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转“知识体位”为“学生主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真正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前言:反思积弊,力戒陈习
新课程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人格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
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集中表现为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四大特、征。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也不是“自愿学习”,而是在老师组织、引导、激励、训练的点拨下,学生“自主”地认识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评价学习效果和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发展打基础课程。改变单一、机械僵化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实际上,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有层次的操作系统,自主性之所以重要,在于自主是自我发展和自由创新的前提,离开了自主性,人就不能获得发展。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没有了自主也就没有了合作和探究。
合作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合作将实现数十名学生的智慧的交融与共享。合作学习的合适是互动,这比其他任何一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成员交流。学生间的交流机会会得到增强,会刺激他们产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也会培养学生养成互相帮助的意识。
探究是自主合作的高级阶段,探究将把学习引向更深更新更广的境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集体交流中对深刻新颖独特问题的再探究。探究就是以这些“问题”为核心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发现提出的,也可以是老师相机创设的。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确立理念到实践操作,都需要我们体味揣摩、分层实施、分层布点、逐步提升,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自主学习”尤其重要。
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
1.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课堂教学开始时,老师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情趣,并使之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例如,在自主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猜疑”激趣、“换位”激趣、“错导、错写、错读、错画”激趣、“信任”激趣等,都是好办法。
2.激励学生主动发问、大胆质疑、积极思考探究
在教学中,激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质疑,积极思考探究。使学生在不断地发现、解决质疑的喜悦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学起于疑,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课题入手质疑、从关键词入手质疑、从难句入手质疑、从重点段落入手质疑、从课文中的矛盾处质疑。学起于思,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技巧:假设式提问、列举式提问、比较式提问、延伸式提问、逆向式思维式提问、想象式提问等。
3.精选美文,静心读批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具体方式如下
(1)总结概括式
阅读文章后,了解其段落大意、主要内容、感悟其中心思想,针对文本特点抓住文章要点,进行总结与概况,批注下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成果由模糊到清晰,从思想状态到物化的语言,实实在在。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双赢。
(2)假设联想式
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批注一番,假如我们就是主人公,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感觉一定美妙。这是大脑拥有的自然潜能,一旦被开发,将产生巨大的创造力量。
(3)比较式
比较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词与词的比较,句与句的筛选,情感真诚浓烈程度的体味,人与物的神似,同一类文章表达上的异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变迁等,皆有收获奇迹的契机。
(4)感叹式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到一点,随手旁批,便可点燃情感的导索,燃气情感的火焰,汹涌出情感的波涛。如读林清玄的《好雪片片》后,批注下“善良的老人啊”,但愿好人一生平安!“或直言”我真想请这位善良的流浪老人好好吃顿饭。言虽简短情意浓。
(5)欣赏词句段式
大凡一篇文章,总有其“出彩”之处,或一好词,或一好句、好段,下举例加以说明:
课例:一位学生读完《荷花淀》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后批注:“三言两语的对话,饱含妻子既为丈夫担忧,又为丈夫身负重任而骄傲的复杂心理,还表现了他爱丈夫恨鬼子,替丈夫既担心又自豪的多种感情”
另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
1.避免走形式
审视现行的语文教学,发现问题:忽视“自主、合作、探究”追求的本质,漠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简单化、模式化问题严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分小组交流”可算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经典教学片段。“自主、合作、探究”成了标签,以为选好内容分组做好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导者的老师总是忘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太关心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引导无层次,评价缺乏针对性,老师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学生表象解放,实际上无所事事,不思、不议、不悟、不读、不诵、无动于衷。课堂教学中忽略了文章的行文条例,没了分析与综合,没有了部分和整体,没有了发散和集中,没有了情感的酝酿、积累和爆发,没有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的体验过程。知识没有及时掌握,能力没有及时形成,学法没有及时领悟,最佳的教育时机被白白浪费。
2.避免丧失教师的主导作用
(1)“忙忙碌碌”,学生没有時间进行个性化思考。
课堂中有一种现象:学生整堂课都是在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见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他主”迹象明显。看似是在自主学习,其实他们几乎没有时间静静思考,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免于责骂而按老师预设的轨道往下走,丝毫没有自主性。这样忙碌的一堂课,也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云里雾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放任自流,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
还有一种现象:老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任何引导下,学生想怎样就怎样,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是放任自流。
要想让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真正地为学生着想,创设情境,提供契机,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不断树立自我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的心理需要,设计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方案,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四、总结
