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远方去》指向什么样的“远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11月23日,19岁的邵燕祥写下了这首《到远方去》。
  “远方”,即使对这个时代来说,仍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词。当高晓松说出“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时,“诗与远方”就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价值。然而,作为“眼前的苟且”的相对者,“诗与远方”对于“这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苟且者在苟且于日常的平庸之时的内心渴望呢,还是抛弃当下的苟且而毅然决然地远行呢?是艺术家的想象还是行动家的实践呢?我们真的有勇气到“远方”去吗?我们真的就不会患得患失吗?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即使我们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我们也未必能理解当年人心中的“远方”。那个时代的青年怀有着“远大的”理想,那是美妙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是历史时间的终点。在此意义上,“到远方去”就是要去到共产主义的“远方”,而对这个意义上的“远方”的渴望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的“诗情”,使这个“远方”早日到来则是几乎所有青年的奋斗的动力。
  当然,还有另一种“远方”,那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远方”,那是遥远的大西北。对北京的年轻人来说,祖国的大西北正是那荒凉的、古老的、神秘的、野性的“远方”。那里有荒漠、戈壁滩和雪山,有荒凉的古道,有雄关和铁血的故事,有盐池和油田,有所有激发青年人对“远方”的想象和激情的元素。
  19岁的邵燕祥“青春正好”。作为记者与诗人,他对时代的变化极为敏感,而“诗情”“人意”也正蕴蓄于此对“时-代”的敏锐意识之中。他后来回忆说:
  我为什么会在1952年秋天写出《到远方去》?那时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新闻单位一般比较敏感,我在政治空气中呼吸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的信息,唤起跃跃欲试的激情。这时朝鲜战争也已停战,我意识到中国将以建设工业国的新篇章,改变几千年农业社会的面貌,那才是真正翻天覆地的大变动啊!
  所谓“真正翻天覆地的大变动”其实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此“新时代”就是共产主义的开端,胡风的名句“时间开始了”概即此意也!
  不过,共产主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远方”,这个时代政治理想中的“远方”,在这首诗中毕竟只是隐含着的,诗中的“远方”正是地理意义上的“远方”。然而,这个“地理”意义上的“远方”仍然是具有政治意义的,因为这个“远方”是从“北京”这个“政治中心”辐射开来的“远方”,是从“天安门广场”辐射开来的“远方”。“北京”也罢,“天安门广场”也罢,在此都是一种神圣政治意义的象征符号。在我们的时代,人们用“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对立,而在邵燕祥的诗中,“远方”却是“北京天安门”向着大西北的进军,是神圣理想的“长征”目的地。
  诗的首节是如下的诗句:
  收拾停当我的行装,
  马上要登程去远方。
  心爱的同志送我,
  告别天安门广场。
  这是书写“登程去远方”前与“心爱的同志”告别的场景,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告别天安门广场”的“情节”。这一情节的显然是精心设计的,极其不合乎“常理”。我们习惯的告别一般都是在家门口、小村口、单位门口、火车站等处,诗歌却把“去远方”的出发点安排在“天安门广场”,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次体制的安排?还是年轻人对共和国的号召的响应?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全新的“去远方”,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慷慨悲凉,没有被迫与不满,没有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去远方”的个体悲情,具有的只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情怀,一种充溢着新的精神时代的壮歌。接下来,诗人写道:
  在我将去的铁路线上,
  还没有铁路的影子。
  在我将去的矿井,
  还只是一片荒凉。
  但是没有的都将会有,
  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
  在遥远的荒山僻壤,
  将要涌起建设的喧声。
