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说:“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学校,一个懂得教学的校长,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长是领导全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织者,他不仅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有比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要成为“师者之师”。如何成为“师者之师”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这是领导指导教学的必经之路。几年的领导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领导指导教学必须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是领导坚持上课,能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改革的动力。其思想源泉、改革动力就来源于课堂教学。我们的领导都是从优秀教师岗位上选拔上来的,当上领导后,由于整天陷入行政事务堆中,没有时间去钻研自己学科的教学方法了。几年后,渐渐变得不会上课了,就很难指导教学了;所以,领导不兼课了,就没有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又怎能指挥教学,领导一个学校呢?校长负责制,确实使校长感到责任无处不在,但教育的问题实际是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坚持上课,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个内行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在行的教师,为教师做出了表率。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权威的领导。
二是坚持听课,是我们了解教學情况,指挥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下,学校的教学科目多,又分主科、副科,主科将着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时可以用分数来量化,副科则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分数来量化。那我们又怎样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學工作呢?虽然,我们实行了工作量化,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是一种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量不能代替质。最好的方法是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这些都恰恰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领导听课,就可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是领导指导教改的关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领导听课也能找出教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领导听课还能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凭借听课,校长能挖掘教师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教师以激励;领导听课还是一个极好学习的途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会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听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评价、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领导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因为在课堂上,与教师同时体验了教学的苦与乐;通过听课,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知到了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吸。如果不深入到教师中去、学生中去、课堂中去,我就没有发言权。
三是坚持评课。课堂教学是反映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面镜子,是衡量教师的智力潜能的尺度,是评价教师知识水平的标准。因此,领导评课的过程,既是领导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机会,也是领导指导教学的目的所在。发现教师的优缺点,互研互磋,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切不可以找“差错”的方式来听课、评课,那样只会疏远干群关系,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坚持上课、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确是把课堂教学摆在了第一位,进入了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才能掌握教学情况,只有掌握了大量事实和进行了大量观察,才能指导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抓教学就进入了“盲区”。
“谋”是滋养思想的源泉,是研究教学的活水。让教研的风气传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充满和谐的阳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这是领导指导教学的必经之路。几年的领导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领导指导教学必须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是领导坚持上课,能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改革的动力。其思想源泉、改革动力就来源于课堂教学。我们的领导都是从优秀教师岗位上选拔上来的,当上领导后,由于整天陷入行政事务堆中,没有时间去钻研自己学科的教学方法了。几年后,渐渐变得不会上课了,就很难指导教学了;所以,领导不兼课了,就没有了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又怎能指挥教学,领导一个学校呢?校长负责制,确实使校长感到责任无处不在,但教育的问题实际是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坚持上课,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个内行的管理者,更是一个在行的教师,为教师做出了表率。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权威的领导。
二是坚持听课,是我们了解教學情况,指挥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下,学校的教学科目多,又分主科、副科,主科将着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时可以用分数来量化,副科则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分数来量化。那我们又怎样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學工作呢?虽然,我们实行了工作量化,但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产,是一种较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量不能代替质。最好的方法是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反映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课前准备等,这些都恰恰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领导听课,就可以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是领导指导教改的关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领导听课也能找出教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领导听课还能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凭借听课,校长能挖掘教师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教师以激励;领导听课还是一个极好学习的途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会有优点和不足之处,听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思考、评价、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领导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因为在课堂上,与教师同时体验了教学的苦与乐;通过听课,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情况,知到了他们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孩子们内心的呼吸。如果不深入到教师中去、学生中去、课堂中去,我就没有发言权。
三是坚持评课。课堂教学是反映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面镜子,是衡量教师的智力潜能的尺度,是评价教师知识水平的标准。因此,领导评课的过程,既是领导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的机会,也是领导指导教学的目的所在。发现教师的优缺点,互研互磋,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切不可以找“差错”的方式来听课、评课,那样只会疏远干群关系,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坚持上课、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确是把课堂教学摆在了第一位,进入了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才能掌握教学情况,只有掌握了大量事实和进行了大量观察,才能指导教师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抓教学就进入了“盲区”。
“谋”是滋养思想的源泉,是研究教学的活水。让教研的风气传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充满和谐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