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挑战与发展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利条件。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但伴随社会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与行为出现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促成学生深度学习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真实情境的诱发、问题驱动的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发劳动教育问卷收集证据、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实践、设计评价工具进行评价,能够激励学生深度学习,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就“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新规定出台的时代背景、适用的年龄条件、适用的罪行条件、适用的程序条件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广大思政教师深度把握和精准理解该新规定。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探索非思政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与思政课程“手拉手”,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作出了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为学校实施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自觉探索创新法治教育理念和实践,让法治的阳光普照学生的心灵,从而推动全社会向善、向上、向美。
六、扎实做事诸要素(上):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焦裕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他在兰考扎实奋斗的历程,对我们理解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极为有益。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要达成一体化,需要各个环节衔接有序、循序渐进、逐层打通。初高中阶段是打牢学生思想基础、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关键阶段,是一体化建设的桥梁和纽带,需要依据初高中学生认知规律、认知水平及初高中思政教材的基本架构逐步推进。因此,只有对初高中阶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方法及思政课教师的交流研修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才能达成正确价值引领的目的。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问题既是思维的发展起源,又是创造创新的前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问题群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支架。指向高阶思维的问题群设计要在把握问题群特征基础上,遵循聚焦性、联结性、层次性、挑战性等原则,既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系统设计,又要关注学情,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议题式教学旨在通过教师精心筛选的议题和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储备,围绕议题和情境中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最终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借助情境的议题式课堂,突破了集体背诵、默写的模式,既整合了学科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科核心素养,又实现了价值的引领,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
如何科学定位和准确把握百年党史、如何正确处理“说历史”与“说人解事”的关系、如何借助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契机构建大思政格局、如何提高百年党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等问题,是百年党史进中学思政课的难点问题。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学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
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需要我们科学把握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建设规律,并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追求,要尝试解构教材观点的理论逻辑,建构理论于实践教学之中,进而促进理论联系实践的自我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