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工作决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化的管理,而是一种需用心去创造的艺术。小学生富于幻想、思想幼稚单纯,又处于蒙发阶段,如果班主任只凭严格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不注意思考工作的艺术性,势必要事倍功半。因此在教育科学发展的今天,教育观念得有新的思考,除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外,还要有一套工作的艺术。
1.放与管相结合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提出整体要求,不宜过多、太细,这就是“放”。就是要充分让学生管理学生,发挥班干的能动自主性。一方面这“放”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益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做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
但“放”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方而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管”正是在“放”的框架下对放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教育方法,学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目前,独生子女人数越来越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老师重视、关心,能在各个方面高人一等。另外,现在家长的素质普遍提高了,他们已意识到当今竞争的社会中,能力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也懂得当班里的“小干部”是自己孩子培养、锻炼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于是,成为班里的“小干部”不仅是学生的追求,更是家长们评定自己孩子表现好的标准之一。因此,传统的班干部常任制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班级管理,而启用大部分学生,让大部分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班干部轮流制,成为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现在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对别人要求高,对班干部的要求更高,若只一味地实行轮流制,班级会出现无核心,班干部作用、威信减弱的现象,不利于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班集体的形成。所以,我们又需继承传统制度中的精华,实行常任班干部和轮换班干部相结合的班干部制度,使班里既有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核心人物,又使班里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3.缓与急相结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班里有一名个性倔强、好胜、自尊心强的学生,课间时,他总会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还会出手打人。每次,我都“及时”提醒他、批评他,可他还是犯错误,事后一言不发,还冲着同学或课桌椅发火。终于,我真的急了,狠狠批评了他。一连几次的针锋相对后,他在上课时不再正面对着我,不再听课、写作业了,使得我不能正常地完成教学工作,整个班级的气氛也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经过观察、思考,转变了教育他的思想和态度。当他再次犯错误时,我采取了“迟延教育法”,没有马上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先“缓一缓,观一观”,等到他能心平气和接受别人的意见时,我再抓时机找他谈话,进行说服教育。当他犯了小错误时,我又采取“让步政策”,只用眼神告诉他下次注意,他也总能领会我的意思。几个星期后,他打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还经常帮助同学,接近老师,而他的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使他多次获得班里“每周之星”。
所以,针对像他一样的学生,一定要采取“缓”的方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宜,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4.严与爱相结合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一些偏离正确轨道的倾向问题,教师既要严格地把关,又要巧妙引导,应做到严在理中,严中有爱,理解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严格是教育的方式,而关爱却是教育的春雨。教师对学生应具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雨果说:“人生最大幸福就是坚信人们爱你。”如果被教育者真正感到你是爱他的,他就会因此受到尊重,而使“良心”有所发现,有所醒悟。
所以,要转化学生的过失,班主任首先要用火热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关心他们,暗示教育他们,将爱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从而启发学生自觉,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收稿日期:2008-06-12
1.放与管相结合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提出整体要求,不宜过多、太细,这就是“放”。就是要充分让学生管理学生,发挥班干的能动自主性。一方面这“放”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益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做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
但“放”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方而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管”正是在“放”的框架下对放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教育方法,学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目前,独生子女人数越来越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老师重视、关心,能在各个方面高人一等。另外,现在家长的素质普遍提高了,他们已意识到当今竞争的社会中,能力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也懂得当班里的“小干部”是自己孩子培养、锻炼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于是,成为班里的“小干部”不仅是学生的追求,更是家长们评定自己孩子表现好的标准之一。因此,传统的班干部常任制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班级管理,而启用大部分学生,让大部分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班干部轮流制,成为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现在的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对别人要求高,对班干部的要求更高,若只一味地实行轮流制,班级会出现无核心,班干部作用、威信减弱的现象,不利于班级日常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班集体的形成。所以,我们又需继承传统制度中的精华,实行常任班干部和轮换班干部相结合的班干部制度,使班里既有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核心人物,又使班里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3.缓与急相结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班里有一名个性倔强、好胜、自尊心强的学生,课间时,他总会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还会出手打人。每次,我都“及时”提醒他、批评他,可他还是犯错误,事后一言不发,还冲着同学或课桌椅发火。终于,我真的急了,狠狠批评了他。一连几次的针锋相对后,他在上课时不再正面对着我,不再听课、写作业了,使得我不能正常地完成教学工作,整个班级的气氛也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经过观察、思考,转变了教育他的思想和态度。当他再次犯错误时,我采取了“迟延教育法”,没有马上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先“缓一缓,观一观”,等到他能心平气和接受别人的意见时,我再抓时机找他谈话,进行说服教育。当他犯了小错误时,我又采取“让步政策”,只用眼神告诉他下次注意,他也总能领会我的意思。几个星期后,他打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还经常帮助同学,接近老师,而他的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使他多次获得班里“每周之星”。
所以,针对像他一样的学生,一定要采取“缓”的方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宜,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4.严与爱相结合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一些偏离正确轨道的倾向问题,教师既要严格地把关,又要巧妙引导,应做到严在理中,严中有爱,理解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严格是教育的方式,而关爱却是教育的春雨。教师对学生应具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雨果说:“人生最大幸福就是坚信人们爱你。”如果被教育者真正感到你是爱他的,他就会因此受到尊重,而使“良心”有所发现,有所醒悟。
所以,要转化学生的过失,班主任首先要用火热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关心他们,暗示教育他们,将爱心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从而启发学生自觉,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收稿日期:200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