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学生教育的现实意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孔子生平、教育目的、教育思想的探究,从中发掘对现代校园教育的启导,根据今天学校教育的诉求,为校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渊源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代校园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87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和精神财富,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完善,在今天仍对现代教育思想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挥其积极的方面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为今天校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渊源和智力支持。
  一、孔子简介
  孔子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及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奴隶制逐步趋于崩溃而封建制度萌芽和发展的时代。当时社会经历着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性大变革,而此前等级森严的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奴隶制教育制度也逐步被打破。在这种大背景下,“学在官府”的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孔子顺时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教育对象不再分等级,下层劳动人民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进步思想。据说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孔子不仅开启了私人办学的先河,也点燃了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导火索。
  二、孔子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简洁明了地说,就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制度及贵族的礼乐修养,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提出了“先做人再学习”的思想——“弟子入则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令今人叹为观止!
  三、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面向、善待所有学生
  孔子以前的教育制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学在官府”,孔子以伟大的首创精神开历史先河创办私人学校,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 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 顺应了教育公平服务于人民的历史潮流,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盛事。打破“有教无类”的“类”,就是打破社会地位的贵贱尊卑,让所有的人有资格接受教育。孔子开历史先河, 让教育不论贵贱尊卑,任何人都有资格有权利受教育, 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人”,这与后世提倡的教育精神完全一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
  这样伟大仁慈的思想, 孔子早在约三千年前就如此破天荒勇敢、慈祥地提出来了, 可谓是感天动地之创举。让芸芸众生无不感念。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过人的才华, 但每一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都有可能“成人”, 这就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一个平台, 也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开辟了一条大道。
  四、孔子承认个体差异,提出“因材施教”,根据个体需要,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孔子又一个极其伟大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孔子科学敏锐地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中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重要得多。因而孔子在教学中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智力、志向、出身、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选择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学生的不足,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朱熹对孔子的教育得出一个精辟结论——“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
  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记载与论述很多,后人多举这个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事实上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很多,如关于“仁”的例子。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⑤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⑥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非常有趣的是,孔子在回答众人问仁时,不仅内容不同,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的深浅、难易。如对樊迟,他回答“爱人。”多么通俗易懂呀!还有像——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都是他因材施教好的佐证。孔子这种先了解学生情况、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方法, 环顾寰球不仅在古代,即使在当今的世界, 都是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五、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不搞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
  孔子在《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愤,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所谓悱,就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进行思考。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礼记·学记》中也说:“君子之教渝也,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则思。” “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也就是教师所举的一隅,也就是《孟子·尽心下》篇里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是一种科学的、启发式的、活泼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呆板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传授。
  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按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在教学中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孔子在教学中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的就是接受知识与独立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不能脱离思考, 否则学到的东西不能消化; 但不学习仅空想更不行, 根本上还是要读书,否则效果更不会好。结合今天校园的教学实践, 认真体会圣人的这句名言及其包含的哲理, 会由衷地想起司马迁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谓至圣矣!”这段话。也会想起“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的这段话。
  六、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完全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始终是两千多年的定律。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其作用。
  总体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伟大的、民主的、进步的。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而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直到今天,孔子思想在推动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些与其中孔子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 “四个全面”成为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让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各级教师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建立家庭心理档案,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提升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是目前全球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从解析失范大学生家庭心理档案的基本内涵开始,以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失范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形成了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多元新局面。"五位一体"总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课堂演示实验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中的一些物理、化学概念和相关原理。课堂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关键词]演示实验 重要性 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26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
[摘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乡土地理来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关键词]乡土地理生活化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23  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探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充分而有效地运用教学案已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案的认识和利用还存在着误区,甚至把教学案当作学生练习题来讲来练。因此,我们要在正确理解教学案作用的基础上,巧编、巧用教学案,充分发挥其“导”的作用,充分把课堂教学“导”好“导”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学校在教育方式和模式上有了很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计划也进入了开展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不久前,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调宣布引入Mobileye公司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自动驾驶方案,这掀起了公交行业应用自动驾驶的热烈讨论,据双方介绍,基于此前一年多的小
[摘要]教师可以合理采用信息技术,通过情境导入、问题设置、诵读教学等方式教授学生,让学生在信息储备的基础上,通过视频学习、模仿诵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课文,并突破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信息化现代诗歌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86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教学手段的主流,确实,合理运用信息化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读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所迫切需要。只有加强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说话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问题,最终使学生具有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口语交际巧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大唐王朝的繁荣景象。从他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找到深厚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