous
【摘要】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高中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文化意识与语言能力的提高。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王倩倩(1985.11-),女,汉族,安徽阜阳太和人,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大学本科,中教一级。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促
【摘要】伴随目前新目标课改的持续推行,插图已经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其能够显著地提升学生对于教材的注意力,并且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具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小学时期英语教育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如何在此阶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直都是教师研究的问题,伴随教材插图的出现,这一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新目标;小学英语;插图;教材  【作者简介】陈爱琼,广东省惠州市南坛小学。  英语
【摘要】近些年来,英语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初中这一承上启下的中间时期,英语逐渐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秉承着新课程标准中“以生为本”的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下“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授课手段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便对该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张大林,甘肃省天水市秦州
【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online service , the factors affecting customers’ online shopping satisfaction in B2C model are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of intermediate vari
【摘要】汉语母语对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干扰可谓如影随形。英文篇章的拘于形和中文文章的拘于神,英文句子表达的树状结构和中文句子表达的链状结构,以及英文词语的表音和中文词语的表意往往成为阅读者很难攻克的心里影影。但是,以汉语为母语来阅读英文篇章相当于厚积薄发深入浅出的进行语言交互,此种语言交互的本身并不是把原文翻译成目的语,而是通过母语语言对内容一定程度的熟识度,促进英语语言的阅读及学习。  【关键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