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体验 感悟 内化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_xiao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版教材第4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是色彩知识学习的系列课之一,目的是通过吹画等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以游戏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二年级的学生在自然生活的体验中对色彩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到探究三原色的作用中,初步掌握吹画的方法,体验三原色相融的微妙变化,在轻松、愉悦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体验成功与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受力。因此,笔者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许多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吹画与玩色水等游戏中去寻找、发现、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探究、体验、感悟三原色两两相融后的色彩微妙变化,谈谈对三原色的感受,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总结规律,形成认识,从而使新知识得到自主建构与内化。
  四、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情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热爱自然、生活的情感。
  (3)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
  五、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吹画的方法。
  七、教学活动过程
  1.欣赏与感知(看一看,找一找)
  (1)通过对荷兰著名画家蒙德里安的抽象画的欣赏与分析,让学生发现三原色,认识三原色。
  师:同学们爱做游戏吧!想做游戏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个可爱的小伙伴,想见见它们吗?这三个可爱的小伙伴是三种不同的颜色,它们组成了荷兰著名画家蒙德里安的抽象画《棋盘》(多媒体出示),你们瞧瞧,能从画中找出这三个好伙伴吗?
  学生被游戏的情境创设所激发,都想见这三个好伙伴,先后找出了这三个好伙伴是红、黄、蓝三种颜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红、黄、蓝),用“真了不起”、“观察太认真了”等语言鼓励学生。
  师:瞧,你们找对了,它们在向你们招手问好呢!这三个好伙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它们是色彩大家族中最重要的三个成员,我们叫它们“三原色”(板书:三原色)。给他们取个名字吧,红色的这位我们叫它红红,黄色的这位叫黄黄,蓝色的这位叫蓝蓝,通常红红大名叫品红,也就是偏紫的红色,黄黄叫柠檬黄,蓝蓝叫湖蓝。千万别小瞧它们哦,它们本领可大着呢,不仅可以组成漂亮的画面,还可以把我们的自然生活装扮得非常美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与它们手拉手一起学习、体验吧!
  (2)欣赏由红、黄、蓝组成的生活、大自然的美景,回忆补充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红、黄、蓝色的,从而了解三原色美化生活的作用。
  学生欣赏自然生活中三原色的图片,被美的图片所惊叹。
  师:除了你们看到的这些美景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红、黄、蓝色的呢?吃的有吗?穿、住、行、用的有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纷纷说出了红色的辣椒、蓝色的鞋子、黄色的窗帘、蓝色的小汽车、“神舟七号”飞船上印有红色的国旗和黄色的五角星等等。
  师:可见三原色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他们除了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外,还可以手拉手组合变成好多漂亮的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大师的画,找一找三个好伙伴来认识三原色,感受画面的美,发现三原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激活学生的视觉、想象及思维功能,开启了学习之门)
  2.体验与交流(吹一吹,说一说)
  (1)教师出示吹画作品“五彩树”,让学生猜猜它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师:瞧,这两幅漂亮的“五彩树”作品,多美呀,你们能猜猜它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
  学生通过观察,猜出是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吹出来的。
  师:对了,是用嘴吹的,好玩吧?(多媒体出示树的特征)可是树的主干是粗的,小枝是细的,色水要滴多少,怎样吹呢?你们想试试吗?那就借助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好伙伴的力量把我们班分成红、黄、蓝三个小队,让红红、黄黄、蓝蓝为我们加油吧!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吹一棵彩色树。一边吹一边想,你是怎样吹的?从上往下吹?还是斜着吹?还是横着吹?吹完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谈体会。好,开始,看哪组吹得又快又好,先吹完的组叶老师给加一个小笑脸。
  (2)学生选一种颜色吹彩色树,尝试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气的方向、力度等不同所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学生在白纸的下端滴上自己喜欢的一种三原色,试着吹一吹。(教师适时指导)
  师:请各小组代表谈谈你们是怎样吹的,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学生边交流方法边示范:点色后从下向上用力吹出主干,色滴要大一些,浓一些,斜着吹;吹小枝时要大口地横向吹,一气呵成,嘴要与纸平行,这样吹起来很轻松。
  师:从同学们的体会中,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吹画的方法,但是,叶老师刚才认真观察后,还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色滴太浓了,吹不动,吹得头昏;一个是色滴太稀了,糊了,干了以后看不清。对于吹画还掌握不清的同学,还可以看老师的示范。(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让全体学生都能明确地掌握吹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吹一吹,初步让学生尝试体验彩色树的绘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说一说中了解树的特征,明确吹画的方法,为探究三原色的作用埋下伏笔)
  3.感悟与联想(玩一玩,想一想)
  (1)三个小队分别尝试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吹出“五彩树”,观察三原色相融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进一步明确三原色的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都很出色,给每队加一个小笑脸。下面老师要求同学们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吹出三棵彩色树,注意按刚才吹的方法,使每棵树的树枝融在一起,连在一起,观察色彩相融后的变化。红色遇到黄色变成了什么色?黄色遇到蓝色变成了什么色?红色遇到蓝色变成了什么色?
