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出发, 通过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 构建出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的多元化教学体系。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才供需情况、社会发展等因素, 通过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弥补我国职业教育水平落后的现状,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1.“双元制” 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1 “双元制” 教育模式的内涵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支柱和核心, 是在传统德国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双元” 分别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学生通过在职业院校里学习文化理论和基础技术知识, 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的实践知识培训, 两者结合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这种将学校与企业, 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1]
1.2 “双元制” 教育模式的特点
重视实用性的实践技能培训: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实践性强, 重视实践技能训练是“双元制” 的一大特色。在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一方面, 学生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践, 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和学习企业目前的设备和技术, 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马上投入工作。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此外,德国“双元制” 是同生产紧密结合, 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和竞争的发展能力。在其专业教育和实践学时分配中都能体现其明显的实用性。
校企合作的教学办法: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是德国“双元制” 教育的核心和前提条件, 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企业为核心, 企业技能培训为主, 学校教育为辅。通过企业中高水平师傅的技能培训, 让学生在熟悉工作环境同时, 也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德国“双元制”注重发挥企业、学校、行业的职能, 通过对社会劳动力市场及企业用人需求的了解, 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总之, 德国的“双元制” 职业教育体系, 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具有较好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不仅给新生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及其在整个职业劳动中自我发展的机会, 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双元制” 引导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发展
2.1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由于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 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目前的教学形式往往只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下课往往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此外, 在其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上, 更多的是套用和模仿一些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 缺乏自身的教学特点, 忽视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使课程设置不完善, 难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满足现代社会对设计人才多元性的需求。同时, 造成学生专业能力偏低, 难以适应实际工作, 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 这对职业教育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敲响了警钟。因此,如何借鉴“双元制” 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及创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2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发展
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及美院,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及专业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终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 能独立完成和解决设计方案的“技能型” 设计人才。科学合理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和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工作。因此,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不仅要制定一套符合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还应注重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加强教学策略、方法尤其是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双方交流。通过课前复习、课后总结, 对学生进行启发, 运用相互讨论的方法,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他们交流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性, 在教学环节中导入设计实例, 让学生真正了解广告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既锻炼口才又为广告设计实践提前进行了预演, 使他们真正成为设计的主导。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建立课程教学的优秀作品资料库, 将案例教学贯穿始终。如在进行专业课程讲授中根据对应的知识点安排“中外优秀作品” 欣赏等内容, 让学生从揣摩优秀作品和教师点评的过程中获取真知, 得到启发。
注重“市场调研” 的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运用, 导致学生的设计作品常常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更像一幅华而不实的装饰画, 导致广告信息传递困难, 与消费者及市场需求相背离。而好广告设计作品应该是广告与消费者、市场之间信息的传递及沟通的桥梁, 如果不能了解市场是很难做出好的广告作品。优秀的广告作品产生之前, 设计者首先要了解其产品本身的特点、广告客体的情况、企业文化理念、产品销售对象、区域、销售方式、竞争对手以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等, 以此为基础进行广告作品创作。[2]而这些信息, 往往是在教室里得不到的, 只有亲身走到市场中才能获取。因此,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 应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联系, 把前期的“市场调研” 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项重点,让学生走出校门, 去了解、收集与设计命题相关的市场信息, 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学习, 找出规律, 设计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广告作品。
基于学生实际课题项目参与的教学设计: 在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高职教育中, 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及网络资源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课题项目教学中, 以专业比赛、具体实际项目或广告公司模拟项目开展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创新精神。在专业课程中结合如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等专业性比赛或网络中的广告设计竞标项目或通过参与学校大型活动宣传海报的设计及会场布置等实际项目进行学习, 以实际的项目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际课题项目” 布置时, 让学生分成小组,由组长负责管理安排工作。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 当前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应根据“双元制” 职业教育特点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重视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要方法, 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进行教学。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校外实训” 活动, 让学生再企业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 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感受行业岗位人员的专业精神和职场要求, 了解专业工作流程, 消除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的恐慌, 树立从非本科高校出来也敢于与本科学生竞争的观念, 由此明确自己的个性化努力方向。“校外实训” 重在强化实践教学的分量, 突出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水平, 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手段: 目前, 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多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或课后辅导中实现, 这种方式无论在时间还是内容上都显得十分局限。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强大的网上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例如可通过在线视频、在线测试与评价系统进行自主、协作式学习。还可以通过邮件、QQ、教学网站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形成了多向互动, 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也给广告设计教学提供了另一个学习平台。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实行“双证书” 教育: 根据“双元制” 以就业为导向, 产学结合的思想,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训、实践时间和内容的同时,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把技能证书培训考证纳入教学中, 使学生在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顺利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将国家及社会广泛认可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及Adobe 设计师认证等培训及考证纳入教学中, 借鉴与吸收认证课程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鼓励学生获得相应的获得相应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及ACCD、ACPE 等专业资格证书, 增加就业竞争力。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注重技能及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 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眼界, 将教学引出课堂之外, 如组织外出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总结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应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运用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并以牢固基础、提高技能、推进创新为主, 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更好地解决了当前广告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不足,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其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 投身社会。
【参考文献】
[1] 祝艳丽, 王然. 德国“双元制” 教学模式及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1) .
[2] 鞠晓玲. 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4) .
[3] 纪婧.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培养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07(8) .
