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项目实践促学校内涵发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德小学地处农村,位置偏远,规模较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来自周边村落。她只有不到10年的建校历史,基础并不坚实,底蕴也不丰厚。随着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学校对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需求越发迫切,这时“基础教育内在质量提升”项目的介入,无疑似一股春风,为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借助项目对学校的针对性指导和学校自身的深度参与,学校工作被推向新的高度,带动并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自2015年参加项目以来,学校一直秉承着对专家依靠但不依赖、对项目认真不敷衍的严谨态度,積极主动开展研究和实践,深度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最大化地发挥项目的评价、指导价值,扎实践行、有序发展、全面改进学校工作,营造尊重、理解、支持的工作氛围。
  一、理念借鉴:全面构建育人体系
  1.精准判断,科学梳理
  建校以来,针对学生培养和教师发展现状,学校陆续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校训等,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缺乏整体性的思考设计,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弱。因此,参与项目之初,学校就带着明确的目的走进“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模块,并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科学性的指导和系统化的实践,梳理办学理念,制定发展规划。
  在驻校专家的带领下,项目团队通过走进课堂、查阅资料、师生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学校情况,经过客观分析、科学论证,结合研究项目的价值定位和明德小学的历史、现状,引领学校搭建了明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密切关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通过文献的检索及对核心概念的界定,确定了“明德践行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梳理出“德”文化体系,分别从“生德”和“师德”两个方面着手,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明德气质,涵养人文素养,充分体现了研究项目促使学生“成人”的教育价值取向。
  2.巧妙对接,师生共进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发展方向,属于上层建筑层面。而学校的发展要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落实到一节节课堂、一项项活动、一次次实践,借助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习惯养成夯实基础,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如何才能让办学理念对接学校活动,使教育教学聚焦培养目标,项目团队及时为学校提供了多种资源,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论著、问题解决式的个案研讨、兄弟学校的成功案例等。再加上借助专家团队的高站位、宽视野、多层面思维,我们确定了“明德六正”教育为核心、团队“六大素养”培养为保障的师生发展理念,从“自理、礼仪、好学、诚信、宽容、感恩”六个方面入手,开展“明德六正”学生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依托“自律的意识、阳光的心态、担当的勇气、专业的能力、协作的精神、服务的态度”六大团队素养培养,呼应学生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打造出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二、关注过程:活动践行,实现发展
  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任务驱动、重点突出、阶段推进、借力发展”的原则,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实效,将所学所感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效果,在反思中完善提高。
  1.完善“六正教育”,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一是教材编制。根据专家建议,参考项目实施的校本教材,结合明德小学的育人目标,在汇集干部教师智慧、吸收原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编制了“六正教育”校本课程教材。每个主题分内涵理解、主题活动、游戏践行和综合评价四个环节,安排班主任利用班队会组织实施。
  二是园地建设。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六正实践园地,包括理念阐述、六正主题活动场所和荣誉殿堂八个部分。每个主题活动场所都涉及培养目标、典型故事、名人名言和学生践行操作设施,以帮助学生理解践行“明德六正”。各年级学生分主题到园地进行实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主题拼图活动中,协同合作,有序竞争,分享感受,深化内涵理解。
  三是特色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六正教育”主题,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在尝试中改进,在发展中完善,逐渐固化成品牌活动进行推广。例如,一年级的“自理”活动中,第一学期开展“内务自理大比拼”,从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桌和书包等方面,开展班级竞赛展示活动,邀请家长进教室,共同了解学生的自理能力,畅谈他们的在家表现,分享经验,反思不足。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科学制订习惯培养方案,步调一致,家校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理习惯。
  2.开展专题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创建学习共同体。成立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项目核心小组,借鉴项目实施所依托的社会情感学习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借助“学科实践”和“积极评价”两项专题进行实验研究,开展主题学习、定期交流、模拟演练、实战践行等活动,以点带面,榜样引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二是组织专题培训。针对教师需求和发展瓶颈,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学科实践课的课堂教学,尤其强调构建正向激励的人际关系,并进行激励教师、学生及家长开展积极语言评价的专题讲座,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积极语言评价的内容、意义。学校还会组织进行应用模拟演练,引导教师尝试改变交流方式,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在分享碰撞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探索学科实践规律。通过不断实践,积极探索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校学科实践教学呈现出四个特点:(1)主题形成系列,便于积累资料,形成学科校本教材;(2)凸显学科特性,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找到生发点;(3)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课前调查、收集资料等环节;(4)创新教学形式,课堂设置生活情境,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动起来,把知识用起来。课堂教学实现了由“知识育人”到“整体育人”的转变,让师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在我们躬身实践、埋头苦干的同时,“基础教育内在质量提升”项目总能适时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驻校专家每月都会走进常态课堂,开展教师座谈,了解学校项目进展情况和自我发展情况,给学校、教师和课堂教学提出中肯的意见和科学的建议。通过问卷的形式开展的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四主体调查,更具科学性,从多层面、多维度印证学校发展,诊断问题不足,发现发展契机,使学校发展更科学、理性,能够切中实际,让学校这艘航船始终能够方向正确、不偏航。
  在项目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师生的自我认识更加清晰、理性,人际氛围更加和谐、融洽。随着全面聚焦育人目标,“六正课程”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初具雏形……自信、开放、有责任担当的明德特质越发明显,自主尽责、积极互依的明德特色文化将推动学校健康、有序提升。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一、童年记忆rn1983年,我出生在光山县雷堂乡李榜村,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里照顾我们兄弟姐妹三人.母亲每天五点起来干农活,会把我
期刊
每年一度的中国电视节目评奖作为电视批评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引导和提升我国电视节目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参加2000年度中国电视社教节目评奖深有感触。本届参评节目无论题
2006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幅度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施政力度.中央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要并重、同步和综合的要求,这被称为“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20
期刊
大数据点亮教育信息化rn如今,言必谈大数据,不说自己有“大数据”基因,不在做“大数据”相关的事情,似乎很落伍.但是,就算拥有再多的数据,也不能代表它就一定会获得价值和成
期刊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
电视散文是电视文艺中的一个新的艺术样式。简单地 说,电视散文就是运用电视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给文字 散文配上画面、音乐等富于动感的情节,把文字表述形态转 化为视听综合
当EDUCAUSE《下一代数字教学环境》(Next Generation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s,NGDLE)报告发布时,其他国家同样也在研究这个主题.荷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这项工作,为所
期刊
一个班级如同一片万物生长的森林,每一个孩子都以各自别样的姿态在这片森林里茁壮成长。作为这片森林的养护者,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合格的班主任可能是一名优秀的“育林工人”,而出色的班主任则是一名具有真知灼见的“生态学家”。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方式。因此,一个班主任的最大效能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涵养生态资源,为学生营造有利于成長的空间,遵循其规律,启迪其智慧,丰盈其活力,在和谐的环境中让
期刊
仇家店中心小学校是北京市顺义区的一所普通农村中心小学。2014年年初,我校有幸作为实验基地校,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内在质量提升与学校管理改进”的科研实验项目。项目开始时,我们期盼满满,觉得这下子有希望了,可以直接找专家解决学校问题,只要照着专家提供的方法应对,就可以高效地推进实验改革。但实践证明,专家指导并非能够为我们提供立竿见影的现成答案,而是要求我们更多地基于学校来思考制约学校发展的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