  学生在纸的下端分别滴上三种颜色,吹出不同的五彩树,观察色彩相融后发生什么变化。
  师:在吹画的过程中,你们发现颜色相融后色彩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后发现:红色遇到黄色变成了橙色,黄色遇到蓝色变成了绿色,蓝色遇到红色变成了紫色。
  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回答板书:红 黄=橙红 蓝=紫黄 蓝=绿
  (2)进一步尝试三种色水两两相融后所产生微妙的色彩变化。
  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游戏实验,体验一下色彩微妙变化的过程。
  教师出示红、黄色水,把红色水一点一点加入黄色水中,让学生观察色彩微妙变化的过程。
  学生拿出6个矿泉水杯,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分别调两杯,由组长负责把一种色水倒入另一种色水杯中,观察色彩慢慢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回答板书:三原色的作用——能调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3)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或便你联想到什么?
  师:明确了三原色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想象游戏,看谁脑子最灵。分别看看三原色,它给你什么感觉?或使你想到什么?(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及不同的画面)
  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感觉回答:红色让我感到温暖、热闹喜庆、热情,想到了大红灯笼……黄色让我感到鲜明、亮丽,想到了黄色的房子……蓝色让我感到优美、凉爽、舒畅,想到了大海……
  师:大海那么宽广,我们的心胸也要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才会有许多的人喜欢你、帮助你,才会有更多的好伙伴。
  (设计意图:在玩一玩色水游戏及吹五彩树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体验、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后所产生微妙的色彩变化,明确三原色能调配出许许多多颜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想一想三原色所带来的感受,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和表达交流中加深对三原色的认识,使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有趣)
  4.内化与延伸(说一说,评一评)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困惑?
  师: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三个好伙伴的本领,你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或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困惑?
  学生谈收获与困惑并小结达成共识:三个好伙伴团结协作在一起可以变成许多不同的色彩。
  师:可见,团体的力量之大,只要我们班的每位同学表现好,我们班就是最棒的。
  (2)吹吹自己喜欢的图形,如动物、植物、风景、图形等。(多媒体出示图形)
  师: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吹吹自己喜欢的图形,如动物、植物、风景等,进一步享受吹画游戏的乐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掌握了吹画的方法,明白了三原色的作用,让老师感动的是你们的热情大方、聪明活泼;能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发现、掌握知识。
  (3)齐读儿歌,内化巩固
  师:最后,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
  学生齐读儿歌:红红、蓝蓝和黄黄,真是三个好伙伴,组成色彩大家族,把我们的世界来装扮。
  (设计意图:在观察、体验了三个好伙伴的本领后,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评一评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通过对动物、植物、风景等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课后吹吹自己喜欢的图形,使课堂学习得到了延伸,并以朗诵儿歌的方式,使整堂课得到内化与升华)
  八、教学反思
  本课笔者通过一系列直观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总结规律,形成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给笔者留下了值得回味的三个小亮点。
  1.注重过程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改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的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看一看”、“找一找”、“吹一吹”、“说一说”、“玩一玩”、“想一想”等过程体验中,去发现、去感知、去总结,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新知识得到初步的理解与掌握,突破了本课教学重、难点,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注重交流表达,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自主建构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学生体验后的互动交流与表达,使新知识在学生脑海与心灵中得到建构。如:在“吹一吹”、“玩一玩”环节中,笔者让学生在吹画及玩色水后,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归纳三原色相融后的变化过程,从而使本课的重点——三原色的作用——“能调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得以解决。学生在非常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知识得到了建构。
  3.注重激励与生成引导,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及良好行为的养成
