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素材。这就要求职高数学教师改变教学传统,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活动空间,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即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职高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回归 生活 情境 参与
伽利略曾经说过:“自然界最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我们生活在受精确的数字定律制约的宇宙中。”所以,生活于其中的我们,要想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就不可能离开数学。数学,它已经作为一种技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像电视机的遥控、数码录像机、自动控温的微波炉、全自动洗衣机等现代家庭电器中没有一个不是利用数学技术的产品。但是,古往今来,数学在很多学生眼中是一个比较抽象、枯燥、数字化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存在推理、运算、证明等理论化的内容。要让数学成为一门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爱好、知识构成、娱乐活动等方面入手,立足于知识生长点,精心设计疑点、难点,将抽象复杂的问题放到学生较喜欢、感兴趣、较熟悉的一般问题中去,让学生积极地认识、生动地探讨、愉快地接受,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
一、数学源于生活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證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某些人甚至认为职高学生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数学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其实,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和探索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首先,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其次,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由古至今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教学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枯燥的数字、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共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也就达到了让数学回归生活的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职高数学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比较明显。以下就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例:
1.把游戏带进课堂
在讲授“相遇问题”时,学生对于一些术语不太理解,例如:甲和乙两位同学同时从操场的一端同向出发,甲每秒钟走4米,乙每秒钟走3.5米,经过8分钟后甲第一次追上乙,求操场的周长。老师在讲新课之前,请学生理解三个词:同时、同向、相遇。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自己玩游戏,有的比赛跑步、有的玩“斗鸡”……学生乐在其中,却不知道所需理解的三种状态就蕴藏在他们的游戏中。老师突然喊停,学生保持现状:有的站在起跑线上,有的一前一后,有的刚被其他同学追到,有的刚准备“斗鸡”,有的“斗鸡”撞在一起。老师出示三张卡片,让学生挑选体现他们现在状态的词语,学生都能一一对应。
回到课堂上,针对三个词语,让学生做表演,或让学生利用词语说一段话,有的学生自然会说到“相遇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轻松地理解本堂课的难点。
2.利用“生活实例”,设计教学环节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提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索、动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思维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例如,在“均值不等式”的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均值不等式及其推论”,设计如下:
某家电商场为纪念其开业10周年,回馈新老客户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拟三个降价方案:方案一,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方案二,第一次打b折销售,第二次打a折销售;方案三,每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最多?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大多数同学可以通过作差法得出,也就是学习和运用均值定理。
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加深对均值定理的印象。
3.运用比喻,使概念更加形象
比如学生在学习集合的运算时,对集合的概念不是非常理解(初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学习补集时可以适当运用比喻使运算更加形象。如果A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在U中的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在U中的补集。把U集合看成我们整个班级,A是我们班级的一个子集(所有的班委组成),那么在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就是在班级中除了班委以外的所有学生组成的一个新的集合。
这样把集合、补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理解补集的概念时更加形象化。
可见,学习数学必须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学生进入大自然,进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体验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那种传统的、封闭的数学教学观是残缺不全的,因为一切的数学知识都是在生活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生活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生活化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处理信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应用能力。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于知识的生长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设置到与学生生活、情趣密切联系的问题中去,经过老师画龙点睛的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回归 生活 情境 参与
伽利略曾经说过:“自然界最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我们生活在受精确的数字定律制约的宇宙中。”所以,生活于其中的我们,要想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就不可能离开数学。数学,它已经作为一种技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像电视机的遥控、数码录像机、自动控温的微波炉、全自动洗衣机等现代家庭电器中没有一个不是利用数学技术的产品。但是,古往今来,数学在很多学生眼中是一个比较抽象、枯燥、数字化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存在推理、运算、证明等理论化的内容。要让数学成为一门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爱好、知识构成、娱乐活动等方面入手,立足于知识生长点,精心设计疑点、难点,将抽象复杂的问题放到学生较喜欢、感兴趣、较熟悉的一般问题中去,让学生积极地认识、生动地探讨、愉快地接受,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
一、数学源于生活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證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某些人甚至认为职高学生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数学是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其实,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和探索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首先,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其次,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它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由古至今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教学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枯燥的数字、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共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也就达到了让数学回归生活的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职高数学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比较明显。以下就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例:
1.把游戏带进课堂
在讲授“相遇问题”时,学生对于一些术语不太理解,例如:甲和乙两位同学同时从操场的一端同向出发,甲每秒钟走4米,乙每秒钟走3.5米,经过8分钟后甲第一次追上乙,求操场的周长。老师在讲新课之前,请学生理解三个词:同时、同向、相遇。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自己玩游戏,有的比赛跑步、有的玩“斗鸡”……学生乐在其中,却不知道所需理解的三种状态就蕴藏在他们的游戏中。老师突然喊停,学生保持现状:有的站在起跑线上,有的一前一后,有的刚被其他同学追到,有的刚准备“斗鸡”,有的“斗鸡”撞在一起。老师出示三张卡片,让学生挑选体现他们现在状态的词语,学生都能一一对应。
回到课堂上,针对三个词语,让学生做表演,或让学生利用词语说一段话,有的学生自然会说到“相遇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轻松地理解本堂课的难点。
2.利用“生活实例”,设计教学环节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提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索、动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思维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例如,在“均值不等式”的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均值不等式及其推论”,设计如下:
某家电商场为纪念其开业10周年,回馈新老客户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拟三个降价方案:方案一,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方案二,第一次打b折销售,第二次打a折销售;方案三,每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最多?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大多数同学可以通过作差法得出,也就是学习和运用均值定理。
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加深对均值定理的印象。
3.运用比喻,使概念更加形象
比如学生在学习集合的运算时,对集合的概念不是非常理解(初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在学习补集时可以适当运用比喻使运算更加形象。如果A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在U中的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在U中的补集。把U集合看成我们整个班级,A是我们班级的一个子集(所有的班委组成),那么在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就是在班级中除了班委以外的所有学生组成的一个新的集合。
这样把集合、补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理解补集的概念时更加形象化。
可见,学习数学必须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学生进入大自然,进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体验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那种传统的、封闭的数学教学观是残缺不全的,因为一切的数学知识都是在生活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生活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生活化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处理信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应用能力。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于知识的生长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设置到与学生生活、情趣密切联系的问题中去,经过老师画龙点睛的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