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外教育的概念是指在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阅读、栽培花草树木、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均在学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笔者首先介绍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加强我国校外教育的几点思考。
德国弗莱堡市校外教育的基本情况
1.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众多
在德国弗莱堡市,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分别有自然博物馆、动物园、图书馆、生态站、少年宫、社会青少年局、普教中心、科技协会、大学、游乐场,甚至私人电台。他们各自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在不同的季节里,向学生提供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项目。机构之间有时是独立开办节目,有时是协作举办,尤其是在学生的暑期长假里,学生参加的活动必须同体育、科技协会、博物馆、游乐场、大学、青年旅社、公交公司等部门联系。有些机构还长期固定日期专门接待孩子们参观学习。比如弗莱堡市的动物园,开设了一个“孩童与动物”活动中心,专门为孩子提供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这个项目是从1992年开始启动的,活动小组总是在每周三下午进行活动。十几年来,这个孩童与动物中心的活动日趋规范科学,上午时间用来接待在校小学生,下午和周末对外开放。
2.校外教育内容有趣
在弗莱堡市,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根据不同学龄段孩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有趣的活动。如每年的复活节期间,弗莱堡的自然博物馆推出的“由蛋变鸡”的展览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展览项目直观、生动,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因此成为博物馆每年固定的展出项目。为了方便读者直观地理解,笔者在此介绍其具体的展览过程:
2002年的复活节,郭立和她的女儿走进了这个“由蛋变鸡”的展厅。展厅中是一个高高的、两米见方、由塑料玻璃隔起的孵鸡展台,展台里有一些刚孵出不久的小鸡正在“叽叽”叫着啄食。展台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小的孵化间,一些鸡蛋还在里面孵化;有一只鸡蛋,它最令孩子们着迷,蛋壳的一处已经开了一个小口,里面的小鸡正在积聚全身的力量去琢破蛋壳。人们依稀可以看到壳内小鸡蜷曲着的身躯、湿漉漉的头部,还有那个小小的尖嘴。它啄几下,又会疲惫地停下来,开始养精蓄锐。这个啄破蛋壳的过程,在我们看来是极其缓慢的,小鸡可能半天纹丝不动。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兴致,他们照样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生怕错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小小的展厅里,墙面上还挂着由蛋变鸡全部过程的放大照片,并配有详细的图解说明。由蛋到鸡,由一个静止的物体变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这个永恒的神话,永远令人着迷。这样的活动不仅对孩子们来说生动、有趣,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次基础知识的再强化。
3.暑假校外教育活动丰富多样
到了暑假,孩子可参加的活动就更多了。由市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一社会青少年局牵头,所有的少年宫、普教中心还有社会各界都会联合起来,为孩子提供各式各样的活动。德国中小学的暑假一般是六个星期,这个期间许多孩子会同父母外出旅游,留在家里的孩子自然也闲不了。每位想参加活动的孩子只需花十欧元买一张“暑假证”,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参加了。这些活动都详细地编在了一本《暑假活动簿》里,参加每项活动也需交纳一定的费用,但价格都很合理。用这个“暑假证”在指定的游泳池游泳,或在指定的电影院看电影,都会得到优惠入场券。2004年的《暑假活动簿》是一个有230页厚的小册子,共有380项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7000多人。组织这些活动的老师、教员,除了很少的专职人员外,很多都是师范专业或其他专业利用暑期打工挣钱的大学生和其他自由职业者。活动大概有14类:从参观游览到美术手工,从环境保护到女孩小组,从糕点制作到步行、登山、游戏、体育、自行车运动、骑马、舞蹈班、收音机班、计算机班。德国校外教育的理论基础
德国弗莱堡市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理论基础。西方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传统。当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们从理论上证实了儿童向动物学习的必要性。德国心理分析学家米切利希就是这一理论主要的倡导者之一。他指出,动物、水流、灌木丛、树林和泥泞,是孩子游戏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缺少观察,如果他们通过接触来满足好奇心的愿望被激发出的不多,那么他们心灵的发展便会受到限制,他们也难学到处理他们内在冲动力的适宜的方式。”
众多的科学研究也做出了同样的证实:那些在幼年同大自然有过密切联系、并同动物建立过友好关系的孩子,成年后比没有这些经历的人更关心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同动物游戏,也会帮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且那些会关注动物需求并尊重动物要求的孩子,比起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也要自信得多,性情开朗得多,较少会有暴力或消沉的倾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米切利希的这种思想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共识。
另外,德国19世纪末的教育改革新思潮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提出了游戏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倡导直接从自然中选取物质材料进行学习。德国教育家奥托的自然教学法是要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要求顺其自然进行教学。这个自然教学法指出,应该以教学内容的本身为教材进行教学,比如要向孩子介绍田野、森林、城市、河流、树木……最好能带孩子亲自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实地教学。奥托的自然教学法仍然被当今的德国学习采用,在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等城市还有以贝尔托德·奥托教学法为主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厚实的理论使得今天德国校外教育事业异常繁荣。
给我国校外教育的启示
校外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加强校外教育工作。上文介绍了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情况,就是为了从中吸收对于我国校外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使我国的校外教育沿着既吸收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健康发展。
1.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关键
