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清代海南地方志《康熙琼州府志》卷八《海黎志》载录的海防类文献材料为例,探讨海防类古籍文献在学术、文化与史料方面所具有的价值,提出将地方古籍中的静态专题资源转化为动态情报信息流,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古籍 海防 价值 康熙琼州府志
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区人类活动的所有记录,所记材料准确权威,信息含量丰富、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以地方志为主的海南地方古籍文献,是海南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海南地处中国海疆南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海防”类资料的载录成为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
焦映汉、贾棠所纂《康熙琼州府志》是清代海南第二部府志[1],是海南地方古籍文献中的珍贵资料。本文以其中的“海黎志”为例,梳理其中的海防类记录,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其作为海南地方古籍文献的价值。
一、学术开发价值
地方文献的专题开发,近年渐为学者所关注,在“中国知网”以“地方文献”和“专题”为关键词,检索出文献160篇,多数为2004年以后的文献[2]。从数量上看,地方文献的专题资源开发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空间。当前,海南已有对黎族文献、谱牒文献和《海南日报》文献的专题开发[3],那么对于海南的地方古籍文献而言,它详细记录了海南的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情况,是海南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知识宝库,同样具有发掘价值。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南地处南海要冲,海防意义不容忽视。海防类文献载录,散见于海南地方志书中,对其材料进行整理并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对海南地区明清时期的海防情况有详细记述,发掘和整理其中的海防类古籍史料,对海南的海防史、海疆文化、南海防御问题的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对此类文献的发掘,可作为地方古籍文献专题开发的尝试点,通过科学途径建立与相关学科如历史学、军事学、文化学的有效衔接,使地方古籍文献资源走出束之高阁的传统宿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文化培育价值
地方古籍文献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地方文化载体,具有区域性、独特性、权威性的特点。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的海防活动,因此海南岛形成了独特的海疆文化。居民敬海尊神,耕海捕鱼,唱海卫疆,航海巡岛,护海抗倭[4]。这些文化通过地方志等文献记录并传承下来,能对后世起到存史、资政、教育的作用。如《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中,有“海防”“海寇”“边海外国”“平乱”等篇目。其中不仅有海南岛海防建制的史料,更有与边海外国交往及海南岛抵御海寇的记述。如“(弘治)十六年,琉球蔡伯乌等出没东路地方。督备指挥李序捕获。”“正德十二年,倭掠澄迈、临高。指挥徐爵督军追至白浦洋,大战。贼败,溺死无算。”“万历元年……十一月,倭自海北夺船,夜泊新浦港。兵宪陈复升发陆兵,同李茂由海夹攻,尽擒,解道。”
海防将领抵抗倭寇的英勇战绩均有详细载录,这都是海南海疆文化得以传承和培育的物质条件。
三、史料佐证价值
海南修地方志始于东晋而盛于明清。内容丰富,记载翔实,可补于正史之中的海南记述,同时成为海南海防建设历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康熙琼州府志》成书于康熙四十五年,该志保存了《琼郡志》的大部分内容[4],是海南地方古籍文献中的珍贵资料,应成为研究海防问题的重要文献依据。
通过对《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的材料研究,我们发现其中的海防类载录有以下特点。
1.展示了明清时期海南水军建制及装备建设状况
海南岛孤悬海外,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明初倭寇犯边,朱元璋开始重视海防建设。正如齐翀《南澳志》云:“古有边防而无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也。”[5]此种情况反映在海南地方古籍文献中,比如《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记载洪武时期,“洪武二十七年,命安陆侯吴杰专沿海训练卫所官军,以备倭患。设海南卫备倭指挥一员,专辖内外十一所”。宣德时期,“儋州、万州、崖州、清澜、南山、昌化六千户所,旗军一千二百名。宣德以后,渐裁六百名。”“海南卫隶有……五千户所。明初,一千名。正统以后,渐减五百名。”嘉靖时期,“原设备倭船二十三只。嘉靖辛亥年,船被贼掠,军亦罢设”。隆庆到万历中期,“隆庆元年,始设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会兵巡剿”。“万历二十一年,比例水寨,增设兵船一十六只”。至于清朝海南海防,有“国朝,设琼镇右营游击一员……驻扎海口所。督练水军、战船,于所部海面分汛防守”。记载了清康熙时期的海面布防及巡哨制度。
