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通过教育,人们不仅获得了知识的提高,而且也使自己的精神面貌出现了改观,这样的教育应当是能使人感觉到幸福的。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那么我们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
关键词教育幸福幸福教育
一、教育孕育着幸福
什么是幸福?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问题。每一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了解。-----有时甚至同一个人,前后的解释也不一致。当其病时,以健康为幸福,当其穷困时,则以财富为幸福,当自觉无知时,又羡慕那些能宣传某种为他所不能想到的伟大的理想的人。”从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理解不难看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幸福,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说到底幸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变化比较少,并且这种感受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和感知。
那么教育和幸福存在着联系吗?
作为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家庭教育,达到入学年龄以后又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受教育者而言我们需要教育,我们也渴望教育,但是我们接受教育并不只是为了谋生或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更多的是为了精神的追求,为了马斯洛所说的‘似本能’的高级本性而受教育。”因为“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而教育正是人们追求完美精神生活的途经和工具,教育正是我们获取幸福的桥梁,因此教育与幸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现行教育出现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人们通过教育可以构建一种良好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乐于接受教育的愿望,最终成为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我们却把教育和幸福割裂开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深,许多家长都秉承这种思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就出现了让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如钢琴班、外语班等等。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况,许多孩子都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他们只是机械性的去学习,不能体会到其中学习的快乐。这些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在中、高考指挥棒下,家长、老师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在教学中更多的关注智育,忽视了其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唯书本知识为上,因此它不能使学生从教育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由于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的学生也比比皆是,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三、如何从教育中追求幸福
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当下,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快乐,这是我们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一种内驱力能够推动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从而能使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发展。在课堂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通过设置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自行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真正体会的到学习的乐趣。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进行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从各方面加强学生的发展,使我们学生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验到幸福。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们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都是有生活经验的。通过教育使他们的经验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说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只有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学过化学,知道化学方程式,可是又有多少同学能独立的完成化学实验呢?我们现在教给学生们的知识是一些死知识,只是用来应付考试而用,真正能把知识活学活用,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能有多少人呢?我们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规划,只有将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相联系才能让学生们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了,现在的教学多以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因此如何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设置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对于同学们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对错误要适时纠正,正确评价学生们回答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收获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我们当代的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让同学们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幸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会通向幸福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庞娜.论教育与幸福的关系.观察.2010(6).
[2]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3:67.
[3]李玉芳.幸福与教育简论.现代教育论述.2008(2).
摘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通过教育,人们不仅获得了知识的提高,而且也使自己的精神面貌出现了改观,这样的教育应当是能使人感觉到幸福的。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那么我们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
关键词教育幸福幸福教育
一、教育孕育着幸福
什么是幸福?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问题。每一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了解。-----有时甚至同一个人,前后的解释也不一致。当其病时,以健康为幸福,当其穷困时,则以财富为幸福,当自觉无知时,又羡慕那些能宣传某种为他所不能想到的伟大的理想的人。”从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理解不难看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幸福,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说到底幸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变化比较少,并且这种感受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和感知。
那么教育和幸福存在着联系吗?
作为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家庭教育,达到入学年龄以后又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受教育者而言我们需要教育,我们也渴望教育,但是我们接受教育并不只是为了谋生或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更多的是为了精神的追求,为了马斯洛所说的‘似本能’的高级本性而受教育。”因为“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而教育正是人们追求完美精神生活的途经和工具,教育正是我们获取幸福的桥梁,因此教育与幸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现行教育出现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人们通过教育可以构建一种良好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乐于接受教育的愿望,最终成为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我们却把教育和幸福割裂开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深,许多家长都秉承这种思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就出现了让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如钢琴班、外语班等等。这样就出现一种情况,许多孩子都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他们只是机械性的去学习,不能体会到其中学习的快乐。这些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在中、高考指挥棒下,家长、老师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在教学中更多的关注智育,忽视了其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唯书本知识为上,因此它不能使学生从教育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由于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的学生也比比皆是,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三、如何从教育中追求幸福
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当下,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快乐,这是我们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一种内驱力能够推动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从而能使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和发展。在课堂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通过设置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自行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真正体会的到学习的乐趣。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进行教育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从各方面加强学生的发展,使我们学生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验到幸福。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们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都是有生活经验的。通过教育使他们的经验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说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只有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学过化学,知道化学方程式,可是又有多少同学能独立的完成化学实验呢?我们现在教给学生们的知识是一些死知识,只是用来应付考试而用,真正能把知识活学活用,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能有多少人呢?我们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规划,只有将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相联系才能让学生们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了,现在的教学多以互动、讨论的方式进行,因此如何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设置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对于同学们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对错误要适时纠正,正确评价学生们回答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收获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我们当代的教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让同学们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幸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会通向幸福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庞娜.论教育与幸福的关系.观察.2010(6).
[2]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3:67.
[3]李玉芳.幸福与教育简论.现代教育论述.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