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学历史舞台上,中国作家老舍经过多年的艰难创作,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这部作品植根于历史现实,深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胡同居民的奋斗和觉醒。小说共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其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体现出老舍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文学思想,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之一”。本文结合《四世同堂》的创作背景,围绕其中的人物形象和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究,供广大文学爱好者借鉴参考。
“人要是没那么点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捡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这是出自老舍《四世同堂》里的一句至理名言。在抗日战争时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揭露了日本人冷酷、残暴的罪行,弘扬了伟大的爱国精神。老舍将自己的全部心血融入《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之中,使其成为代代传阅的文学经典,是值得后人珍藏的民族回忆。
《四世同堂》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如祁瑞宣的沉稳刚毅、韵梅的善良隐忍、冠晓荷的自私市侩、祁老人的老实倔强等,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为作品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四世同堂》的创作背景
老舍曾评价《四世同堂》:“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这部长达百万字的小说表现了抗战时期北平普通民众的生活,全书共有三部,围绕小羊圈胡同展开,以祁家、钱家、冠家为主要脉络,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既展现出复杂的矛盾纠葛,又真实反映出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困惑和不屈气节。
《四世同堂》中这样写道:“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地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老舍之所以迸发出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因为创作《四世同堂》的时候正是北平沦陷的第5个年头。在全民抗日的不屈气节下,高涨的爱国情绪促使更多的普通百姓萌发爱国之志和报国之心,这样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激发了老舍的创作欲望。老舍在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后,于1944年在重庆开始创作,历经4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经典文学作品。1949年,《四世同堂》在美国出版译本,成为美国同一时期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1982年,《四世同堂》的全貌才被中国读者所知。2016年,《饥荒》的英文原稿被找回。2017年,《四世同堂》完整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二、《四世同堂》中正面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四世同堂》中的正面人物有祁瑞全、祁瑞宣、韵梅、钱墨吟等,他们既有相同的闪光品质,也有个性化的人物色彩。
(一)充满矛盾的祁瑞宣
祁瑞宣是《四世同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祁家的长孙,热爱国家和民族,崇尚科学和文化。他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形象,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个性热情、积极,同时也承担着家庭的重任。他信奉父慈子孝,面对生活毫无怨言。在时代背景下,祁瑞宣一方面作为长孙,想做到尽孝,另一方面作为热血青年,渴望为国杀敌,做到尽忠,这体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最终,祁瑞宣实现了从忍耐、顺从到挺身反抗的巨大转变。
这个看似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有为青年,在敌人入侵家门、国土面临沦陷的特殊时期,便不再是那个稳重、多虑的祁家长孙,他抛开了对大家庭尽孝的矛盾思想,舍小家为大家,从妥协和忍让中挣脱出来,走上了一条殊死抵抗的道路。从祁瑞宣的人物形象中,读者可以看到在抗日战争中一个青年的蜕变,这反映了祁瑞宣的觉醒。
(二)坚定爱国的祁瑞全
凡是好的作品,皆是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四世同堂》中,老舍塑造的人物看似普通,实质上代表着不同的群体。祁瑞全是祁家的第三个孙子,他是一名有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后来,祁瑞全逃离了北平,加入了地下党,成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爱国志士。相比之下,祁瑞全成长的环境更加优越,他比哥哥祁瑞宣少了更多的顾虑,而多了一份勇气和洒脱。虽然对母亲怀有深深的依恋,但是他仍然在国家的号召之下,离开了沦陷的小羊圈,来到抗战的主要战区。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祁瑞全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他在更合适的地方贡献自己一腔热血,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他最终获得了成功。可以说,时代改变了祁瑞全,让他成为一个心中装着国家、人民的戰士,也让他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三)善良坚贞的祁老人