关于装备建设,“海防篇”有海南卫为御倭寇而去广州造战船的记载。“洪武庚午,差中所千户叶铭、后所百户林茂,往广打造战船。驾回,同指挥翟兴出海备倭”。“万历丁巳……于白沙寨立厂……监督于本府海防”展示了当时海南在岛内设厂建船的历程。
2.详载“沿海冲要”与港口防御策略
明朝开始,倭寇频繁骚扰东南沿海地区,海南亦在其列。《海黎志》载录全岛重要港口位置,分析地势特点,总结倭寇入侵教训,提出港口防御策略。对海南海防战略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1)描述地形特点,构建战略框架。篇中对港口地形有详细记述,如某港“兵船防守……旧大舟、商船皆住泊焉。是琼治之咽喉也”。某港“深广可容商船……是琼治之胸项也”。某港“内达……外通大海,盖琼州之肘腋,最宜加防者也”。此处“咽喉”“胸项”与“肘腋”,是对港口战略位置的形象比喻,侧面显示了当时全岛海防战略具有成熟构架。(2)分析港口地势,提出防御重点。篇中记载不同地形和地理因素对港口的作用,有石壁或纱线的港口易守难攻,如某港“内岸石壁难以进舟”,某港“港口有二沙线,不识水道则坏舟”,某港“东南风发,恐有寇舟登岸抢夺,最宜加防”。结合季风等实际因素,提出防御侧重点,具有战略意义。记录某处“前常有贼船寄泊,宜加防备”。建议重要港口加强守备。其记录对考察海南抗倭活动具有史料价值。 3.管窥明清时期国家对海南地区的海防态度
通过分析《海黎志》中海南防建设的记载,我们可以分析从明初至清康熙时期,国家对海南的海防管理的变化情况。如洪武时期,海南卫所建置已趋成熟,对官员专任、军船巡视、海上预警、御敌都有要求。明初的海防建设,使东南沿海安全得到了保证。宣德时期,海防建设则略显松弛。“……六千户所,旗军一千二百名。宣德以后,渐裁六百名。”“海南卫隶有左、右、前、后、中五千户所。明初,一千名。正统以后,渐减五百名。”究其原因,除上文所述的沿海形势总体平静外,还涉及全国海防力量调配问题。正统年间,倭寇骚扰集中于浙江一带,国家海防的重点也集中于此。海南卫编制减少,是全局海防力量调配的结果[6]。嘉靖时期,“原设备倭船二十三只。嘉靖辛亥年,船被贼掠,军亦罢设”。明朝海防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海防力量严重削弱。至于篇中对隆庆到万历中期的海防记录,如:“隆庆元年,始设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该钦依把总一员。有警,合海北白鸽寨,会兵巡剿。以本府同知兼管钦降海防关防。”“万历二十一年,比例水寨,增设兵船一十六只。”可见海南水寨得到发展,兵船数量多,军士数量远超前代。这与隆庆年间,朝廷重视调整全局海防政策,巩固海疆不无关系。
通过对《海黎志》的史料梳理,可知其载录了康熙中期以前海南卫所建置、海防装备、战略地形等情况,我们还能根据其记载的内容考证中央对海南海防的基本策略变化,因此其载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掘海南海防建设历史,而且可将其与明清时期国家的整体海防建设相验证。这是研究海南海防的重要文献依据,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
以上,笔者结合《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材料,探讨了海南海防类地方古籍文献的学术开发价值、文化培育价值及史料价值。由此得出,地方古籍文献资源,是权威史料的丰富宝库,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精华传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对海南海防类地方古籍文献进行专题化整理和开发,可将地方古籍中的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情报信息流,从而提高地方古籍文献利用率,拓展文献挖掘的学术深度,强化文献服务效果,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智慧途径。
参考文献:
[1][清]焦映汉,贾棠.康熙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
[2]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文献搜索统计.
[3]王芹.海南文献探微[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6.
[4]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4.
[5](清)齐翀.南澳志[M].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6]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35.
[7]王栋.中国海防历史文献概观[D].2012,6.
[8]马艾鸿.南海文献史料考述[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5,3.
