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在4年的学习过程中要修够一定的学分,换言之,必须学习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在众多的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我们查看体育院校的教学大纲,发现:学科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别,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区分度不大,有些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与课程特点吻合度较低,大多停留在考核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能力方面,不能适应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要求。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体育院校学科课程的分类及适宜的考核、评价方式。旨在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填补某些研究空白。
1. 研究对象
学科课程的分类与考核、评价方法。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及原理的运用,对各门课程进行分析、归类,以期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分析
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形式。两部分成绩在考核、评价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以广州体育学院2007年教务处汇总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等)、作业、社会实践或实验、中考等。[1]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部分课程为40%,极少部分课程是20%、30%、50%、60%。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总体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方式。多数课程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倾向于主观评价。
目前我国课程考试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具体的操作方式又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调查(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等。
体育院校各类学科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也包括开卷、闭卷两类,但因为主要采用闭卷考核,所以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核的形式,绝大部分课程结束考试的操作方式都是笔试,极少采用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适宜的范围和优、劣势。闭卷考试也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例如目前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申论”部分的考核方式,虽然采用闭卷的形式,但题目的类型偏重考核学生的理解、逻辑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选用的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功夫,题型一般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大部分题型主要考“背功”。 虽然“论述题”可以反映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但学生已经习惯用“条条框框”来应付考试,许多学生写“论述题”答案时,仍沿用书写“问答题”答案的要求,缺乏举例说明、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展示,降低了原本考核的意义。长期以往,学生的各种能力缺乏锻炼,大四参加公务员、教师等应聘考试,许多学生在第一关的理论考试环节纷纷败下阵来。
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指挥棒,适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大一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减少懒惰、作弊等不良风气的形成。
3.2 课程类别划分的依据及考核、评价方式探讨
对课程类型的划分要有依据,依据不同,划分的类型不同。例如体育课程的划分,依据知识的组织形式,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依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依据课程设计管理主体,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本研究根据体育院校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即A类、B类、C类。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建议主、客观评价结合。
3.2.1 A类课程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理论的了解和记忆。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3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素质与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3.2.2 B类课程
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平时成绩比重可适度提高,建议5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作业、社会实践、实验等。作业、实验、社会实践等可以个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鼓励同学之间合作、探究、创新。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价范围。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步骤等,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等能力。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3.2.3 C类课程
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在4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考勤、提问、作业、实验等。
课程结束考核可以闭卷,也可以闭卷、开卷结合(基础知识部分闭卷,能力考核部分开卷);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等,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知识运用情况。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开卷、闭卷只是形式上的划分,并无绝对的优、劣势,即使闭卷考试,只要教师科学、巧妙地将考核的重点融入到试卷的适宜题型当中,也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本研究将课程分成三类,对不同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建议,目的是提醒大家:不同的学科课程特点不同,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同,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论
4.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差异不大
多数课程平时成绩评价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偏重于主观评价;课程结束考核一般采用闭卷形式,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4.2 按照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类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4.3 三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区别
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形式。
A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3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闭卷为主,适宜客观为主的评价形式;B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5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开卷为主,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C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4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开卷、闭卷结合或闭卷形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
5. 建议
5.1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
现在中国的教师行业不缺乏行业规范,缺乏的是宣传、执行力度。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加强年青教师的岗前培训,培养教师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5.2 加强管理、惩罚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屡教不改者应予以一定的处分。
5.3 科学制定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
长期以来,平时成绩的管理未受到各方的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有些教师非常随意和主观。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检查。
5.4 教研室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
每个学校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有不同的要求,许多教师担任新的课程,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的重点也由自己决定,出现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定期的教研活动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对年青教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 教学大纲[Z].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7.7.
[2] 张学秋. 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2005.1.
