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的美好,众口一词。如何“读书”,却是仁者见仁。贾平凹的做法是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肖复兴则认为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冯骥才建议多读世界古典名著;何祚庥说读书要与时俱进……
我的读书观不在这些“仁”里。作为一个普通阅读者,既不会痴迷某个作者,也没有被某类书垄断的经历,认为读书不必贪多,可采用接龙读书法。
大概两个月前,我开始阅读一本关于STEM跨学科培养方案的书——《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阅读时,眼球多次被一个叫作“创意写作”的词所吸引,故而进行检索,果断寻得雪莉·艾利斯撰写的创意写作系列丛书之《开始写吧》。这本书的译者刁克利在序言中提到富兰克林的创意写作方法,于是又迫不及待开始阅读《富兰克林自传》……我选择阅读的书籍都是如此这般地被串联起来的,这种方法很像接龙。
引发阅读接龙的是书中的“点”。这个“点”,可以是读书时发现的“疑惑点”“兴奋点”“关注点”,也可以是书中相关的“知识点”;这个“点”,可能集中一处,也可能散落多处。一般情况下,我总会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关注”或最“兴奋”的点,就此确定阅读方向。当然,这个“点”可能是读完后,或者读到一半,抑或是读了N页时发现的。
有时候遇到这个“点”,我会先把它记下来,再继续阅读,回头再去查阅。然而大多数时候,我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点”的——放下这本书,寻找另外一本和这个“点”相关的书来读,是那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做派。
如果手头有现成的接龙书籍,那是最好,但往往没有那么幸运,毕竟家中小小的书柜远远达不到“博库书城”的程度。不过我自有绝招——拼凑整理“书”。也就是打开任意一个浏览器,输入相关词条,搜索相关内容,逐一打开,统统收纳。有时候可能是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我也会记在Word文档里,一并保存。最后整理,结集成册,装订成“书”。不得不说,这种招数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海纳百川、来者不拒,虽然鱼龙混杂,但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也不乏干货、硬货。
这是一种以某一类或者某一本书为核心向外扩散的阅读方法。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核心标准。虽然很多人强调读书要以兴趣为首,但如果你有一定目的或者目标,那么读书就从单纯的趣味向多元发展。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自己专业发展作为阅读核心,向外扩散至文学著作,然后产生新的核心,再扩散到历史、哲学、社会……
接龙式读书的优势在于引领人们系统了解某个领域,深入思考某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让阅读者的知识逐形成一个框架。
“读书十本,不如读书十遍。” 尽管博览群书是读者追求的境界,可“博览群书”真的比“读好一本书”繁华和精彩吗?厚积薄发,强调“量变引起质变”,书好像读得越多,爆发力就越强。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地“博览群书”,还不如将一本书读上十遍。
一本书读一遍,脑海中往往留下的只是一些情节或者一点模糊的印象。时间一长,还很有可能毫无印象。而读书的要义是悟、是得、是思考。所以多读几遍,甚至对部分重要又精彩的章节反复品读、消化、吸收。如此读完一本,再去读下一本。
正如伏尔泰所言:“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和老朋友重逢。”
“读文十遍,不如写文一篇”。把十本书读一遍的收获,远不如将一本书读上十遍;把一本书读十遍的收获,又远不如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作的过程,就是对他人观点理解、梳理、歸纳,直至转化成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能持续经历这个过程,开始你不觉得,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把曾经的自己甩开了一大截。由于写出来的感悟要“晒”出来给人看,写的时候不得不再三考虑观点、逻辑、言辞……反复经历如此这般的修炼,方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蜕变。
记得第一次读《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时,晦涩的语境、难懂的术语,让我读得磕磕绊绊。读完一遍,书上干干净净,记忆也和书上一样干净。第二遍阅读时,我有了做笔记的想法,于是放下身段、放空心态、放慢速度。一句、两句;一遍、两遍……读不懂就多“咀嚼”几遍,还读不懂就上网检索。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摘记……说也奇怪,同样一本书,字里行间突然生发出不少玄妙,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也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有了写的介入,阅读无形深入了,思考不由得深刻了,这本书就变厚了,最终就成为了你自己的“书”。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教师进修学校