自主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转“知识体位”为“学生主体”,真正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安徽交通技术学校)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前言:反思积弊,力戒陈习
新课程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人格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
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集中表现为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四大特、征。
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也不是“自愿学习”,而是在老师组织、引导、激励、训练的点拨下,学生“自主”地认识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评价学习效果和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发展打基础课程。改变单一、机械僵化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
实际上,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有层次的操作系统,自主性之所以重要,在于自主是自我发展和自由创新的前提,离开了自主性,人就不能获得发展。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没有了自主也就没有了合作和探究。
合作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合作将实现数十名学生的智慧的交融与共享。合作学习的合适是互动,这比其他任何一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习成员交流。学生间的交流机会会得到增强,会刺激他们产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也会培养学生养成互相帮助的意识。
探究是自主合作的高级阶段,探究将把学习引向更深更新更广的境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集体交流中对深刻新颖独特问题的再探究。探究就是以这些“问题”为核心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发现提出的,也可以是老师相机创设的。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确立理念到实践操作,都需要我们体味揣摩、分层实施、分层布点、逐步提升,在这个完整的体系中,“自主学习”尤其重要。
自主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
1.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课堂教学开始时,老师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情趣,并使之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例如,在自主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猜疑”激趣、“换位”激趣、“错导、错写、错读、错画”激趣、“信任”激趣等,都是好办法。
2.激励学生主动发问、大胆质疑、积极思考探究
在教学中,激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质疑,积极思考探究。使学生在不断地发现、解决质疑的喜悦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学起于疑,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课题入手质疑、从关键词入手质疑、从难句入手质疑、从重点段落入手质疑、从课文中的矛盾处质疑。学起于思,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技巧:假设式提问、列举式提问、比较式提问、延伸式提问、逆向式思维式提问、想象式提问等。
3.精选美文,静心读批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具体方式如下
(1)总结概括式
阅读文章后,了解其段落大意、主要内容、感悟其中心思想,针对文本特点抓住文章要点,进行总结与概况,批注下来,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成果由模糊到清晰,从思想状态到物化的语言,实实在在。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双赢。
(2)假设联想式
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批注一番,假如我们就是主人公,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感觉一定美妙。这是大脑拥有的自然潜能,一旦被开发,将产生巨大的创造力量。
(3)比较式
比较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词与词的比较,句与句的筛选,情感真诚浓烈程度的体味,人与物的神似,同一类文章表达上的异同,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变迁等,皆有收获奇迹的契机。
(4)感叹式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到一点,随手旁批,便可点燃情感的导索,燃气情感的火焰,汹涌出情感的波涛。如读林清玄的《好雪片片》后,批注下“善良的老人啊”,但愿好人一生平安!“或直言”我真想请这位善良的流浪老人好好吃顿饭。言虽简短情意浓。
(5)欣赏词句段式
大凡一篇文章,总有其“出彩”之处,或一好词,或一好句、好段,下举例加以说明:
课例:一位学生读完《荷花淀》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后批注:“三言两语的对话,饱含妻子既为丈夫担忧,又为丈夫身负重任而骄傲的复杂心理,还表现了他爱丈夫恨鬼子,替丈夫既担心又自豪的多种感情”
另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
1.避免走形式
审视现行的语文教学,发现问题:忽视“自主、合作、探究”追求的本质,漠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简单化、模式化问题严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分小组交流”可算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经典教学片段。“自主、合作、探究”成了标签,以为选好内容分组做好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导者的老师总是忘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太关心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引导无层次,评价缺乏针对性,老师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学生表象解放,实际上无所事事,不思、不议、不悟、不读、不诵、无动于衷。课堂教学中忽略了文章的行文条例,没了分析与综合,没有了部分和整体,没有了发散和集中,没有了情感的酝酿、积累和爆发,没有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刻的体验过程。知识没有及时掌握,能力没有及时形成,学法没有及时领悟,最佳的教育时机被白白浪费。
2.避免丧失教师的主导作用
(1)“忙忙碌碌”,学生没有時间进行个性化思考。
课堂中有一种现象:学生整堂课都是在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见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他主”迹象明显。看似是在自主学习,其实他们几乎没有时间静静思考,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免于责骂而按老师预设的轨道往下走,丝毫没有自主性。这样忙碌的一堂课,也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云里雾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放任自流,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
还有一种现象:老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任何引导下,学生想怎样就怎样,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是放任自流。
要想让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真正地为学生着想,创设情境,提供契机,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不断树立自我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的心理需要,设计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方案,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四、总结
自主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转“知识体位”为“学生主体”,真正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安徽交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