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场上,国旗冉冉升起,很多学生提着早餐姗姗来迟;教室里,教师声情并茂地讲着课,座位上的学生趴着睡觉、低头玩手机、吃东西,笑闹喧哗一片;实验室里,老师在讲解示范,学生不带纸笔、不记笔记,不动手,不动脑,呆呆地盯着老师;洗手间里,经常围着几个烟友……这是在技工学校里能看到的镜头。如今,技校学生的现状令人堪忧,生源质量每况愈下。教师既要思考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技能,又要思考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一、以习惯教育作为切入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动作是潜意识的,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的。叶圣陶先先生把“习惯”和一个人的“能力”联系起来:“走路和说话是人人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习惯有很多种,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貌习惯、阅读习惯、劳动习惯等等,学生上课不带教材、不带纸笔,画图不爱用尺子,见到老师不问好,不爱动脑等等,都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致。
  养成好习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动。如教室里老师在场,学生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就不守纪律。这时的学生“内力不足,需要外力强化”,需要外部力量不断地提醒,甚至加以批评或惩罚。第二个阶段,自发。学生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按要求去做,如上课时知道随便说话不好,但偶尔看到别人说又忍不住说话。学生“既需要外力也需要内力”,他知道应该怎样做,但不能控制自己,需要老师适当监督。第三阶段,自觉。学生不需外力,但需要内力,可以坚持良好的行为,基本上可以自我控制,偶有懒散,但可以自己控制并加以改正。第四阶段,自动。“不需外力也不需内力”,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这时就形成了习惯。所以养成好习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强化训练的。
  二、开展习惯教育的策略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导学生情绪,构造和谐师生关系
  很多学生是迫不得已进入到技工学校的,难免会有不良情绪。情绪问题常常干扰教育的正常进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改变学生,首先就要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信任学校、信任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话。笔者在工作中着重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管理情绪。利用业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讨论了《亚马逊蝌蚪》这篇文章,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学会珍爱生命、关爱自己;组织学生学习了吴维库老师《阳光心态》讲座,要学生明白“只要我愿意,随时都可以调整和改变自己”;组织学生观看于丹的讲座,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发人深省的字句、寓意深刻的道理,每天在一点一滴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现在,很多学生都愿意和笔者谈心,渴望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希望做精彩的自己。
  2.言传和身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有人在旁督促和示范,这个人首先是教师。言传可以有声,亲切的话语、温和的眼神,陪着学生促膝长谈,仔细为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是很容易接受老师的劝解的;言传也可以无声,老师可以借助现代通信手段,经常给学生发个温馨提示,在QQ上打个招呼,这些都很容易拉近师生距离。在和学生进行语言沟通时,笔者很注意用词。学生不爱听老话,如“你这样损害了班集体,我们班的量化分又被扣了”;不爱听训话,说话主观武断、声色俱历;不爱听长话,口若悬河,没玩没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随时都像脱缰的野马,需要老师多观察、多劝导。
  坐而言,起而行,才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笔者经常和学生一起打扫实习工厂、收拾工作台面,和学生一起准时参加早读,上课绝不迟到;对自己严格要求,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言出必行,犯了错误要承认。上课时,笔者力求自己的板书工整、美观,讲课用语规范标准,每个星期带着学生读一本好书等等。笔者相信“润物细无声,随行潜入心”,每天的一点一滴,都会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影响他们并落实到他们自己的行为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对学生、老师都是一个考验的过程,需要教师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习惯贵在师生的坚持。
  3.校规、班规要贯彻始终
  校规、班规是班主任有效管理学生的保证,也是全校师生齐抓共管的依据。培养良好习惯就是可以贯彻这些规章制度的内容。因此,首先应该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并认可规章制度。入校后,笔者向学生解释各项规则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规则不是用来管制人的,不是用来显示学校或老师权威的,只有在有规则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有安全感。例如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上课随意谈笑走动,老师的讲课能继续下去么?大家的学习环境能有保证吗?经过笔者的解说,学生们都能逐渐理解并接受学校、班级的规则。学校的规则中有一项是关于宿舍卫生管理和班级卫生管理的,目的就是督促学生养成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规定一天中有两个时段都要检查卫生,且检查项目非常细致。学生开始觉得做这些没有必要,或者认为即使卫生做得好,也只是为班级拿量化分而已,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于是笔者从生活习惯这个角度出发,参照目前很多企业要求的6S管理内容,开主题班会,在学生间进行讨论,最终大多数同学都能接受这一规定,并加以落实。再比如校规要求学生出入学校必须佩戴校卡,笔者也是从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这个角度来向学生进行了说明。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都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引导、分析,让他们明白这样做的必要性,学生的思想通了,行为上就会自觉执行。
  4.教师要耐心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前的习惯随时可能出现反复,这是很自然的过程。教师除了适时的提醒外,就是等待,不要对学生发火,也不要抱怨学生;不要认为学生一出现问题,就说明老师很失败;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教育是一种“慢养”的艺术,三分教、七分等,学生还是一棵“小树”,需要我们慢慢等着他们“开花结果”。