[9]李敏,陈秀云.海南地方古籍文献的再生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海南明代至民国时期海防类文献研究”(项目编号:QN1425);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海及南海诸岛资料数据库构建”(项目编号:13XTQ003);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古籍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3-36)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地方文献 古籍 海防 价值 康熙琼州府志
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区人类活动的所有记录,所记材料准确权威,信息含量丰富、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以地方志为主的海南地方古籍文献,是海南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海南地处中国海疆南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海防”类资料的载录成为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
焦映汉、贾棠所纂《康熙琼州府志》是清代海南第二部府志[1],是海南地方古籍文献中的珍贵资料。本文以其中的“海黎志”为例,梳理其中的海防类记录,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其作为海南地方古籍文献的价值。
一、学术开发价值
地方文献的专题开发,近年渐为学者所关注,在“中国知网”以“地方文献”和“专题”为关键词,检索出文献160篇,多数为2004年以后的文献[2]。从数量上看,地方文献的专题资源开发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空间。当前,海南已有对黎族文献、谱牒文献和《海南日报》文献的专题开发[3],那么对于海南的地方古籍文献而言,它详细记录了海南的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情况,是海南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知识宝库,同样具有发掘价值。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南地处南海要冲,海防意义不容忽视。海防类文献载录,散见于海南地方志书中,对其材料进行整理并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对海南地区明清时期的海防情况有详细记述,发掘和整理其中的海防类古籍史料,对海南的海防史、海疆文化、南海防御问题的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对此类文献的发掘,可作为地方古籍文献专题开发的尝试点,通过科学途径建立与相关学科如历史学、军事学、文化学的有效衔接,使地方古籍文献资源走出束之高阁的传统宿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文化培育价值
地方古籍文献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地方文化载体,具有区域性、独特性、权威性的特点。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的海防活动,因此海南岛形成了独特的海疆文化。居民敬海尊神,耕海捕鱼,唱海卫疆,航海巡岛,护海抗倭[4]。这些文化通过地方志等文献记录并传承下来,能对后世起到存史、资政、教育的作用。如《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中,有“海防”“海寇”“边海外国”“平乱”等篇目。其中不仅有海南岛海防建制的史料,更有与边海外国交往及海南岛抵御海寇的记述。如“(弘治)十六年,琉球蔡伯乌等出没东路地方。督备指挥李序捕获。”“正德十二年,倭掠澄迈、临高。指挥徐爵督军追至白浦洋,大战。贼败,溺死无算。”“万历元年……十一月,倭自海北夺船,夜泊新浦港。兵宪陈复升发陆兵,同李茂由海夹攻,尽擒,解道。”
海防将领抵抗倭寇的英勇战绩均有详细载录,这都是海南海疆文化得以传承和培育的物质条件。
三、史料佐证价值
海南修地方志始于东晋而盛于明清。内容丰富,记载翔实,可补于正史之中的海南记述,同时成为海南海防建设历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康熙琼州府志》成书于康熙四十五年,该志保存了《琼郡志》的大部分内容[4],是海南地方古籍文献中的珍贵资料,应成为研究海防问题的重要文献依据。
通过对《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的材料研究,我们发现其中的海防类载录有以下特点。
1.展示了明清时期海南水军建制及装备建设状况
海南岛孤悬海外,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明初倭寇犯边,朱元璋开始重视海防建设。正如齐翀《南澳志》云:“古有边防而无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也。”[5]此种情况反映在海南地方古籍文献中,比如《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记载洪武时期,“洪武二十七年,命安陆侯吴杰专沿海训练卫所官军,以备倭患。设海南卫备倭指挥一员,专辖内外十一所”。宣德时期,“儋州、万州、崖州、清澜、南山、昌化六千户所,旗军一千二百名。宣德以后,渐裁六百名。”“海南卫隶有……五千户所。明初,一千名。正统以后,渐减五百名。”嘉靖时期,“原设备倭船二十三只。嘉靖辛亥年,船被贼掠,军亦罢设”。隆庆到万历中期,“隆庆元年,始设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会兵巡剿”。“万历二十一年,比例水寨,增设兵船一十六只”。至于清朝海南海防,有“国朝,设琼镇右营游击一员……驻扎海口所。督练水军、战船,于所部海面分汛防守”。记载了清康熙时期的海面布防及巡哨制度。