[3] 周登嵩等. 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天津市农学院)
1. 研究对象
学科课程的分类与考核、评价方法。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及原理的运用,对各门课程进行分析、归类,以期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分析
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两部分,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形式。两部分成绩在考核、评价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以广州体育学院2007年教务处汇总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等)、作业、社会实践或实验、中考等。[1]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部分课程为40%,极少部分课程是20%、30%、50%、60%。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总体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主客观评价结合三种方式。多数课程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倾向于主观评价。
目前我国课程考试的方式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具体的操作方式又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调查(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等。
体育院校各类学科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也包括开卷、闭卷两类,但因为主要采用闭卷考核,所以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核的形式,绝大部分课程结束考试的操作方式都是笔试,极少采用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
无论哪种考核方式都有适宜的范围和优、劣势。闭卷考试也能反映学生的能力,例如目前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中的“申论”部分的考核方式,虽然采用闭卷的形式,但题目的类型偏重考核学生的理解、逻辑分析、综合归纳、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问题在于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选用的闭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功夫,题型一般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大部分题型主要考“背功”。 虽然“论述题”可以反映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能力,但学生已经习惯用“条条框框”来应付考试,许多学生写“论述题”答案时,仍沿用书写“问答题”答案的要求,缺乏举例说明、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展示,降低了原本考核的意义。长期以往,学生的各种能力缺乏锻炼,大四参加公务员、教师等应聘考试,许多学生在第一关的理论考试环节纷纷败下阵来。
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指挥棒,适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大一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减少懒惰、作弊等不良风气的形成。
3.2 课程类别划分的依据及考核、评价方式探讨
对课程类型的划分要有依据,依据不同,划分的类型不同。例如体育课程的划分,依据知识的组织形式,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依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依据课程设计管理主体,可将体育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本研究根据体育院校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即A类、B类、C类。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建议主、客观评价结合。
3.2.1 A类课程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理论的了解和记忆。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3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素质与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3.2.2 B类课程
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平时成绩比重可适度提高,建议5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侧重考勤、作业、社会实践、实验等。作业、实验、社会实践等可以个人完成,也可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鼓励同学之间合作、探究、创新。应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平时成绩的评价范围。
课程结束考核建议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步骤等,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等能力。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3.2.3 C类课程
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平时成绩比重建议在40%左右;主要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程需要的各种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考勤、提问、作业、实验等。
课程结束考核可以闭卷,也可以闭卷、开卷结合(基础知识部分闭卷,能力考核部分开卷);主要考核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等,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知识运用情况。评价方式建议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
开卷、闭卷只是形式上的划分,并无绝对的优、劣势,即使闭卷考试,只要教师科学、巧妙地将考核的重点融入到试卷的适宜题型当中,也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各种能力。本研究将课程分成三类,对不同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建议,目的是提醒大家:不同的学科课程特点不同,课程目标的重点不同,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4. 结论
4.1 体育院校学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差异不大
多数课程平时成绩评价倾向于主客评价结合的方式:考勤、实验、期中考试、回答问题偏重于客观评价,作业、讨论等偏重于主观评价;课程结束考核一般采用闭卷形式,评价方式以客观评价为主。
4.2 按照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划分为三类
A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等,侧重知识的了解和记忆;B类课程的划分标准: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些基本技能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C类课程划分的标准:课程目标既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种能力。
4.3 三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区别
三类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形式。
A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3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闭卷为主,适宜客观为主的评价形式;B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5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以开卷为主,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C类课程平时成绩比重适宜40%左右,课程结束考核方式开卷、闭卷结合或闭卷形式,适宜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形式。
5. 建议
5.1 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
现在中国的教师行业不缺乏行业规范,缺乏的是宣传、执行力度。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加强年青教师的岗前培训,培养教师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识,增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力。
5.2 加强管理、惩罚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执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屡教不改者应予以一定的处分。
5.3 科学制定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
长期以来,平时成绩的管理未受到各方的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有些教师非常随意和主观。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检查。
5.4 教研室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
每个学校对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有不同的要求,许多教师担任新的课程,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讲授课程内容,考核、评价的重点也由自己决定,出现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定期的教研活动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对年青教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 教学大纲[Z].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7.7.
[2] 张学秋. 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2005.1.
[3] 周登嵩等. 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天津市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