  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信心,从而自信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例如:上课伊始,笔者出示蒙德里安的抽象画《棋盘》,让学生从画中找出三个好伙伴时,一位学生一次就把三个好伙伴“红、黄、蓝”给讲出来,笔者及时给予鼓励:“真是了不起的发现,这么快就找出三个好伙伴!”这一表扬使这位学生在整堂课中积极参与并主动发言。而生成中的行为引导,让学生受益匪浅。例如:在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时,一位学生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三个好伙伴,他们团结协作能变成许多种不同的色彩”。此时,笔者首先加以肯定:“说得好!”接着因势利导地说:“是啊,团体的力量真大,同学们,如果我们每位同学都表现好,咱们班就是最棒的!是不是呀?”学生们欣然接受。可见,潜移默化的行为引导,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之大,使本课得到了升华。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在新课程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才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乐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深知朗读素质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把朗读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已经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身上达成共识。《新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建议“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的感情等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神奇的水》一课部分内容)  师:如果把这张长长的纸巾垂直地放入杯中,使它的一半浸在水里,你们说会怎样?  生:纸会湿了。  师:浸在水里的那段湿了?  生:是的。  师:我们自己来试一试,注意拿着纸的手不要动,眼睛盯着纸看。  生:我看到了纸不是湿一半的,不在水里的一部分也湿了。  生:老师,我发现水在纸上会慢慢往上爬的。(出示那张纸)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一、案例背景   问题解决是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关注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也强调问题解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问题解决并不只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小学数学教材建设角度,突出问题解决从提问能力的培养开始,因此,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
2013年6月9日,麦可思《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发布会是就业蓝皮书的第五年度发布,時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来自多所知名企业、高校、学会、行业及媒体的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就大学生就业领域广为关注的话题进行尖峰对话,探讨数据背后的深层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例1以及试一试、练一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
研究经济问题,不但要对经济关系的定性分析,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分析。数学使得经济学概念精确化,通过计算可以考查学生对经济学所涉及的一些经济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程度。2008年高考文综和单学科政治试卷中出现数道考查经济学知识的计算题,涉及到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汇率等知识点,试题总量大于往年,综合性较往年有所增强,难度加大,学生的思维过程延长。重视和研究这类题目,总结规律,有
徐斌,2009年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2012年被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被中铁建股份公司授予“十佳青年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大连市东联路第五标段铁建杯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18年荣獲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大师;2019年荣获天津市“海河工匠”荣誉称号。  徐斌作为职业技能人才的代表,在基层单位贡献突出,经验丰富,技能水平较强,成绩斐
[教学片段]  板书课题:一路花香  师:“你闻到花香了”吗?  (生沉默)  师:找一句描写花,能让你闻到花香的句子。  (生在课文里找)  出示: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在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  [教学诊断]  “一路花香”是文章的题目,它既是破水罐一路留下的杰作,也是挑水工智慧的结晶。一路的花香证明了破水罐存在的价值,也让人明白了任何一样东西都有存在的价
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    一、循循善诱,让新生了解体育课    新生的第一节体育课是在室内上的,笔者利用电脑从网络上下载了有关2008北京奥运会、美国NBA篮球赛、体育游戏等片断让学生观看,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马上提问
笔者从刚刚落幕的第四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获悉,韶关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选手张晓玲、朱静荣获虚拟现实(VR)产品设计与开发项目第一名!  韶关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后方”,为珠三角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韶关技工是一个品牌!”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岳永胜自信地回应媒体,“技工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岳永胜院长和他的团队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