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既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开放过程中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征。它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识字写字、阅读、写口语交际等不在一个层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它在新课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是语文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从语文教育目标的角度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高段的综合性学习不仅限与单元的主题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还可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编排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生活资源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语文必须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充分体现利用生活学习语文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例如指导《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可以大小搜集整理诗歌,可以写诗,可以朗读表演,也可以开展诗歌知识竞赛。由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设计活动,这样便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在活动中学生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此外,我和学生们共同编辑由他们撰写的一本名为《我的诗语》的诗集。虽然许多同学的诗显得稚嫩,但是在写诗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师生共同编辑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诗词水平不断提高,其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也施展了个性特长,智力因素也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都参与其中,选择自己喜欢和兴趣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体验,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但他们的语文能力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利用地区资源
语文课文的内容丰富,让孩子们不出家门就能领略到世界各地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风。
例如:在教学《中华民风民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的课文后,我有目的以《美丽的家乡——四川》为主题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孩子们以小组维单位,他们先制定出本组的计划,再进行合理分工。有的组对家乡的历史感兴趣,有的组对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兴趣,还有的对家乡的民族风俗,物产及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分头开始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汇报。同学们在汇报中五花八门: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康定转山会、乐山的龙舟会、川剧“变脸”等,学生们还展示了图片、民族服饰、美味的特色小吃,还有各地区的特产等。在收集、整理、汇报过程中不仅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对家乡的热爱。课后并以手抄报、诗歌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孩子们可从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方面对四川进行了解,把从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所获取的知识、体验、感受进行沟通和整合,拓宽了孩子们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渠道,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三、利用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
在单元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在“深深的怀念”这组课文学习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以下学习内容:
1.讲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英雄情节。
2.搜集他们的名言警句。
3.唱《红梅赞》《国歌》红色经典歌曲。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小组合作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从中享受学习的愉悦,成功的快乐。这个学习过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全方位展示每一位学习者的进步与成功。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主动体验、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又使语文听说读写得到了综合运用,全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四、利用校园资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的。例如怎样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班级事务。“垃圾应该放到哪里?”“小树怎么哭了?”从而开展讨论,并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些成了孩子们调查对象、于是孩子们开始很早到校观察,小组进行整理些调查报告。他们针对问题,在班里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有“争做环保小卫士”签名活动,还有“我与小树同成长”班队会。孩子们给自己班级植物角协商标语牌“我想和你们一起快了的成长”,“倾向爱护你的眼睛一样爱护我”等等。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社会公德得到了提升。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利用各个学科有机整合资源,提升了学生素养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差、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们能在多学科的交差中体现语文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班开展了《成长足迹——我学会了什么》活动,同学们或画画、或写诗作文、或唱歌、或展示照片,回忆了童年的美好。《毕业了——依依惜别》活动中,全班学生制作了《我的纪念册》,学生精心设计图案,用心书写赠言赠语,都想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留在母校。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过程,既有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又有学生各科能力的结合,使学生们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利用的资源还很多,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只要把握语文素养的总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把“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花”就会花繁叶茂。
参考文献:
[1]王惠琴.把脉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吉林教育,2010,02.
作者简介:
马海曲者,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高段的综合性学习不仅限与单元的主题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还可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编排单元内容进行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生活资源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语文必须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充分体现利用生活学习语文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例如指导《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可以大小搜集整理诗歌,可以写诗,可以朗读表演,也可以开展诗歌知识竞赛。由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设计活动,这样便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在活动中学生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此外,我和学生们共同编辑由他们撰写的一本名为《我的诗语》的诗集。虽然许多同学的诗显得稚嫩,但是在写诗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师生共同编辑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诗词水平不断提高,其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也施展了个性特长,智力因素也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都参与其中,选择自己喜欢和兴趣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体验,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但他们的语文能力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利用地区资源
语文课文的内容丰富,让孩子们不出家门就能领略到世界各地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风。
例如:在教学《中华民风民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的课文后,我有目的以《美丽的家乡——四川》为主题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孩子们以小组维单位,他们先制定出本组的计划,再进行合理分工。有的组对家乡的历史感兴趣,有的组对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感兴趣,还有的对家乡的民族风俗,物产及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分头开始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汇报。同学们在汇报中五花八门: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康定转山会、乐山的龙舟会、川剧“变脸”等,学生们还展示了图片、民族服饰、美味的特色小吃,还有各地区的特产等。在收集、整理、汇报过程中不仅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对家乡的热爱。课后并以手抄报、诗歌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孩子们可从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方面对四川进行了解,把从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所获取的知识、体验、感受进行沟通和整合,拓宽了孩子们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渠道,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三、利用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
在单元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在“深深的怀念”这组课文学习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以下学习内容:
1.讲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英雄情节。
2.搜集他们的名言警句。
3.唱《红梅赞》《国歌》红色经典歌曲。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小组合作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从中享受学习的愉悦,成功的快乐。这个学习过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全方位展示每一位学习者的进步与成功。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主动体验、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又使语文听说读写得到了综合运用,全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四、利用校园资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的。例如怎样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班级事务。“垃圾应该放到哪里?”“小树怎么哭了?”从而开展讨论,并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些成了孩子们调查对象、于是孩子们开始很早到校观察,小组进行整理些调查报告。他们针对问题,在班里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有“争做环保小卫士”签名活动,还有“我与小树同成长”班队会。孩子们给自己班级植物角协商标语牌“我想和你们一起快了的成长”,“倾向爱护你的眼睛一样爱护我”等等。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社会公德得到了提升。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上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利用各个学科有机整合资源,提升了学生素养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差、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们能在多学科的交差中体现语文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班开展了《成长足迹——我学会了什么》活动,同学们或画画、或写诗作文、或唱歌、或展示照片,回忆了童年的美好。《毕业了——依依惜别》活动中,全班学生制作了《我的纪念册》,学生精心设计图案,用心书写赠言赠语,都想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留在母校。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过程,既有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又有学生各科能力的结合,使学生们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利用的资源还很多,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只要把握语文素养的总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把“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花”就会花繁叶茂。
参考文献:
[1]王惠琴.把脉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吉林教育,2010,02.
作者简介:
马海曲者,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