《四世同堂》中,祁老人已经将近80岁了,作为祁家这个大家族的“掌门人”,他是年龄最长者,也是四世同堂的代表者。祁老人是北京老派市民的代表,他有着老北京独特的小市民习性,对于政治和战争有着一种本能的回避。因此,在日军占领北平时,祁老人仍然抱有诸事大吉的期望。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祁老人不关心灭顶之灾,只顾虑自己的生日。他继承了传统的尊卑意识和思想礼节,忠诚而严格地按照礼教习俗办事。他信奉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即便是对来抄家的便衣,都报以微笑和谦恭。因而,不惹事、懦弱、拘谨是祁老人的性格特征。
然而,作为一个老派市民,祁老人并非永远懦弱可欺。当残忍的侵略者打破了宁静的生活后,祁老人萌发了仇恨和反抗,惩罚了当汉奸的孙子祁瑞丰,怒斥特务。在得知自己的重孙女被饿死时,他奋起反抗,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感,从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战的民族气节。
(四)善良隐忍的韵梅
祁瑞宣的妻子韵梅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女性。她具有善良、隐忍、大方等优秀的品质。韵梅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是在嫁给知识分子祁瑞宣以后,她竭尽全力做一个贤妻良母,全心全意照顾家中的老小,无怨无悔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任,具有东方女性的特点。爱憎分明的性格、奉献牺牲的精神使得韵梅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东方女性形象的代表。
三、《四世同堂》中负面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四世同堂》中的负面形象集中在祁瑞丰、蓝东阳、冠晓荷等人物之中,他们虽然在中国长大,但有着新的思想,一味追求享乐主义,沾染了很多西方糟粕。读者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淳朴、热忱,他们在醉生梦死中丢失了自己的灵魂。这映射了低三下四、不知廉耻的汉奸形象,更呈现出这些汉奸腐朽的思想。 (一)贪图享乐的祁瑞丰
祁瑞丰是老舍笔下典型的“洋青年”,他贪图享受,甘当日本人的帮凶,甚至不管对方是谁,都会亲切地致敬,呈现出崇洋媚外、趋炎附势的姿态。他凭借卑躬屈膝和一味讨好,依靠着日本侵略者坐上了教育局科长的位置。老舍在塑造这类人物时,满怀痛恨之情,笔下充满力道,讥讽了贪图享乐的祁瑞丰之流,解释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展现的丑陋面貌,有力地抨击了汉奸卖国贼的肮脏思想,是对人性中“恶”的真实表达。毫无疑问,老舍对于这类人充满了痛恨、不屑与厌恶,同时也在字里行间展现了一种悲凉之感。祁瑞丰之流作为出卖了自己灵魂和肉体的人,必将接受人民和
时代的惩罚。
(二)性格矛盾的大赤包
在胡同中,大赤包具有自私、势力等性格特点,她是冠晓荷的夫人,她爱打牌、爱嚼舌根,就像胡同里的“西太后”,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形象。大赤包早年出身于旗下,崇拜日本人,对于邻里不屑一顾,因此她和自己的丈夫冠晓荷一样,都是没有原则的虚伪之人。但是大赤包的身上也有真实而多元的一面。她在生活和交际中十分豪爽,虽然贪恋金钱但是不吝啬,既有突出的人格劣性,也有敢作敢为的品质。因此,大赤包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在整部作品之中,也更具艺术效果,是一个不可模仿、难以复制、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形象。老舍对于大赤包强势霸道的性格进行了深入刻画,也展现了冠家不同人、不同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结果。
(三)求荣反辱的冠晓荷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冠晓荷的形象尤为鲜明。他50多岁,没有职业,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他作为冠家的“大家长”,虽然外表华丽,但是内心却极度自私,即便是在外敌入侵下,他依然没有亡国之恨,满脑子只有享乐安逸。他毫无民族气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在日本侵略者进攻北平的时候,冠晓荷出卖邻居钱默吟,导致钱家家破人亡,而他没有丝毫的内疚,令人深感憎恨。最终,冠晓荷因染病被日本人活埋,自食其果。
(四)无可救药的蓝东阳
蓝东阳,原名蓝紫阳,在日本攻占北平之际,为了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毅然改名,表示要与日本交好。这不仅展现了一个丑陋的灵魂,而且也呈现了当时部分中国人在国家遭受侵略时的状态。蓝东阳犹如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他的内心丑陋,体现出老舍对于这类典型人物的厌弃。值得注意的是,蓝东阳这一人物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塑造的,老舍深感這类人的丑陋、滑稽和悲哀,因此,他在塑造蓝东阳这一人物形象时,整合了真实人物的思想,体现出了深刻的现实价值。
四、结语
老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在《四世同堂》之中借助小人物的视角来体现战争的残酷,以“宏大”的写作主题,对人物进行了塑造和艺术化处理。《四世同堂》中涉及的人物十分庞杂,包含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洋派市民和城市贫民等不同形象,凸显了不同的文化情感和民族历史。通过分析《四世同堂》中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广大读者能够从《四世同堂》中感受到深刻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因此,读者要真正做到读深、读细、读透,同时,通过对书中不同人物性格的探讨,能够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深刻感受书中所呈现的现实道理和处世哲学。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作者简介:李广宽(1974-),女,广东肇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历史