从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丰富、有效的校外教育活动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德国人大胆地应用理论,创办出经久不衰的项目,也说明了其理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教育科研机构很多,但校外教育的科研机构和从事校外教育的科研人员却很少,专门研究探索校外教育的书籍和杂志屈指可数。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是滞后的,存在许多空白,特别缺少关于科学管理、拓展功能等的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终生教育思 想的深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借鉴别国的校外教育经验,加强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研究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管理、活动设施、法律地位等,为我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必须加强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
校外教育机构是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的载体,从对德国的介绍中,让我们看到其校外机构是如何热衷于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的。我国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也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多种校外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等;专门性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图书馆、少年报社、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儿童公园、儿童运动场等。这两类组成校外教育机构的主体和骨干力量。但这些机构的教育活动利用率却很低,尤其近些年,许多校外教育机构经费紧缺、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导致许多机构工作目标异化。办成商业性的“特长班”等。笔者认为,必须及早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整体掌握本辖区的校钋教育资源情况,做好校外教育发展规划,统一管理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整修力度,规范校外教育机构的行为职责。其次,校外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也应该认真负起责任来,转变观念,摆正目标,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研究中小学的教材,精心打造自身的品牌项目。并拓展项目的“营销”手段,每学期都主动向学校和家长、社会宣传、推销自己的项目,让家长和学校教育者来选择、组织。机构以优惠的价格适当收取一定的场馆维护费和活动成本费。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调查反馈工作,把受欢迎的项目每年都固定下来。我国的暑假假期长,参考德国的经验,特别应该开发和办好暑假期间的活动项目。如此,校外教育机构才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3.学校和家长应转变观念,还孩子们校外教育的权利
从德国的校外教育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学校和家庭给予孩子校外教育活动的支持程度。而在我们国家,由于升学压力和安全考虑,由学校出面组织的集体活动次数并不多,家长及学校教育者无视孩子的校外教育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起,学校和家长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还孩子们校外教育活动的机会。所幸的是,笔者在“2008年云南省中小学校长论坛”的系列报告中,听到上海、深圳的中小学校正在积极地探索怎么把社区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另外,学校老师和家长多读教育学的读本,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自己的教育行为,重视并主动带领孩子们参与校外教育活动,培养儿童选择感兴趣的校外教育项目和活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德国弗莱堡市校外教育的基本情况
1.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众多
在德国弗莱堡市,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分别有自然博物馆、动物园、图书馆、生态站、少年宫、社会青少年局、普教中心、科技协会、大学、游乐场,甚至私人电台。他们各自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在不同的季节里,向学生提供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项目。机构之间有时是独立开办节目,有时是协作举办,尤其是在学生的暑期长假里,学生参加的活动必须同体育、科技协会、博物馆、游乐场、大学、青年旅社、公交公司等部门联系。有些机构还长期固定日期专门接待孩子们参观学习。比如弗莱堡市的动物园,开设了一个“孩童与动物”活动中心,专门为孩子提供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这个项目是从1992年开始启动的,活动小组总是在每周三下午进行活动。十几年来,这个孩童与动物中心的活动日趋规范科学,上午时间用来接待在校小学生,下午和周末对外开放。
2.校外教育内容有趣
在弗莱堡市,参与校外教育的机构根据不同学龄段孩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有趣的活动。如每年的复活节期间,弗莱堡的自然博物馆推出的“由蛋变鸡”的展览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展览项目直观、生动,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因此成为博物馆每年固定的展出项目。为了方便读者直观地理解,笔者在此介绍其具体的展览过程:
2002年的复活节,郭立和她的女儿走进了这个“由蛋变鸡”的展厅。展厅中是一个高高的、两米见方、由塑料玻璃隔起的孵鸡展台,展台里有一些刚孵出不久的小鸡正在“叽叽”叫着啄食。展台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小的孵化间,一些鸡蛋还在里面孵化;有一只鸡蛋,它最令孩子们着迷,蛋壳的一处已经开了一个小口,里面的小鸡正在积聚全身的力量去琢破蛋壳。人们依稀可以看到壳内小鸡蜷曲着的身躯、湿漉漉的头部,还有那个小小的尖嘴。它啄几下,又会疲惫地停下来,开始养精蓄锐。这个啄破蛋壳的过程,在我们看来是极其缓慢的,小鸡可能半天纹丝不动。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兴致,他们照样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生怕错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小小的展厅里,墙面上还挂着由蛋变鸡全部过程的放大照片,并配有详细的图解说明。由蛋到鸡,由一个静止的物体变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这个永恒的神话,永远令人着迷。这样的活动不仅对孩子们来说生动、有趣,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次基础知识的再强化。
3.暑假校外教育活动丰富多样
到了暑假,孩子可参加的活动就更多了。由市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一社会青少年局牵头,所有的少年宫、普教中心还有社会各界都会联合起来,为孩子提供各式各样的活动。德国中小学的暑假一般是六个星期,这个期间许多孩子会同父母外出旅游,留在家里的孩子自然也闲不了。每位想参加活动的孩子只需花十欧元买一张“暑假证”,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参加了。这些活动都详细地编在了一本《暑假活动簿》里,参加每项活动也需交纳一定的费用,但价格都很合理。用这个“暑假证”在指定的游泳池游泳,或在指定的电影院看电影,都会得到优惠入场券。2004年的《暑假活动簿》是一个有230页厚的小册子,共有380项活动,参加活动的人数达7000多人。组织这些活动的老师、教员,除了很少的专职人员外,很多都是师范专业或其他专业利用暑期打工挣钱的大学生和其他自由职业者。活动大概有14类:从参观游览到美术手工,从环境保护到女孩小组,从糕点制作到步行、登山、游戏、体育、自行车运动、骑马、舞蹈班、收音机班、计算机班。德国校外教育的理论基础
