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都是美的载体,每一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在阅读文本时,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知,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的审美内涵,让学生能从读文中发现美,体味美,体会读文的乐趣,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丰富和发展。
有美文,还离不开欣赏美文的审美的眼光。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美,发现审美之趣呢?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把握形象,启发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人在审美关照中,把自己的情感和对象相融,好像自己就是对象,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想象是审美情趣实现的关键,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在散文作品中畅游,就要善于捕捉散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
读苏轼的《赤壁赋》,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片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全文以景贯串,形象丰富:“风”和“月”是主要形象,辅之以山川、江水等次要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子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二形象,让人好似在时光中穿行,迎徐徐清风,赏澄净明月,泛舟秋江,只觉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似在仙界飘摇。读者通过语言的描绘,感知所描绘的形象,启发审美想象,虽然文章描绘的是惯常之景,却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
所以,学生通过散文作品的形象感受,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实现对美的认识,领悟其中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最终建立起自己正确的审美观。
二、品味细节,感受审美情趣
散文创作离不开细节描写。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和诗意的想象,它可以唤起读者的审美直觉和艺术想象。
《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写尚在襁褓的姊姊“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个极其普通的动作,两句十分平常的问话,一个慈母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虽只是对姐姐的爱,但足以想见对自己的爱了。然而人已逝,爱已空,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就只能在对这句话的千百遍地回味中寄托了。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这样的评价十分到位。
三、咀嚼语言,提升审美感知
语言作为文学的载体,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文学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咬文嚼字,用心去体会那些优美的字句篇章,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使散文阅读别开生面。
王勃的《滕王阁序》“珍词绣句,层见叠出”,那种如诗的形式之美,如画的景色之美,如歌的情感之美,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一段风光描写,挥洒自如地描绘了滕王阁的景色,写难写之景而穷形极态。“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写尽九月暮秋景色,画面清冷却无萧瑟之象。接着,山川、舟楫、市井、楼阁,依次展开描写,点缀以落霞,孤骛、渔歌、雁声、市井、楼阁,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情景交融的画图,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本段结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绘形绘色,自有旷达之怀,表现高远之境。全段词句绮丽,却极自然流利,没有一点堆砌藻饰之病;偶句双行四六句式,行文尽显参差变化,给人无刻板划一之感,读来朗朗上口。
如果这样对《滕王阁序》美的语言细加品味咀嚼,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审美情趣的提高,语感的养成及语文的积累,较之单纯地对字、词、句的串讲,其裨益是不言而喻的。
四、深情诵读,体验审美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包含有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情韵,弥漫在词句虚实中的情绪。诵读是激活、唤起感受体验的根本方法,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文章语言,一次次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
《石钟山记》中,诵读苏轼夜探石钟山绝壁的情景,引导学生用低沉阴森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诵读“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一段渲染石壁间的声音的文字,阴森凄厉之感油然而生;而描写苏轼观察山下石穴罅发声原理的场景时,诵读语气变得专注而平静,既揭示了石钟山得名之由来,又显示出苏轼注重实践、求证科学的勇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诵读、默默思考的全新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思索、品味,体味文章所传达的情境,逼近作者的心胸和境界,读出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感受文章蕴含的美。
散文以形式自由,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极富艺术魅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词句,篇章结构,应该把散文作为美文来讲授来欣赏,揭示散文潜在的多种形态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品味内容的美,鉴赏情感的美,自觉地投入到创造自身的美的行动中去,使散文阅读真正塑造美的人生,净化美的心灵。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有美文,还离不开欣赏美文的审美的眼光。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美,发现审美之趣呢?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把握形象,启发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人在审美关照中,把自己的情感和对象相融,好像自己就是对象,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想象是审美情趣实现的关键,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在散文作品中畅游,就要善于捕捉散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
读苏轼的《赤壁赋》,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片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全文以景贯串,形象丰富:“风”和“月”是主要形象,辅之以山川、江水等次要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子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二形象,让人好似在时光中穿行,迎徐徐清风,赏澄净明月,泛舟秋江,只觉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似在仙界飘摇。读者通过语言的描绘,感知所描绘的形象,启发审美想象,虽然文章描绘的是惯常之景,却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
所以,学生通过散文作品的形象感受,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实现对美的认识,领悟其中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最终建立起自己正确的审美观。
二、品味细节,感受审美情趣
散文创作离不开细节描写。细节是作家对生活的直觉观照,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艺术再现和诗意的想象,它可以唤起读者的审美直觉和艺术想象。
《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写尚在襁褓的姊姊“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个极其普通的动作,两句十分平常的问话,一个慈母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虽只是对姐姐的爱,但足以想见对自己的爱了。然而人已逝,爱已空,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就只能在对这句话的千百遍地回味中寄托了。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这样的评价十分到位。
三、咀嚼语言,提升审美感知
语言作为文学的载体,其审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文学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咬文嚼字,用心去体会那些优美的字句篇章,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使散文阅读别开生面。
王勃的《滕王阁序》“珍词绣句,层见叠出”,那种如诗的形式之美,如画的景色之美,如歌的情感之美,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一段风光描写,挥洒自如地描绘了滕王阁的景色,写难写之景而穷形极态。“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写尽九月暮秋景色,画面清冷却无萧瑟之象。接着,山川、舟楫、市井、楼阁,依次展开描写,点缀以落霞,孤骛、渔歌、雁声、市井、楼阁,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情景交融的画图,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本段结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绘形绘色,自有旷达之怀,表现高远之境。全段词句绮丽,却极自然流利,没有一点堆砌藻饰之病;偶句双行四六句式,行文尽显参差变化,给人无刻板划一之感,读来朗朗上口。
如果这样对《滕王阁序》美的语言细加品味咀嚼,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审美情趣的提高,语感的养成及语文的积累,较之单纯地对字、词、句的串讲,其裨益是不言而喻的。
四、深情诵读,体验审美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包含有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情韵,弥漫在词句虚实中的情绪。诵读是激活、唤起感受体验的根本方法,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文章语言,一次次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
《石钟山记》中,诵读苏轼夜探石钟山绝壁的情景,引导学生用低沉阴森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诵读“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一段渲染石壁间的声音的文字,阴森凄厉之感油然而生;而描写苏轼观察山下石穴罅发声原理的场景时,诵读语气变得专注而平静,既揭示了石钟山得名之由来,又显示出苏轼注重实践、求证科学的勇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诵读、默默思考的全新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思索、品味,体味文章所传达的情境,逼近作者的心胸和境界,读出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感受文章蕴含的美。
散文以形式自由,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极富艺术魅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词句,篇章结构,应该把散文作为美文来讲授来欣赏,揭示散文潜在的多种形态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品味内容的美,鉴赏情感的美,自觉地投入到创造自身的美的行动中去,使散文阅读真正塑造美的人生,净化美的心灵。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