文化。
“人要是没那么点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捡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这是出自老舍《四世同堂》里的一句至理名言。在抗日战争时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揭露了日本人冷酷、残暴的罪行,弘扬了伟大的爱国精神。老舍将自己的全部心血融入《四世同堂》这部作品之中,使其成为代代传阅的文学经典,是值得后人珍藏的民族回忆。
《四世同堂》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如祁瑞宣的沉稳刚毅、韵梅的善良隐忍、冠晓荷的自私市侩、祁老人的老实倔强等,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为作品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四世同堂》的创作背景
老舍曾评价《四世同堂》:“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这部长达百万字的小说表现了抗战时期北平普通民众的生活,全书共有三部,围绕小羊圈胡同展开,以祁家、钱家、冠家为主要脉络,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既展现出复杂的矛盾纠葛,又真实反映出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困惑和不屈气节。
《四世同堂》中这样写道:“总之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地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你须把细心放在大胆里,去且战且走。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老舍之所以迸发出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因为创作《四世同堂》的时候正是北平沦陷的第5个年头。在全民抗日的不屈气节下,高涨的爱国情绪促使更多的普通百姓萌发爱国之志和报国之心,这样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激发了老舍的创作欲望。老舍在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后,于1944年在重庆开始创作,历经4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经典文学作品。1949年,《四世同堂》在美国出版译本,成为美国同一时期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1982年,《四世同堂》的全貌才被中国读者所知。2016年,《饥荒》的英文原稿被找回。2017年,《四世同堂》完整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二、《四世同堂》中正面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四世同堂》中的正面人物有祁瑞全、祁瑞宣、韵梅、钱墨吟等,他们既有相同的闪光品质,也有个性化的人物色彩。
(一)充满矛盾的祁瑞宣
祁瑞宣是《四世同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祁家的长孙,热爱国家和民族,崇尚科学和文化。他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形象,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个性热情、积极,同时也承担着家庭的重任。他信奉父慈子孝,面对生活毫无怨言。在时代背景下,祁瑞宣一方面作为长孙,想做到尽孝,另一方面作为热血青年,渴望为国杀敌,做到尽忠,这体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最终,祁瑞宣实现了从忍耐、顺从到挺身反抗的巨大转变。
这个看似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有为青年,在敌人入侵家门、国土面临沦陷的特殊时期,便不再是那个稳重、多虑的祁家长孙,他抛开了对大家庭尽孝的矛盾思想,舍小家为大家,从妥协和忍让中挣脱出来,走上了一条殊死抵抗的道路。从祁瑞宣的人物形象中,读者可以看到在抗日战争中一个青年的蜕变,这反映了祁瑞宣的觉醒。
(二)坚定爱国的祁瑞全
凡是好的作品,皆是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四世同堂》中,老舍塑造的人物看似普通,实质上代表着不同的群体。祁瑞全是祁家的第三个孙子,他是一名有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后来,祁瑞全逃离了北平,加入了地下党,成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爱国志士。相比之下,祁瑞全成长的环境更加优越,他比哥哥祁瑞宣少了更多的顾虑,而多了一份勇气和洒脱。虽然对母亲怀有深深的依恋,但是他仍然在国家的号召之下,离开了沦陷的小羊圈,来到抗战的主要战区。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祁瑞全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他在更合适的地方贡献自己一腔热血,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是他最终获得了成功。可以说,时代改变了祁瑞全,让他成为一个心中装着国家、人民的戰士,也让他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三)善良坚贞的祁老人
