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巩固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发展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也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应当丰富高中教学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探讨,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新课程
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以数学作业为最常态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延伸课堂知识、开拓眼界,锻炼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可以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总体情况,从而第一时间得出教学实践的成效,知晓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一)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们有着不一样的的家庭和教育背景,有着不一样的经验和知识、阅历,思考模式和吸收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也都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学实践活动面对的是差异个体。《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视学生差异个体的发展”、“差异个体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收获”的新理念,促使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个个体差异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作业作为教学时间活动的重要方法,更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原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群体获得不同的收获。对数学教师来说,精心选择数学作业,合理布置数学作业,切实提升数学作业的高效,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做数学作业提高学习成效,使全民教育实实在在的惠及全民。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切实为学生减负成为主流,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和安排显得更加的迫切。
(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以往,老师们不重视作业的科学安排,一直沿用单一模式,用一样的标准要求学生,在老师是省时省力,但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真正有所学,确保做作业的成效最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做起作业顺风顺水,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做起作业就有难度,花费时间和心力都很多却不见得收到好的效果,就会产生学习的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甚至导致他们形成抄袭或不做作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小;简单的作业,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又会显得简单重复,起不到提高学习水平的效果,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提升很慢。
二、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优化设计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是差异性的,每个学生的水平是层次不同的,因此,作业的安排可以因人制宜的用多层次方法,分析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在布置必做题的同时,根据层次的不同,对层次稍低的学生再布置一些努努力可以完成的题目,激励他们的斗志和自信心,对层次稍高的学生部署他们适合的题目,这种因人而异、因水平而异的作业布置方法,可以使水平良莠不同,层次高低不一的学生挑战学习能力的高度,战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合理规避能力暂时达不到的作业,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为方向,根据题目难度进行分层设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方向将作业题目从简单题到难度题分别Ⅰ、Ⅱ、Ⅲ三个类型:.Ⅰ类题为课本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是课堂所涉题目的复习,内容有的是课堂所做的习题,有的是稍微改变题目或者意思不变更换说法的简单题目。简单类题目对学习底子薄,接受消化能力稍差的学生是必须要做的作业,并且能独立按时完成,将使这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学习效果和累积知识。Ⅱ.类题为课本上难度适中的内容,又分为a类和b类。a类为课堂老师所讲例题的重复,可以依葫芦画瓢靠模仿完成;b类为例题的变题,可以是通过改变做题方法来完成的题目,还包括课堂老师已经对知识点进行了讲解但未做题的题目,这类题目,对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累积的学生是比较适合的。Ⅲ.类题是课本上具有较大难度内容的体现和较难题目的变异,包括要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类题目、具备思考力、更加开放多元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认知领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对学习底子厚、接受消化能力强的学生大有益处。
(三)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确定了作业内容的层次,布置作业时也可以分层次分阶段进行。首先,分阶段对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作业的层面,对学习底子薄的学生,布置他们必须完成Ⅰ类题,同时可以尝试Ⅱ类题;对学习底子稍好的学生,布置他们必须完成Ⅱ类题,同时可以尝试Ⅲ类题;对学习底子好的学生,布置他们必须完成Ⅲ类题。对有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做起来比较难的,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提前向学生做解释和说明。这种方法,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就是把学生学习的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前水平,一种是可以通过学习激发的潜在能力水平,这两种水平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个体最近发展区进行作业的安排和布置,是最高效的作业安排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获得更好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存章.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07).
[2]衡海梅.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J].信息教研周刊,2011(07).
[3]朱红燕.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年24期
[4]纪元.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宫成刚.数学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新课程
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以数学作业为最常态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延伸课堂知识、开拓眼界,锻炼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可以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总体情况,从而第一时间得出教学实践的成效,知晓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
一、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一)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们有着不一样的的家庭和教育背景,有着不一样的经验和知识、阅历,思考模式和吸收消化新知识的能力也都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学实践活动面对的是差异个体。《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重视学生差异个体的发展”、“差异个体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收获”的新理念,促使教师们更加关注学生个个体差异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作业作为教学时间活动的重要方法,更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原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群体获得不同的收获。对数学教师来说,精心选择数学作业,合理布置数学作业,切实提升数学作业的高效,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做数学作业提高学习成效,使全民教育实实在在的惠及全民。当前,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切实为学生减负成为主流,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和安排显得更加的迫切。
(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以往,老师们不重视作业的科学安排,一直沿用单一模式,用一样的标准要求学生,在老师是省时省力,但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真正有所学,确保做作业的成效最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做起作业顺风顺水,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做起作业就有难度,花费时间和心力都很多却不见得收到好的效果,就会产生学习的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甚至导致他们形成抄袭或不做作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小;简单的作业,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又会显得简单重复,起不到提高学习水平的效果,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提升很慢。
二、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优化设计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是差异性的,每个学生的水平是层次不同的,因此,作业的安排可以因人制宜的用多层次方法,分析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在布置必做题的同时,根据层次的不同,对层次稍低的学生再布置一些努努力可以完成的题目,激励他们的斗志和自信心,对层次稍高的学生部署他们适合的题目,这种因人而异、因水平而异的作业布置方法,可以使水平良莠不同,层次高低不一的学生挑战学习能力的高度,战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合理规避能力暂时达不到的作业,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为方向,根据题目难度进行分层设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方向将作业题目从简单题到难度题分别Ⅰ、Ⅱ、Ⅲ三个类型:.Ⅰ类题为课本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是课堂所涉题目的复习,内容有的是课堂所做的习题,有的是稍微改变题目或者意思不变更换说法的简单题目。简单类题目对学习底子薄,接受消化能力稍差的学生是必须要做的作业,并且能独立按时完成,将使这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学习效果和累积知识。Ⅱ.类题为课本上难度适中的内容,又分为a类和b类。a类为课堂老师所讲例题的重复,可以依葫芦画瓢靠模仿完成;b类为例题的变题,可以是通过改变做题方法来完成的题目,还包括课堂老师已经对知识点进行了讲解但未做题的题目,这类题目,对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累积的学生是比较适合的。Ⅲ.类题是课本上具有较大难度内容的体现和较难题目的变异,包括要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类题目、具备思考力、更加开放多元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认知领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对学习底子厚、接受消化能力强的学生大有益处。
(三)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确定了作业内容的层次,布置作业时也可以分层次分阶段进行。首先,分阶段对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作业的层面,对学习底子薄的学生,布置他们必须完成Ⅰ类题,同时可以尝试Ⅱ类题;对学习底子稍好的学生,布置他们必须完成Ⅱ类题,同时可以尝试Ⅲ类题;对学习底子好的学生,布置他们必须完成Ⅲ类题。对有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做起来比较难的,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提前向学生做解释和说明。这种方法,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就是把学生学习的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前水平,一种是可以通过学习激发的潜在能力水平,这两种水平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个体最近发展区进行作业的安排和布置,是最高效的作业安排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获得更好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存章.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07).
[2]衡海梅.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J].信息教研周刊,2011(07).
[3]朱红燕.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年24期
[4]纪元.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宫成刚.数学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