  “告别天安门广场”,诗人将去到“铁路线上”。“铁路线”是“道路”,“去远方”的人一定要踏上“道路”。然而,是循着既有的道路,还是开辟新的道路?新、旧时代的分野在此。“新时代”要走的是革命的道路,是工业化的道路,是新的文明的道路,是连接北京与“远方”的道路。“新时代”是“建设”的时代,而“建设”就是要于无路处开辟出道路,于地下挖掘出矿石,于荒野上建起城池,所有“美好的希望”都是要通由“建设”而变成现实,于是“在遥远的荒山僻壤,将要涌起建设的喧声”。
  当“建设的喧声”“涌起”的时候,诗歌史上的一种新的“声音”出现了。“那声音将要传到北京,跟这里的声音呼应。广场上英雄碑正在兴建啊,琢打石块,像清脆的鸟鸣。”这不是《诗经》中的声音,不是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的声音,不是任何凄切悲凉哀怨不平的声音。这是“新时代”的声音,这是“共和国”的声音,这是“建设”的声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远方”之地的“建设”的声音,一定会与北京的声音相“呼应”,与天安门广场上“兴建”“英雄碑”的声音相“呼应”,因而与中国近代史的宏大声音相“呼应”,与中国人民解放史上所有英雄的声音相“呼应”。这“呼应”是一种新的生发,在这生发之中,必有新人、新世界的生成。然而此刻,“心爱的同志,你想起了什么?哦,你想起了刘胡兰”。在这离别的时刻,为什么想起的是刘胡兰而不是别的?为什么不是即将远行的战友的事业,不是辽阔而贫瘠的大西北的开发,不是正在兴建的纪念碑上的其他英雄,而偏偏就“想起了刘胡兰”?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无穷的想象,在想象中有动人心魄的生命之流的奔涌。关键是“如果刘胡兰活到今天,她跟你正是同年。你要唱她没唱完的歌,你要走她没走完的路程。我爱的正是你的雄心,虽然我也爱你的童心”。诗进行至此,在这整篇诗歌的中心,有两个“心”——“雄心”“童心”喷涌而出。这是“心爱的同志”的“心”,但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史上所有英雄的“心”,是英勇就义的刘胡兰烈士的“心”,是写下《到远方去》的诗人邵燕祥的“心”。正是一代代英雄们的“以心印心”,“以心传心”,才有祖国的事业、革命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的代代相传。正是在这种革命的“道统”、革命者的“以心传心”的感召下,于是有了这样的诗句:
  让人们把我们叫做,
  母亲的最好的儿女,
  在英雄辈出的祖国,
  我们是年轻的接力人。
  作为祖国的“年轻的接力人”,“青年团员走在长征的路上”,他们“将在河西走廊送走除夕,将在戈壁荒滩迎来新年”。这就是革命者的“去远方”,是青年团员的“去远方”。在这担负着艰巨任务的革命的“去远方”中,中国诗歌中的“远行”主题获得了全新的思想意义和文学表达。诗的末节是如下的句子:
  我们要坚守誓言:
  谁也不许落后于时间!
  那时我们在北京重逢,
  或者在远方的工地再见!
  “谁也不许落后于时间!”这是多么奇特的“誓言”,这是多么惊才绝艳的诗句,没有一種新的历史时间观念和新的历史创造的激情,这样的句子是完全不可能的,在共和国诗歌史上,能够与这样的句子争艳的也许只有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这是只有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才可能生成的句子。也只有理解了这样的句子,我们也才能真正理解《去远方》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才能理解邵燕祥诗中的“时间”和“远方”。所有真正的诗人一定要心有“远方”,而且一定要踏上远去的征途。然而,在“远方”与“中心”之间,在时间的“远方”和空间的“远方”之间,还必须有一颗自由的、诗意的、能思的心灵。没有思想、智慧、激情和想象力,所谓“远方”终究只是一个抽象的理念而已。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有对“诗与远方”的激情和想象,都应该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书写我们的“诗意”,走向我们的“远方”。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如果把学术研究看成是一场恋爱,那晚唐五代诗格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侗族姑娘:她看起来穿着有些村俗,性格有些传统,说话古灵精怪,有时像是在打哑谜,有时又絮絮叨叨。所以,如何顺着她闺楼下的竹竿爬上去,扣开她的闺门,猜中她的哑谜,走入她的内心,赢得她热烈的拥抱,就成为恋爱能否成功的关键。作为唐代第二兴盛期的晚唐五代诗格看起来内容琐碎拘泥、缺乏理论深度和建设性,著述体例相对特殊,诗论术语内涵也较难把握。所以,
爱情是文学中的永恒主题,殉情和死亡也是耐人思考的文学主题,此说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因为检点一下我自己读过的作品,留在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那种用情至深的故事。《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简爱》《霍乱时期的爱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纯真博物馆》《绿化树》《黑骏马》等,自然还有“宝钗黛”,还有“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还有“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甚至还有《爱