关于装备建设,“海防篇”有海南卫为御倭寇而去广州造战船的记载。“洪武庚午,差中所千户叶铭、后所百户林茂,往广打造战船。驾回,同指挥翟兴出海备倭”。“万历丁巳……于白沙寨立厂……监督于本府海防”展示了当时海南在岛内设厂建船的历程。
2.详载“沿海冲要”与港口防御策略
明朝开始,倭寇频繁骚扰东南沿海地区,海南亦在其列。《海黎志》载录全岛重要港口位置,分析地势特点,总结倭寇入侵教训,提出港口防御策略。对海南海防战略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1)描述地形特点,构建战略框架。篇中对港口地形有详细记述,如某港“兵船防守……旧大舟、商船皆住泊焉。是琼治之咽喉也”。某港“深广可容商船……是琼治之胸项也”。某港“内达……外通大海,盖琼州之肘腋,最宜加防者也”。此处“咽喉”“胸项”与“肘腋”,是对港口战略位置的形象比喻,侧面显示了当时全岛海防战略具有成熟构架。(2)分析港口地势,提出防御重点。篇中记载不同地形和地理因素对港口的作用,有石壁或纱线的港口易守难攻,如某港“内岸石壁难以进舟”,某港“港口有二沙线,不识水道则坏舟”,某港“东南风发,恐有寇舟登岸抢夺,最宜加防”。结合季风等实际因素,提出防御侧重点,具有战略意义。记录某处“前常有贼船寄泊,宜加防备”。建议重要港口加强守备。其记录对考察海南抗倭活动具有史料价值。 3.管窥明清时期国家对海南地区的海防态度
通过分析《海黎志》中海南防建设的记载,我们可以分析从明初至清康熙时期,国家对海南的海防管理的变化情况。如洪武时期,海南卫所建置已趋成熟,对官员专任、军船巡视、海上预警、御敌都有要求。明初的海防建设,使东南沿海安全得到了保证。宣德时期,海防建设则略显松弛。“……六千户所,旗军一千二百名。宣德以后,渐裁六百名。”“海南卫隶有左、右、前、后、中五千户所。明初,一千名。正统以后,渐减五百名。”究其原因,除上文所述的沿海形势总体平静外,还涉及全国海防力量调配问题。正统年间,倭寇骚扰集中于浙江一带,国家海防的重点也集中于此。海南卫编制减少,是全局海防力量调配的结果[6]。嘉靖时期,“原设备倭船二十三只。嘉靖辛亥年,船被贼掠,军亦罢设”。明朝海防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海防力量严重削弱。至于篇中对隆庆到万历中期的海防记录,如:“隆庆元年,始设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该钦依把总一员。有警,合海北白鸽寨,会兵巡剿。以本府同知兼管钦降海防关防。”“万历二十一年,比例水寨,增设兵船一十六只。”可见海南水寨得到发展,兵船数量多,军士数量远超前代。这与隆庆年间,朝廷重视调整全局海防政策,巩固海疆不无关系。
通过对《海黎志》的史料梳理,可知其载录了康熙中期以前海南卫所建置、海防装备、战略地形等情况,我们还能根据其记载的内容考证中央对海南海防的基本策略变化,因此其载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发掘海南海防建设历史,而且可将其与明清时期国家的整体海防建设相验证。这是研究海南海防的重要文献依据,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
以上,笔者结合《康熙琼州府志·海黎志》材料,探讨了海南海防类地方古籍文献的学术开发价值、文化培育价值及史料价值。由此得出,地方古籍文献资源,是权威史料的丰富宝库,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精华传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对海南海防类地方古籍文献进行专题化整理和开发,可将地方古籍中的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情报信息流,从而提高地方古籍文献利用率,拓展文献挖掘的学术深度,强化文献服务效果,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和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智慧途径。
参考文献:
[1][清]焦映汉,贾棠.康熙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
[2]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文献搜索统计.
[3]王芹.海南文献探微[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6.
[4]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4.
[5](清)齐翀.南澳志[M].清乾隆四十八年刻本.
[6]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35.
[7]王栋.中国海防历史文献概观[D].2012,6.
[8]马艾鸿.南海文献史料考述[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5,3.
[9]李敏,陈秀云.海南地方古籍文献的再生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基金项目: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海南明代至民国时期海防类文献研究”(项目编号:QN1425);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海及南海诸岛资料数据库构建”(项目编号:13XTQ003);2013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古籍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3-36)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