[4] 徐绍田. 高职美术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12) .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才供需情况、社会发展等因素, 通过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弥补我国职业教育水平落后的现状,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1.“双元制” 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1 “双元制” 教育模式的内涵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支柱和核心, 是在传统德国学徒培训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双元” 分别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学生通过在职业院校里学习文化理论和基础技术知识, 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的实践知识培训, 两者结合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这种将学校与企业, 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1]
1.2 “双元制” 教育模式的特点
重视实用性的实践技能培训: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实践性强, 重视实践技能训练是“双元制” 的一大特色。在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一方面, 学生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践, 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和学习企业目前的设备和技术, 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马上投入工作。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此外,德国“双元制” 是同生产紧密结合, 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和竞争的发展能力。在其专业教育和实践学时分配中都能体现其明显的实用性。
校企合作的教学办法: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是德国“双元制” 教育的核心和前提条件, 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企业为核心, 企业技能培训为主, 学校教育为辅。通过企业中高水平师傅的技能培训, 让学生在熟悉工作环境同时, 也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德国“双元制”注重发挥企业、学校、行业的职能, 通过对社会劳动力市场及企业用人需求的了解, 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总之, 德国的“双元制” 职业教育体系, 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具有较好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不仅给新生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及其在整个职业劳动中自我发展的机会, 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双元制” 引导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发展
2.1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由于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 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目前的教学形式往往只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下课往往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此外, 在其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上, 更多的是套用和模仿一些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 缺乏自身的教学特点, 忽视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使课程设置不完善, 难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满足现代社会对设计人才多元性的需求。同时, 造成学生专业能力偏低, 难以适应实际工作, 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 这对职业教育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敲响了警钟。因此,如何借鉴“双元制” 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及创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2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发展
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及美院,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动手能力及专业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终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 能独立完成和解决设计方案的“技能型” 设计人才。科学合理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和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工作。因此,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不仅要制定一套符合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还应注重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安排与实施, 加强教学策略、方法尤其是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的研究。
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双方交流。通过课前复习、课后总结, 对学生进行启发, 运用相互讨论的方法,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使他们交流想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性, 在教学环节中导入设计实例, 让学生真正了解广告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既锻炼口才又为广告设计实践提前进行了预演, 使他们真正成为设计的主导。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建立课程教学的优秀作品资料库, 将案例教学贯穿始终。如在进行专业课程讲授中根据对应的知识点安排“中外优秀作品” 欣赏等内容, 让学生从揣摩优秀作品和教师点评的过程中获取真知, 得到启发。
注重“市场调研” 的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运用, 导致学生的设计作品常常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更像一幅华而不实的装饰画, 导致广告信息传递困难, 与消费者及市场需求相背离。而好广告设计作品应该是广告与消费者、市场之间信息的传递及沟通的桥梁, 如果不能了解市场是很难做出好的广告作品。优秀的广告作品产生之前, 设计者首先要了解其产品本身的特点、广告客体的情况、企业文化理念、产品销售对象、区域、销售方式、竞争对手以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等, 以此为基础进行广告作品创作。[2]而这些信息, 往往是在教室里得不到的, 只有亲身走到市场中才能获取。因此,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 应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联系, 把前期的“市场调研” 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项重点,让学生走出校门, 去了解、收集与设计命题相关的市场信息, 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学习, 找出规律, 设计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广告作品。
基于学生实际课题项目参与的教学设计: 在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高职教育中, 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来完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课程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及网络资源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课题项目教学中, 以专业比赛、具体实际项目或广告公司模拟项目开展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创新精神。在专业课程中结合如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等专业性比赛或网络中的广告设计竞标项目或通过参与学校大型活动宣传海报的设计及会场布置等实际项目进行学习, 以实际的项目参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际课题项目” 布置时, 让学生分成小组,由组长负责管理安排工作。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 当前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应根据“双元制” 职业教育特点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 重视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要方法, 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进行教学。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校外实训” 活动, 让学生再企业实践中获得亲身体验, 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感受行业岗位人员的专业精神和职场要求, 了解专业工作流程, 消除学生对社会工作经验不足的恐慌, 树立从非本科高校出来也敢于与本科学生竞争的观念, 由此明确自己的个性化努力方向。“校外实训” 重在强化实践教学的分量, 突出实践教学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水平, 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手段: 目前, 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多是在课堂教学环节或课后辅导中实现, 这种方式无论在时间还是内容上都显得十分局限。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强大的网上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例如可通过在线视频、在线测试与评价系统进行自主、协作式学习。还可以通过邮件、QQ、教学网站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形成了多向互动, 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也给广告设计教学提供了另一个学习平台。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实行“双证书” 教育: 根据“双元制” 以就业为导向, 产学结合的思想,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育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训、实践时间和内容的同时,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把技能证书培训考证纳入教学中, 使学生在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顺利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将国家及社会广泛认可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及Adobe 设计师认证等培训及考证纳入教学中, 借鉴与吸收认证课程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鼓励学生获得相应的获得相应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及ACCD、ACPE 等专业资格证书, 增加就业竞争力。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在注重技能及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 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眼界, 将教学引出课堂之外, 如组织外出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总结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应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运用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并以牢固基础、提高技能、推进创新为主, 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更好地解决了当前广告设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不足,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其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 投身社会。
【参考文献】
[1] 祝艳丽, 王然. 德国“双元制” 教学模式及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1) .
[2] 鞠晓玲. 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4) .
[3] 纪婧.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培养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07(8) .
[4] 徐绍田. 高职美术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