德国弗莱堡市丰富多样的校外教育活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理论基础。西方社会自古以来就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传统。当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们从理论上证实了儿童向动物学习的必要性。德国心理分析学家米切利希就是这一理论主要的倡导者之一。他指出,动物、水流、灌木丛、树林和泥泞,是孩子游戏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缺少观察,如果他们通过接触来满足好奇心的愿望被激发出的不多,那么他们心灵的发展便会受到限制,他们也难学到处理他们内在冲动力的适宜的方式。”
众多的科学研究也做出了同样的证实:那些在幼年同大自然有过密切联系、并同动物建立过友好关系的孩子,成年后比没有这些经历的人更关心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同动物游戏,也会帮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且那些会关注动物需求并尊重动物要求的孩子,比起缺乏这种能力的孩子也要自信得多,性情开朗得多,较少会有暴力或消沉的倾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米切利希的这种思想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共识。
另外,德国19世纪末的教育改革新思潮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提出了游戏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倡导直接从自然中选取物质材料进行学习。德国教育家奥托的自然教学法是要按照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要求顺其自然进行教学。这个自然教学法指出,应该以教学内容的本身为教材进行教学,比如要向孩子介绍田野、森林、城市、河流、树木……最好能带孩子亲自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实地教学。奥托的自然教学法仍然被当今的德国学习采用,在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等城市还有以贝尔托德·奥托教学法为主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厚实的理论使得今天德国校外教育事业异常繁荣。
给我国校外教育的启示
校外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加强校外教育工作。上文介绍了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情况,就是为了从中吸收对于我国校外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使我国的校外教育沿着既吸收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健康发展。
1.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关键
从德国弗莱堡市的校外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丰富、有效的校外教育活动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德国人大胆地应用理论,创办出经久不衰的项目,也说明了其理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教育科研机构很多,但校外教育的科研机构和从事校外教育的科研人员却很少,专门研究探索校外教育的书籍和杂志屈指可数。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是滞后的,存在许多空白,特别缺少关于科学管理、拓展功能等的研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终生教育思 想的深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借鉴别国的校外教育经验,加强校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研究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管理、活动设施、法律地位等,为我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必须加强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
校外教育机构是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的载体,从对德国的介绍中,让我们看到其校外机构是如何热衷于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的。我国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也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多种校外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之家等;专门性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图书馆、少年报社、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儿童公园、儿童运动场等。这两类组成校外教育机构的主体和骨干力量。但这些机构的教育活动利用率却很低,尤其近些年,许多校外教育机构经费紧缺、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导致许多机构工作目标异化。办成商业性的“特长班”等。笔者认为,必须及早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整体掌握本辖区的校钋教育资源情况,做好校外教育发展规划,统一管理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整修力度,规范校外教育机构的行为职责。其次,校外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也应该认真负起责任来,转变观念,摆正目标,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研究中小学的教材,精心打造自身的品牌项目。并拓展项目的“营销”手段,每学期都主动向学校和家长、社会宣传、推销自己的项目,让家长和学校教育者来选择、组织。机构以优惠的价格适当收取一定的场馆维护费和活动成本费。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调查反馈工作,把受欢迎的项目每年都固定下来。我国的暑假假期长,参考德国的经验,特别应该开发和办好暑假期间的活动项目。如此,校外教育机构才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3.学校和家长应转变观念,还孩子们校外教育的权利
从德国的校外教育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学校和家庭给予孩子校外教育活动的支持程度。而在我们国家,由于升学压力和安全考虑,由学校出面组织的集体活动次数并不多,家长及学校教育者无视孩子的校外教育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起,学校和家长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还孩子们校外教育活动的机会。所幸的是,笔者在“2008年云南省中小学校长论坛”的系列报告中,听到上海、深圳的中小学校正在积极地探索怎么把社区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另外,学校老师和家长多读教育学的读本,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自己的教育行为,重视并主动带领孩子们参与校外教育活动,培养儿童选择感兴趣的校外教育项目和活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