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岗镇地处广州市南沙新区西北部,是一个颇具规模的乡村城镇。镇内现有公办完全中学1 所,初级中学2 所,小学7 所,民办学校1 所。2005年9月,大岗镇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镇”称号。创建学校特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大岗镇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理念,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历史资源,通过创建特色学校,大力提升区域教育品质,铸造大岗教育的品牌。
一、高屋建瓴,引领学校特色
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大岗镇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理念,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校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建设为重点,以学生活动为抓手,促进大岗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一)健全机制,统筹规划
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于2013年成立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指导、统等和督查工作。指导各学校围绕其办学理念,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积淀、深挖学校特色项目,并使其呈现学校特色,开设学校特色课程,最终达到特色学校。
(二)专家引领,积极推动
为打开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局面,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李季教授等专家到大岗镇的学校实地考察调研,为大岗镇特色学校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确定了大岗小学、潭山中学、岗城小学等3所学校为首批创建特色学校示范校。在专家的引领带动下,全镇各中小学大胆探索学习,制定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三)交流学习,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大岗镇先后多次召开了特色学校建设交流会,从发展规划、工作推进、遇到问题和取得成效等方面积极探讨和研究,提出下一阶段学校特色创建的工作重点。同时,通过举行领导专家专题讲座,学习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思路学习创建特色学校的先进经验,确立每年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任务。
二、聚焦重点,助力学校特色
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引导、培养校长树立自己的办学思想,从校园环境设置到学生活动组织,再到校本课程开发,直至课题研究都围绕学校特色进行,并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引领,从而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品牌。
(一)立足学校实际,明确特色定位
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引导、培养校长树立自己的办学思想,从校园环境设置到学生活动组织,再到校本课程开发,直至课题研究都围绕学校特色进行,并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引领,从而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品牌。
1.潭山中学——“博雅教育”
潭山中学根据博雅教育的本真及大岗镇的特色把“博雅教育”定位为办学特色,积极探索“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道路。学校地处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潭江,有较好的书法美术教育资源和师资基础,以此学校制定了“博雅弘毅”的办学理念,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旨在培育有儒雅气质的文化传承者,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创造者。
2.大岗小学——“诗心教育”
大岗小学以“诗书乐园 童趣人生”作为办学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现代文明”作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作为育人目标,从诗意学习诗意生活中创建“诗心教育”办学特色。
3.岗城小学——“石文化石品教育”
岗城小学基于“金洲岗”这个古老又有深远文化底蕴,以“石以载道、石品育人”为理念,开展“石文化石品教育”特色,旨在培养学生“品如玉、志如石、知如海、行如水”的精神追求。
4.大岗中学——“刚正教育”
大岗中学则根据地域文化的特征、学校的办学历史、自身的办学追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刚正教育”为学校特色教育。
5.灵山中学——“山品教育”
灵山中学以“灵秀生智 山品立人”为办学理念,以山的“仁、博、刚、正、秀”五品促进学生品德、才智、体魄、行为、才艺的全面发展,把“山品教育”作为特色办学。
(二)创建特色校园,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风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在学校的建設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大岗小学——物载童心,激发想像
大岗小学围绕“诗书乐园 童趣人生”文化主题和办学理念,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物态化建设,打造能体现“诗意童心”主题的校园环境,如主题雕塑——书海、清幽悦心的“童心池”、从“百果园”到“三味书屋”,让师生们在优美自然的环境中遨游书海。学校还积极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每月评选“小书迷”。2014年1月,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书香校园”。
2.灵山中学——人与自然和谐互动
灵山中学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诗意化的教育功能,校园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以其深刻的寓意熏陶着师生的灵性。校园里,人与自然和谐互动,是师生心目中诗意化的精神家园,处处可以感受到“山品教育”特色。
(三)关注学生需求,开设特色课程
学校在开发和选择学校特色时,一是必须考虑家长的因素,二是考虑学生的需求。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特色健康发展。
1.大岗小学——以儿童诗阅读和创作作为校本课程
