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本文结合基础教育及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论述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实验能力;激发兴趣;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的动力,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和研究的还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转变传统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由于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乏必要的民主氛围,其创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压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想象和创造性行为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使学生易引起错觉的事例,欲答不知其理的想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用诸如“佯谬”现象、奇趣的实验演示、科技小史话、动画等来制造悬念,配上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探根求源的愿望,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冲动,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励创新的萌芽产生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中,注意多培养学生的新奇感,多来几个假设,多问几个为什么,习题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新办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境界,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来解答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对于学生的设想不管对错,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给予分析,同时要表扬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 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标新立异。
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科学家的探索事迹,科学家的发现、成就,就是由于他们敢于探索,不怕艰辛,不甘失败精神,在物理教学中,不要急着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事实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不但能牢固掌握原理规律,更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方向。
五、正确面对成败,提高抗挫力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明背后的艰辛,几百次乃至几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实验,在开始时不遇失败,是罕见的。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上千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面对失败,要引导学生不急噪,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六、注重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1、演示实验对观察能力的培养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先导。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电磁感应实验中将磁铁对线圈分别做快速和慢速插入和抽出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通过观察,分析出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科学家由于敏锐的观察能力,才发现别人所不能察觉的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分析、比较和抽象,找出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2、学生实验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主要以“测量”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现象,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合理选择实验器材,精心设计实验方案,规范操作方法,排除实验故障,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实验数据的求实精神和领悟教材的思维方法;将测量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3、课外实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实验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使学生尝试动手动脑的乐趣;开展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求异创新思维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开发和培养,因此,我们教师要把握创新素质培养目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发散思维;实验能力;激发兴趣;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的动力,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和研究的还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转变传统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由于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乏必要的民主氛围,其创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压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想象和创造性行为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些使学生易引起错觉的事例,欲答不知其理的想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用诸如“佯谬”现象、奇趣的实验演示、科技小史话、动画等来制造悬念,配上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探根求源的愿望,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冲动,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励创新的萌芽产生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中,注意多培养学生的新奇感,多来几个假设,多问几个为什么,习题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新办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境界,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来解答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对于学生的设想不管对错,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给予分析,同时要表扬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 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标新立异。
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科学家的探索事迹,科学家的发现、成就,就是由于他们敢于探索,不怕艰辛,不甘失败精神,在物理教学中,不要急着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事实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不但能牢固掌握原理规律,更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方向。
五、正确面对成败,提高抗挫力
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常会遇到失败。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介绍科学家伟大发明背后的艰辛,几百次乃至几千次失败中改进摸索实验,在开始时不遇失败,是罕见的。爱迪生和他的合作者经过试验上千种不同的灯丝后,才找到合格的灯丝,所以面对失败,要引导学生不急噪,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六、注重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1、演示实验对观察能力的培养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先导。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电磁感应实验中将磁铁对线圈分别做快速和慢速插入和抽出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通过观察,分析出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科学家由于敏锐的观察能力,才发现别人所不能察觉的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分析、比较和抽象,找出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2、学生实验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主要以“测量”和“验证”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现象,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合理选择实验器材,精心设计实验方案,规范操作方法,排除实验故障,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实验数据的求实精神和领悟教材的思维方法;将测量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3、课外实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实验不仅能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使学生尝试动手动脑的乐趣;开展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求异创新思维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开发和培养,因此,我们教师要把握创新素质培养目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