  习惯教育关系着学生的一生,教育的内容要实在、具体,从身边的细节、小事做起;教育过程要严格,教育方式要多样。在习惯教育的过程中,要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耐心,让学生绽放成最美丽的花儿。
  (作者单位: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各民族不同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都会在该民族的语言中体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任何一门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学习,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的学习。本文以日语学习者的经历为例,叙述了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学中,学习、理解异文化对掌握外语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习 外语 文化  一、我国职业学校里的外语教育  改革開放以来
在小明手中纹丝不动的孔明锁,一到嘉兴技师学院学生的手上,三下五除二就被解开,现场拆装孔明锁的表演令他瞠目结舌;一边在电脑上绘制卡通图案“蜜蜂超人”,一边还有清脆的女声配以可爱旁白作补充介绍,娴熟的技术让小明自叹不如;跟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模拟导游介绍,感受了一番金九临时避难处的奥妙设计;随着社团成员们的舞蹈《我相信》一起激情澎湃……在好友的带领下,初三学生小明参观了嘉兴技师学院的“魅力中职生”表演
煤炭为我国工业生产、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国家稳定、人民安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同时也是一项特殊的高危行业,时时危及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管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的管理手段,是预防灾害、控制事故、抑制灾害、减少损失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最重要的是要求每位煤矿职工要有牢固的安全意识。所以对于煤矿工人以及即将投身于这项事业的学员来说,加强安全培训与管理尤为重要。   一、安全的重
[摘 要]教师在设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的教学时,尝试从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和活动平台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希望为改进教学、运用新教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教学;发展观点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65-0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教学的价值引领,新的教材正在修订之中,但是新课
目前,除了部分国企和正在创业期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成长期,都面临着如何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成长瓶颈”。突破“成长瓶颈”就意味着必须进行转型(俗稱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发展。通常情况下,二次创业是企业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二次创业是在企业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挖掘内部潜力,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电力拖运是技工院校机电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关系到机电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的形成,课程教学采取生产现场氛围下的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这一教学模式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亲身参与到生产实践当中。此外,在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等环节,也要充分体现生产现场氛围的要素,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生产环境的氛围下培养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关键词
在语文中,古诗占有了一定的比例。这些古诗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小学生读了这些诗歌,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老师教好这些古诗,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和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不能因为古典诗歌与现代文学不同,而离开了美的欣赏,偏离了情感教育。古诗中的审美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力,古诗呼唤着美育。
干净整洁的内务收纳、透明量化的考核奖惩、有条不紊的学生用餐队伍,这是台州市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校长王仁田说:“曾几何时,招生是我们最头痛的事,中职学校招到的往往是‘双差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自从我们实施特色办学后,招生形势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些特色专业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有许多录取学生的分数都在普高最低录取控制线之上,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学生素质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学校办
[摘 要]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事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历史学科知识是建立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要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背景意义及其相关知识,需要构建时空观念,重回历史现场,了解历史事件的由来及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服装产业与服装专业教学同时起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职学校服装教学作为重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理应始终以服务服装产业为使命,努力以优质的教学,成为服装产业的推进器。本文认为,分析目前中职学校服装教学中仍然存在的矛盾,研究“长三角”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校企合作”理念指导下优化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有利于以优质的服装教学为服装企业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