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观察护理要点。方法:对2003 年6 月~2006 年6 月58 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行血肿清除术42例,非手术治疗16例;55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进行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点,伤后72小时密切观察以上症状与体征,对减少顱内血肿病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迟发性颅内血肿 观察 护理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3年6月~2006 年6月,共收治了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22~ 58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2例,坠落伤16例,跌伤10例。
症状体征:观察治疗中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48例(大部分),频繁头痛、呕吐15例,瞳孔变化8例,明显贫血5例。血肿位于额叶15例,颞叶32例,顶叶8例,小脑半球3例。出血量<15ml有8例,15~30ml有38例(多数),>30ml有12例(少数)。
治疗及结果:本组病人入院后予止血,降颅压,抗脑水肿,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对症和支持等综合治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瞳孔、Gcs和SPO2,如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在治疗观察中发现并确诊58例,手术治疗42例,非手术治疗16例。本组治愈55例,死亡3例。
观察与护理
意识变化的观察:尽管病人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观察过程中,随着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而出现意识障碍。前72小时每30~60分钟进行1次Gcs评分动态观察。如Gcs评分减少或一度烦躁不安,然后突然转为安静状态,或在意识尚清醒的情况下出现小便失禁,病人由非昏迷转为昏迷状态等,均提示迟发血肿的可能。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争取尽早复查CT明确诊断。
瞳孔变化的观察: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生于额颞部,当血肿达到一定量,超过颅腔容积代偿能力而引起小脑幕裂孔疝。除意识变化外,另一重要的早期征象是瞳孔变化。因此,头部外伤病人应每15~30分钟观察双侧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是否灵敏。本组有8例瞳孔变化均得到及时诊治。
颅内压的观察:迟发性脑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及烦躁不安[2]。本组有15例入院意识清醒,但观察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立即复查CT确诊为颅内血肿,为治疗抢救赢得了时间。
生命体征的观察:迟发性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均可导致生命体征的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及呼吸变慢[3]。 伤后应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记录,注意有无低血压存在。有学者认为,低血压引起脑缺血缺氧,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4]。本组有2例合并脾损伤,在观察中发现血压下降,腹腔内出血,予及时处理,纠正低血压,以减轻迟发血肿的发生。
缺氧情况的观察:缺氧可促使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要密切观察有无紫绀、血氧饱和度低下等缺氧情况,每15~30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1次,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处理,特别要注意保持呼吸通畅。本组有4例行气管切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同时加大氧浓度,以改善缺氧状况。
出血倾向的观察:颅脑损伤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并促使迟发血肿形成。我们要重点观察有无注射后针眼出血难止,牙龈出血,颅底骨折后耳鼻出血经久不止等现象,及时检测凝血功能,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脑受压神经体征变化的观察:迟发血肿可加重原有神经体征,或引起新的神经体征。每30~60分钟观察病人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随时注意有无肢体抽搐、偏瘫及失语现象。
讨论
本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发生在伤后72小时内(90.2%),年龄大者多见,平均达51岁。早期征象中,最多见的表现是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同时头痛、呕吐、贫血加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等基本临床特点。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较轻,首次CT扫描可能无血肿存在,但我们不能忽视临床症状、体征的动态观察。颅脑损伤后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颅内压、缺氧缺血等情况,如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应立即复查CT扫描以明确诊断。因此,掌握观察护理的要点,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地减少病人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田力学,左焕琮,秦志平,等.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4):242-243.
2徐振球,张赛,刘敬业.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治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4):229-231.
3范玲妹.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护理学杂志,1998,13(2):90-91.
关键词 迟发性颅内血肿 观察 护理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3年6月~2006 年6月,共收治了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22~ 58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2例,坠落伤16例,跌伤10例。
症状体征:观察治疗中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48例(大部分),频繁头痛、呕吐15例,瞳孔变化8例,明显贫血5例。血肿位于额叶15例,颞叶32例,顶叶8例,小脑半球3例。出血量<15ml有8例,15~30ml有38例(多数),>30ml有12例(少数)。
治疗及结果:本组病人入院后予止血,降颅压,抗脑水肿,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对症和支持等综合治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瞳孔、Gcs和SPO2,如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在治疗观察中发现并确诊58例,手术治疗42例,非手术治疗16例。本组治愈55例,死亡3例。
观察与护理
意识变化的观察:尽管病人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观察过程中,随着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而出现意识障碍。前72小时每30~60分钟进行1次Gcs评分动态观察。如Gcs评分减少或一度烦躁不安,然后突然转为安静状态,或在意识尚清醒的情况下出现小便失禁,病人由非昏迷转为昏迷状态等,均提示迟发血肿的可能。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争取尽早复查CT明确诊断。
瞳孔变化的观察: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生于额颞部,当血肿达到一定量,超过颅腔容积代偿能力而引起小脑幕裂孔疝。除意识变化外,另一重要的早期征象是瞳孔变化。因此,头部外伤病人应每15~30分钟观察双侧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是否灵敏。本组有8例瞳孔变化均得到及时诊治。
颅内压的观察:迟发性脑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及烦躁不安[2]。本组有15例入院意识清醒,但观察过程中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立即复查CT确诊为颅内血肿,为治疗抢救赢得了时间。
生命体征的观察:迟发性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均可导致生命体征的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及呼吸变慢[3]。 伤后应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记录,注意有无低血压存在。有学者认为,低血压引起脑缺血缺氧,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4]。本组有2例合并脾损伤,在观察中发现血压下降,腹腔内出血,予及时处理,纠正低血压,以减轻迟发血肿的发生。
缺氧情况的观察:缺氧可促使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要密切观察有无紫绀、血氧饱和度低下等缺氧情况,每15~30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1次,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处理,特别要注意保持呼吸通畅。本组有4例行气管切开术,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同时加大氧浓度,以改善缺氧状况。
出血倾向的观察:颅脑损伤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并促使迟发血肿形成。我们要重点观察有无注射后针眼出血难止,牙龈出血,颅底骨折后耳鼻出血经久不止等现象,及时检测凝血功能,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脑受压神经体征变化的观察:迟发血肿可加重原有神经体征,或引起新的神经体征。每30~60分钟观察病人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随时注意有无肢体抽搐、偏瘫及失语现象。
讨论
本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是,绝大多数发生在伤后72小时内(90.2%),年龄大者多见,平均达51岁。早期征象中,最多见的表现是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同时头痛、呕吐、贫血加重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等基本临床特点。病人入院时临床症状较轻,首次CT扫描可能无血肿存在,但我们不能忽视临床症状、体征的动态观察。颅脑损伤后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颅内压、缺氧缺血等情况,如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应立即复查CT扫描以明确诊断。因此,掌握观察护理的要点,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地减少病人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田力学,左焕琮,秦志平,等.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4):242-243.
2徐振球,张赛,刘敬业.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治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4):229-231.
3范玲妹.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护理学杂志,1998,13(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