大岗小学结合学校“诗意童心”文化主题和办学理念,确定了以儿童诗阅读和创作作为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走进儿童诗,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尝试写作儿童诗。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站在诗意的枝头》,为学生开展儿童诗阅读和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学校还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形成了人人读经典的良好氛围。
2.潭山中学——书艺特色课程 潭山中学以课程为抓手,以艺术教育为先锋,深入推进特色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改革。学校设计了书艺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科幻画、书法等市区级特色课程,开设了舞蹈、合唱、国画、围棋、创客、机器人、无线电等博雅社团,组织编著了《走进科幻世界》《楷书教程》《数学中的文化》《外国短篇小说欣赏》等一系列“博雅”校本教材,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融入课堂和校园生活的特色课程。
2014年,潭山中学借助广州市科技教育项目“以科幻画为基点培养初中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开展课程研究,发表论文3篇、开发校本教材《走近科幻世界》、开展校园科技艺术节系列活动等多项教研成果,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该项目获得广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3.灵山中学——灵智课程
灵山中学围绕“灵秀生智 山品立人”办学理念,以“灵智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育人的平台,开展才智课程、趣智课程(国旗下专题教育、书法、社团活动、英语、艺术、科技、体育)和益智课程(社区实践、家校联动),注重课程的结构化和整体性,注重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炼艺陶情》,并制定了写字评级办法。
(四)挖掘本土资源,展现特色成果
学校在开发和选择学校特色项目时,首先应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当地民俗风情,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把学校特色与本土特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如岗城小学是一所具有76年历史的小学,学校充分利用了金洲岗本土特色资源,就地取材。山上奇花异草争香斗艳,百年古木曲直茂生。古老的校史馆耸立在山之巅,致远阁、感恩亭左右相拱。观澜台、孔圣人塑像点缀其中,与清莲池、青石板小路相映成趣。学校《石韵》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参加南沙区合唱节均获一等奖,2017年铜管乐队更是以全区器乐比赛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广州市比赛获广州市二等獎。
大岗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先后承担各级教育科研课题8项。其中,“基于‘诗心教育’的儿童诗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参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中心开发的课题研究已获得圆满结题。学校办学特色被《中国德育》杂志社刊载推介。学校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参加广州市、南沙区举办的各类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主题表演大赛中,均获得可喜的成绩。学校以组建“校园唱诗班”为打造国际化教育的特色项目,与香港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学校经典诵读节目《小海鸥游历记》《沁园春》《将进酒》等代表南沙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及在南沙区“明珠杯”书香文化节师生经典诵读比赛中均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潭山中学2014年至今,每年一届的“书画名家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书画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科幻画课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艺术科组也于2016年被评为南沙区优秀科组。
三、多管齐下,彰显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经过长时间的精心打磨,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能够绽放出它的光芒,彰显它的独特魅力。因此,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搭建展示平台,学校也依托各种有效载体,展示学校成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竞争水平。
(一)特色展示
大岗镇以中小学(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为平台,展示学校的艺术特色,镇内学校也定期举办以特色项目为主题的成果展示活动,其目的在于彰显学校特色,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打造学校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校特色的持续稳定发展。例如潭山中学的科技文化节、灵山中学的校园歌手大赛和迎新晚会、大岗小学的读书节等,学校都能周密安排,准备充分,师生踊跃参与,学校还积极邀请家长和来宾参加,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二)竞赛活动
一方面是学校根据特色项目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定期举办以特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另一方面是参加镇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大岗镇的层面主要有中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现场编报大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毽球比赛、小学生辩论赛等,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特色项目的向上、向前发展;此外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长学生见识,增长学生才干,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展示学校风貌,彰显学校特色有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大岗镇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重视了特色办学理念,“适合的教育”促进了我镇学校特色的蓬勃发展,形成“一校一特、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小学校脱颖而出,截至2018年,全镇共有5所学校被评为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了南沙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未来,大岗镇将继续贯彻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思想,以特色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进而推动大岗镇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素材由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提供)
