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至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最近对记者说。可见,中国某些高校的破产危机并非耸人听闻。(见《中国青年报》)
高校倒闭不仅不是危言耸听,而且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2009年8月,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内的上海经贸学院宣布“学校不再续办”,正式拉开了中国高校的“倒闭之门”。另据媒体报道,本来能容纳6万学生的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去年冷冷清清,只招到3万名学生,招生数锐减四至五成,甚至有的大学人去楼空。加上未来10年中国18岁-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的事实,高校面临的破产危机将越来越严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破产并不是解不开的死咒。毕竟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过30%,高等教育普及率还不到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我国高等教育2020年的战略目标也仅仅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上。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目前都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美国早在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超过了50%,北欧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更是超过了该地区人口的45%。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每年把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1%,至少50年内高校在理论上不缺生源。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人们有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高等教育对个人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的范畴,只有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时候,人们才会选择接受高等教育。那么,在未来,除了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的公益性质,降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之外,我们靠什么来吸引人们去接受高等教育呢?
首先,“打铁需要自身硬”,需要高校努力自我打造成为有德性、有思想、有特色、能创新的高校,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教发展必然进入“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就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里的质量,是全面的质量,包括德性、思想、特色、创新的综合质量,要让一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质变。没有质量保证,高校必将失去吸引力。
其次,需要政府畅通社会流动的渠道,使人才能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更容易实现由低向高的社会阶层流动。国际经验表明,高等教育是实现由低向高的代际垂直社会流动的最便捷途径。然而,目前在我国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城市“蚁族”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这说明高等教育并没有改变“贫二代”的命运,说明我国的社会流动机制不正常。如果不畅通社会流动渠道,高等教育的巨额投资就只能使普通百姓更加贫困。
高校倒闭不仅不是危言耸听,而且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2009年8月,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内的上海经贸学院宣布“学校不再续办”,正式拉开了中国高校的“倒闭之门”。另据媒体报道,本来能容纳6万学生的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去年冷冷清清,只招到3万名学生,招生数锐减四至五成,甚至有的大学人去楼空。加上未来10年中国18岁-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的事实,高校面临的破产危机将越来越严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破产并不是解不开的死咒。毕竟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过30%,高等教育普及率还不到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我国高等教育2020年的战略目标也仅仅定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上。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目前都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美国早在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超过了50%,北欧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更是超过了该地区人口的45%。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每年把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1%,至少50年内高校在理论上不缺生源。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人们有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高等教育的自由。高等教育对个人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的范畴,只有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时候,人们才会选择接受高等教育。那么,在未来,除了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的公益性质,降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之外,我们靠什么来吸引人们去接受高等教育呢?
首先,“打铁需要自身硬”,需要高校努力自我打造成为有德性、有思想、有特色、能创新的高校,努力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教发展必然进入“优质教育”阶段,质量问题就成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里的质量,是全面的质量,包括德性、思想、特色、创新的综合质量,要让一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质变。没有质量保证,高校必将失去吸引力。
其次,需要政府畅通社会流动的渠道,使人才能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更容易实现由低向高的社会阶层流动。国际经验表明,高等教育是实现由低向高的代际垂直社会流动的最便捷途径。然而,目前在我国却并非如此。调查显示,城市“蚁族”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这说明高等教育并没有改变“贫二代”的命运,说明我国的社会流动机制不正常。如果不畅通社会流动渠道,高等教育的巨额投资就只能使普通百姓更加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