《四世同堂》中,祁老人已经将近80岁了,作为祁家这个大家族的“掌门人”,他是年龄最长者,也是四世同堂的代表者。祁老人是北京老派市民的代表,他有着老北京独特的小市民习性,对于政治和战争有着一种本能的回避。因此,在日军占领北平时,祁老人仍然抱有诸事大吉的期望。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祁老人不关心灭顶之灾,只顾虑自己的生日。他继承了传统的尊卑意识和思想礼节,忠诚而严格地按照礼教习俗办事。他信奉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即便是对来抄家的便衣,都报以微笑和谦恭。因而,不惹事、懦弱、拘谨是祁老人的性格特征。
然而,作为一个老派市民,祁老人并非永远懦弱可欺。当残忍的侵略者打破了宁静的生活后,祁老人萌发了仇恨和反抗,惩罚了当汉奸的孙子祁瑞丰,怒斥特务。在得知自己的重孙女被饿死时,他奋起反抗,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感,从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战的民族气节。
(四)善良隐忍的韵梅
祁瑞宣的妻子韵梅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女性。她具有善良、隐忍、大方等优秀的品质。韵梅虽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是在嫁给知识分子祁瑞宣以后,她竭尽全力做一个贤妻良母,全心全意照顾家中的老小,无怨无悔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任,具有东方女性的特点。爱憎分明的性格、奉献牺牲的精神使得韵梅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东方女性形象的代表。
三、《四世同堂》中负面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四世同堂》中的负面形象集中在祁瑞丰、蓝东阳、冠晓荷等人物之中,他们虽然在中国长大,但有着新的思想,一味追求享乐主义,沾染了很多西方糟粕。读者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淳朴、热忱,他们在醉生梦死中丢失了自己的灵魂。这映射了低三下四、不知廉耻的汉奸形象,更呈现出这些汉奸腐朽的思想。 (一)贪图享乐的祁瑞丰
祁瑞丰是老舍笔下典型的“洋青年”,他贪图享受,甘当日本人的帮凶,甚至不管对方是谁,都会亲切地致敬,呈现出崇洋媚外、趋炎附势的姿态。他凭借卑躬屈膝和一味讨好,依靠着日本侵略者坐上了教育局科长的位置。老舍在塑造这类人物时,满怀痛恨之情,笔下充满力道,讥讽了贪图享乐的祁瑞丰之流,解释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所展现的丑陋面貌,有力地抨击了汉奸卖国贼的肮脏思想,是对人性中“恶”的真实表达。毫无疑问,老舍对于这类人充满了痛恨、不屑与厌恶,同时也在字里行间展现了一种悲凉之感。祁瑞丰之流作为出卖了自己灵魂和肉体的人,必将接受人民和
时代的惩罚。
(二)性格矛盾的大赤包
在胡同中,大赤包具有自私、势力等性格特点,她是冠晓荷的夫人,她爱打牌、爱嚼舌根,就像胡同里的“西太后”,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形象。大赤包早年出身于旗下,崇拜日本人,对于邻里不屑一顾,因此她和自己的丈夫冠晓荷一样,都是没有原则的虚伪之人。但是大赤包的身上也有真实而多元的一面。她在生活和交际中十分豪爽,虽然贪恋金钱但是不吝啬,既有突出的人格劣性,也有敢作敢为的品质。因此,大赤包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在整部作品之中,也更具艺术效果,是一个不可模仿、难以复制、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形象。老舍对于大赤包强势霸道的性格进行了深入刻画,也展现了冠家不同人、不同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结果。
(三)求荣反辱的冠晓荷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冠晓荷的形象尤为鲜明。他50多岁,没有职业,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他作为冠家的“大家长”,虽然外表华丽,但是内心却极度自私,即便是在外敌入侵下,他依然没有亡国之恨,满脑子只有享乐安逸。他毫无民族气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在日本侵略者进攻北平的时候,冠晓荷出卖邻居钱默吟,导致钱家家破人亡,而他没有丝毫的内疚,令人深感憎恨。最终,冠晓荷因染病被日本人活埋,自食其果。
(四)无可救药的蓝东阳
蓝东阳,原名蓝紫阳,在日本攻占北平之际,为了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毅然改名,表示要与日本交好。这不仅展现了一个丑陋的灵魂,而且也呈现了当时部分中国人在国家遭受侵略时的状态。蓝东阳犹如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他的内心丑陋,体现出老舍对于这类典型人物的厌弃。值得注意的是,蓝东阳这一人物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塑造的,老舍深感這类人的丑陋、滑稽和悲哀,因此,他在塑造蓝东阳这一人物形象时,整合了真实人物的思想,体现出了深刻的现实价值。
四、结语
老舍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他在《四世同堂》之中借助小人物的视角来体现战争的残酷,以“宏大”的写作主题,对人物进行了塑造和艺术化处理。《四世同堂》中涉及的人物十分庞杂,包含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洋派市民和城市贫民等不同形象,凸显了不同的文化情感和民族历史。通过分析《四世同堂》中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广大读者能够从《四世同堂》中感受到深刻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因此,读者要真正做到读深、读细、读透,同时,通过对书中不同人物性格的探讨,能够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深刻感受书中所呈现的现实道理和处世哲学。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作者简介:李广宽(1974-),女,广东肇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