一、高屋建瓴,引领学校特色
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大岗镇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理念,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校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建设为重点,以学生活动为抓手,促进大岗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一)健全机制,统筹规划
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于2013年成立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指导、统等和督查工作。指导各学校围绕其办学理念,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积淀、深挖学校特色项目,并使其呈现学校特色,开设学校特色课程,最终达到特色学校。
(二)专家引领,积极推动
为打开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局面,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李季教授等专家到大岗镇的学校实地考察调研,为大岗镇特色学校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确定了大岗小学、潭山中学、岗城小学等3所学校为首批创建特色学校示范校。在专家的引领带动下,全镇各中小学大胆探索学习,制定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三)交流学习,共同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大岗镇先后多次召开了特色学校建设交流会,从发展规划、工作推进、遇到问题和取得成效等方面积极探讨和研究,提出下一阶段学校特色创建的工作重点。同时,通过举行领导专家专题讲座,学习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思路学习创建特色学校的先进经验,确立每年创建特色学校的目标任务。
二、聚焦重点,助力学校特色
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引导、培养校长树立自己的办学思想,从校园环境设置到学生活动组织,再到校本课程开发,直至课题研究都围绕学校特色进行,并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引领,从而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品牌。
(一)立足学校实际,明确特色定位
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引导、培养校长树立自己的办学思想,从校园环境设置到学生活动组织,再到校本课程开发,直至课题研究都围绕学校特色进行,并坚持以“适合的教育”为引领,从而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品牌。
1.潭山中学——“博雅教育”
潭山中学根据博雅教育的本真及大岗镇的特色把“博雅教育”定位为办学特色,积极探索“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道路。学校地处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潭江,有较好的书法美术教育资源和师资基础,以此学校制定了“博雅弘毅”的办学理念,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旨在培育有儒雅气质的文化传承者,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创造者。
2.大岗小学——“诗心教育”
大岗小学以“诗书乐园 童趣人生”作为办学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现代文明”作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作为育人目标,从诗意学习诗意生活中创建“诗心教育”办学特色。
3.岗城小学——“石文化石品教育”
岗城小学基于“金洲岗”这个古老又有深远文化底蕴,以“石以载道、石品育人”为理念,开展“石文化石品教育”特色,旨在培养学生“品如玉、志如石、知如海、行如水”的精神追求。
4.大岗中学——“刚正教育”
大岗中学则根据地域文化的特征、学校的办学历史、自身的办学追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刚正教育”为学校特色教育。
5.灵山中学——“山品教育”
灵山中学以“灵秀生智 山品立人”为办学理念,以山的“仁、博、刚、正、秀”五品促进学生品德、才智、体魄、行为、才艺的全面发展,把“山品教育”作为特色办学。
(二)创建特色校园,营造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风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在学校的建設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大岗小学——物载童心,激发想像
大岗小学围绕“诗书乐园 童趣人生”文化主题和办学理念,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物态化建设,打造能体现“诗意童心”主题的校园环境,如主题雕塑——书海、清幽悦心的“童心池”、从“百果园”到“三味书屋”,让师生们在优美自然的环境中遨游书海。学校还积极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每月评选“小书迷”。2014年1月,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书香校园”。
2.灵山中学——人与自然和谐互动
灵山中学的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诗意化的教育功能,校园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以其深刻的寓意熏陶着师生的灵性。校园里,人与自然和谐互动,是师生心目中诗意化的精神家园,处处可以感受到“山品教育”特色。
(三)关注学生需求,开设特色课程
学校在开发和选择学校特色时,一是必须考虑家长的因素,二是考虑学生的需求。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特色健康发展。
1.大岗小学——以儿童诗阅读和创作作为校本课程
大岗小学结合学校“诗意童心”文化主题和办学理念,确定了以儿童诗阅读和创作作为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走进儿童诗,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尝试写作儿童诗。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站在诗意的枝头》,为学生开展儿童诗阅读和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学校还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形成了人人读经典的良好氛围。