王维在盛唐是坐第一把交椅的诗人。范文澜《中国通史》里说:王维文名极盛,成名在李白前20余年,“文苑霸主只有王维一人”。  王维的诗也最能够表现“盛唐气象”。林庚《中国文学简史》里说:“王维则是一个更为全面的典型,他在盛唐之初就早已成名,反映着整个诗坛欣欣向荣的普遍发展。”  本期我们刊出“解密王维”专题,不仅解密盛唐诗文的多个谜团,也力求展现当代学者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展现文献实证与理论阐释并重,
在中国历史上,晚明是一个变化剧烈而又新旧纠缠的时代,充满了张力和矛盾。面对晚明那些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纷繁事象,秉持不同观念、站在不同立场的人们,必然会看到不同的侧面,形成不同的看法。以比较流行的史学作品为例: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把晚明描绘为一个“大失败”的时代,看不到一点生机和出路;而在《晚明大变局》中,樊树志把晚明描绘为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两人孰对孰错?或许都是又对又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儿童和成人乐于共同分享并常读常新的,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就是这样一部情趣盎然、老少咸宜的作品。该童话写于1956年,最初在《人民文学》1957年第1期至第4期上连载,作品甫一问世即收获了大量小读者,更有众多评论家纷纷撰文予以肯定,成为当年文学界的大事。小学生王葆和那个能一呼百应要啥有啥的宝葫芦自此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这部家喻户晓之作在1963年和2007年两度被搬上银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为剧烈的一百年,是启蒙的一百年,也是中国出版事业走向现代的一百年。现代启蒙运动依托的是现代出版,没有现代的出版印刷技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出版人的养成,也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现代启蒙运动,或者说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及启蒙运动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五四”后风云际会的第二代出版家,实则是“五四”的产儿,他们的出版实践是“五四”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去年正值“五四”百年,各
壹  先师讳玉哲,字维商,河北深县人。生于1913年,卒于2005年。先生系农家子弟,早年曾接受过当时的所谓新式教育,在高中阶段,就对文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6年,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北大期间,受顾颉刚、钱穆等先生的影响,逐步走上了古史研究的道路。不久,日寇全面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先生先是与同学历尽千辛万苦,辗转
多年以前,读过韩小蕙的散文《我的大院,我昔日的梦》,她对协和大院的描绘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有段文字这样写道:  (协和大院)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小世界:绿草如茵,中间高耸着巨型花坛。树影婆娑之间,是一条条翠柏簇拥着的石板路,通往若隐若现的一座座三层小洋楼。小楼全部为哥特式建筑,平台尖顶,米黄色大落地门窗,楼内诸陈设如壁炉、吊灯、百叶窗等全部来自欧美,外墙上爬满了茂盛的爬墙虎……  没想到,这篇文章
永嘉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人而得名,是南宋时期的重要学术思想流派,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永嘉学派在宋元之际断裂,明清之后复兴,尤其是晚清的孙衣言、孙诒让父子,致力发扬光大永嘉“事功学术”,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取得学术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为发展地方实业、提倡新式教育而作出了卓越贡献。永嘉学派的创立与沿革  永嘉学派,渊源于北宋永嘉(今温州)学者王开祖、丁昌期、林石(三人被统称
受道家文艺观的影响,李商隐的诗歌思想具有尚真、任情的艺术倾向,这体现在艺术风貌上,是其诗歌突出的“缘情”特征。无题诗对于个人真挚爱情的艺术表现  男女爱慕之情,在《诗经》中已有朴素的表现,并成为后世爱情诗的滥觞。汉末《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意真,事真,澄至清,发至情”,对感情的描写真挚动人,但表现的主要是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而非男女之间的恋慕。此后曹植继承楚骚的传统,以男女之情寄寓才士不遇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