我的读书观不在这些“仁”里。作为一个普通阅读者,既不会痴迷某个作者,也没有被某类书垄断的经历,认为读书不必贪多,可采用接龙读书法。
大概两个月前,我开始阅读一本关于STEM跨学科培养方案的书——《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阅读时,眼球多次被一个叫作“创意写作”的词所吸引,故而进行检索,果断寻得雪莉·艾利斯撰写的创意写作系列丛书之《开始写吧》。这本书的译者刁克利在序言中提到富兰克林的创意写作方法,于是又迫不及待开始阅读《富兰克林自传》……我选择阅读的书籍都是如此这般地被串联起来的,这种方法很像接龙。
引发阅读接龙的是书中的“点”。这个“点”,可以是读书时发现的“疑惑点”“兴奋点”“关注点”,也可以是书中相关的“知识点”;这个“点”,可能集中一处,也可能散落多处。一般情况下,我总会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关注”或最“兴奋”的点,就此确定阅读方向。当然,这个“点”可能是读完后,或者读到一半,抑或是读了N页时发现的。
有时候遇到这个“点”,我会先把它记下来,再继续阅读,回头再去查阅。然而大多数时候,我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点”的——放下这本书,寻找另外一本和这个“点”相关的书来读,是那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做派。
如果手头有现成的接龙书籍,那是最好,但往往没有那么幸运,毕竟家中小小的书柜远远达不到“博库书城”的程度。不过我自有绝招——拼凑整理“书”。也就是打开任意一个浏览器,输入相关词条,搜索相关内容,逐一打开,统统收纳。有时候可能是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我也会记在Word文档里,一并保存。最后整理,结集成册,装订成“书”。不得不说,这种招数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海纳百川、来者不拒,虽然鱼龙混杂,但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也不乏干货、硬货。
这是一种以某一类或者某一本书为核心向外扩散的阅读方法。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核心标准。虽然很多人强调读书要以兴趣为首,但如果你有一定目的或者目标,那么读书就从单纯的趣味向多元发展。例如,语文教师可以把自己专业发展作为阅读核心,向外扩散至文学著作,然后产生新的核心,再扩散到历史、哲学、社会……
接龙式读书的优势在于引领人们系统了解某个领域,深入思考某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让阅读者的知识逐形成一个框架。
“读书十本,不如读书十遍。” 尽管博览群书是读者追求的境界,可“博览群书”真的比“读好一本书”繁华和精彩吗?厚积薄发,强调“量变引起质变”,书好像读得越多,爆发力就越强。但我们不应该忽略,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地“博览群书”,还不如将一本书读上十遍。
一本书读一遍,脑海中往往留下的只是一些情节或者一点模糊的印象。时间一长,还很有可能毫无印象。而读书的要义是悟、是得、是思考。所以多读几遍,甚至对部分重要又精彩的章节反复品读、消化、吸收。如此读完一本,再去读下一本。
正如伏尔泰所言:“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和老朋友重逢。”
“读文十遍,不如写文一篇”。把十本书读一遍的收获,远不如将一本书读上十遍;把一本书读十遍的收获,又远不如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作的过程,就是对他人观点理解、梳理、歸纳,直至转化成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能持续经历这个过程,开始你不觉得,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把曾经的自己甩开了一大截。由于写出来的感悟要“晒”出来给人看,写的时候不得不再三考虑观点、逻辑、言辞……反复经历如此这般的修炼,方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蜕变。
记得第一次读《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时,晦涩的语境、难懂的术语,让我读得磕磕绊绊。读完一遍,书上干干净净,记忆也和书上一样干净。第二遍阅读时,我有了做笔记的想法,于是放下身段、放空心态、放慢速度。一句、两句;一遍、两遍……读不懂就多“咀嚼”几遍,还读不懂就上网检索。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摘记……说也奇怪,同样一本书,字里行间突然生发出不少玄妙,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也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有了写的介入,阅读无形深入了,思考不由得深刻了,这本书就变厚了,最终就成为了你自己的“书”。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