2.潭山中学——书艺特色课程 潭山中学以课程为抓手,以艺术教育为先锋,深入推进特色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改革。学校设计了书艺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科幻画、书法等市区级特色课程,开设了舞蹈、合唱、国画、围棋、创客、机器人、无线电等博雅社团,组织编著了《走进科幻世界》《楷书教程》《数学中的文化》《外国短篇小说欣赏》等一系列“博雅”校本教材,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融入课堂和校园生活的特色课程。
2014年,潭山中学借助广州市科技教育项目“以科幻画为基点培养初中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开展课程研究,发表论文3篇、开发校本教材《走近科幻世界》、开展校园科技艺术节系列活动等多项教研成果,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该项目获得广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3.灵山中学——灵智课程
灵山中学围绕“灵秀生智 山品立人”办学理念,以“灵智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育人的平台,开展才智课程、趣智课程(国旗下专题教育、书法、社团活动、英语、艺术、科技、体育)和益智课程(社区实践、家校联动),注重课程的结构化和整体性,注重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炼艺陶情》,并制定了写字评级办法。
(四)挖掘本土资源,展现特色成果
学校在开发和选择学校特色项目时,首先应立足本土,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当地民俗风情,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把学校特色与本土特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如岗城小学是一所具有76年历史的小学,学校充分利用了金洲岗本土特色资源,就地取材。山上奇花异草争香斗艳,百年古木曲直茂生。古老的校史馆耸立在山之巅,致远阁、感恩亭左右相拱。观澜台、孔圣人塑像点缀其中,与清莲池、青石板小路相映成趣。学校《石韵》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参加南沙区合唱节均获一等奖,2017年铜管乐队更是以全区器乐比赛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广州市比赛获广州市二等獎。
大岗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先后承担各级教育科研课题8项。其中,“基于‘诗心教育’的儿童诗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参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中心开发的课题研究已获得圆满结题。学校办学特色被《中国德育》杂志社刊载推介。学校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参加广州市、南沙区举办的各类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主题表演大赛中,均获得可喜的成绩。学校以组建“校园唱诗班”为打造国际化教育的特色项目,与香港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学校经典诵读节目《小海鸥游历记》《沁园春》《将进酒》等代表南沙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大赛及在南沙区“明珠杯”书香文化节师生经典诵读比赛中均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潭山中学2014年至今,每年一届的“书画名家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书画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科幻画课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艺术科组也于2016年被评为南沙区优秀科组。
三、多管齐下,彰显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经过长时间的精心打磨,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能够绽放出它的光芒,彰显它的独特魅力。因此,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搭建展示平台,学校也依托各种有效载体,展示学校成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竞争水平。
(一)特色展示
大岗镇以中小学(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为平台,展示学校的艺术特色,镇内学校也定期举办以特色项目为主题的成果展示活动,其目的在于彰显学校特色,进一步激发全体师生打造学校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校特色的持续稳定发展。例如潭山中学的科技文化节、灵山中学的校园歌手大赛和迎新晚会、大岗小学的读书节等,学校都能周密安排,准备充分,师生踊跃参与,学校还积极邀请家长和来宾参加,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二)竞赛活动
一方面是学校根据特色项目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定期举办以特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另一方面是参加镇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大岗镇的层面主要有中小学生现场书画比赛、现场编报大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毽球比赛、小学生辩论赛等,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特色项目的向上、向前发展;此外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长学生见识,增长学生才干,充分展示学生风采,展示学校风貌,彰显学校特色有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大岗镇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重视了特色办学理念,“适合的教育”促进了我镇学校特色的蓬勃发展,形成“一校一特、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小学校脱颖而出,截至2018年,全镇共有5所学校被评为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了南沙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未来,大岗镇将继续贯彻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思想,以特色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进而推动大岗镇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素材由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教育指导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