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MOOCs)的成长之困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慕课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诸多因素。分析使用慕课的动机,主要有完成学业和提升素养两个方面。从学业角度看,缺乏有效的学习成果认证,是学生使用慕课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目前,高校之间慕课的学分不能互认,学过课程后有的虽能获得证书,但社会接受度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慕课的积极性。对于提升素养的学生而言,目前的许多慕课与其需求之间有较大的距离,使得慕课也缺少了吸引力;慕课属于在线学习的形式,而在线学习本身相比面授而言,除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外,教学手段不够灵活、针对性不够、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都影响了慕课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得学生对其敬而遠之。慕课发展是“互联网 ”的一个方向,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味地追风、一窝蜂的运动式开发慕课项目必然会带来众多问题。当务之急,是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和论证,根据课程性质和用户的需求,科学地确定发展慕课的近期、中期和长远规划。在提高慕课本身质量的同时,加快互认学分的进度。
  @韩宝志(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MOOCs在中国经历了2012年之后的热闹后,到如今,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个人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值得考虑:一是教育规律的问题。MOOCs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是传播。但无论技术多么发达,其终究要归结到“人”的身上—也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授、课后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且,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需要师生之间的情的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一点,是MOOCs所欠缺的。二是从我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来看,学校考核教师的主要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其本质是督促教师完成好育人的根本任务。对于MOOCs在育人中的实际效果如何?如何能在课堂上起到应有的作用,高校总体上还是比较慎重的。如何应用MOOCs,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还需要时间,如当前出现的SPOCs(小规模、定制化课程),也许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
  @ 黄国华(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MOOCs在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难。一是学分认可要得到学校的许可,高校能否认可学生的校外学习,特别是网上学习非常关键。学生所在学校要制定校外学分认可与转换制度,学生在网上的MOOCs学习成绩才能进入其所在学校的学籍与教务系统,拿到学分;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是处于兴趣阶段。欣慰的是,2015年教育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辽宁等地的高校也开始了一些学分认证方面的尝试。二是MOOCs的课程与学习资源制作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要在团队建设、资源建设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必须按照MOOCs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去建设在线课程,巨大的课程制作工作量、制作技术的要求与多人化的课程团队都是不小的挑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制作MOOCs的积极性。要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学校必须出台具体的工作量认定与激励政策。随着MOOCs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师和广大学生对其认识逐步清晰,相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化的MOOCs必将扮演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长):
  《纽约时报》称2012年是慕课元年,其被称为教育的2.0,“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它是应全球化、大众化和信息化这一教育发展的三个鲜明时代特征及宏观趋势的要求而产生的,是一场输不起的革命。慕课形式上“三名一免”(名校、名师、名课 免费),实质上是互联网资本力量的驱动。一边是降低高等教育的费用支出;一边是商业资本的助推。截至2016年,世界上最具影响力也是最早的三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以及edX均已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如何才能加快、加大和加稳在中国的“慕课”推行?但目前, 我国MOOCs发展出现各自为政的高校体制以及“学生功利化倾向 自我管理效能缺失”的瓶颈;出现学术性彰显过高与用户“实用性”体验脱节的瓶颈……因此,战术上我们应从学习的科学角度、资源建设、师资发展、支撑服务、质量保证以及成本效度等方面加以修正;战略上则应重新思考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从如何让我们的布道授业为最广大人群分享,从如何抢占高等教育制高点乃至意识形态制高点的高度,来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品松声万壑哀!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坚持瞄准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人才培养需求,深入研究和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索途径、资源汇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系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形成了一套具有前瞻性、实效性和可行性的改革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改革背景及理念  学校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在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2013年,由北京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北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牵头发起,联合北京建筑大学(以下简称“北建”)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党委、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整合资
钟祖荣,1965年生,湖南省澧县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2007年担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现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常务委员等,先后获“北京市成人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人才学研究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主持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  一  钟祖荣1984年7月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入职北京教育学院,
摘 要:本文从高校督导工作角度进行探讨,阐释了认识“新常态”,更新督导工作理念;适应“新常态”,构建督导工作新机制;服务“新常态”,助力学校教学品质提升等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教学督导  近年来,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的“新常态”一词正在成为世界通用的经济术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并阐释了其内涵。2015年1月,教育部袁贵仁
摘 要:高校党支部共建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特点和优势,是高校深化履行自身职能和使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实践途径。北京高校具有诸多优势,理应在开展党支部共建方面大有作为。为此,北京高校需要从明确指导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确保经费支持、融入区域发展等方面着手开展党支部共建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北京高校 党支部共建 意义 模式  党的十
钱鸣高,1932年12月生,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六十多年来,在采矿工程学科建设及矿山压力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和贡献,共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奖。先后荣获“能源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曾任煤炭工业矿山压力中心站站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那么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特色,并以此为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人才培养;转型发展  2015年7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中,经过激烈比拼,北京信息科技大学“Water”足球
摘 要:中外合作大学是交汇着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契合了中西方不同教育理念的特殊大学。在这种高度国际化的大学中,教育者应该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宁波诺丁汉大学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工作模式。具体包括完善组织架构,建设价值观教育的一流团队;开展多种活动,拓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创新工作机制,改进价值观教育的原则方法等。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党建工作;价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全社会价值共识的凝练,融汇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阐释与诉求。高校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如何在高等教育中传递知识的同时塑造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人,是中国实践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性任务。“三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与国民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得以并行不悖的纽带。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
摘 要:高职“专升本”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尝试利用学生学习与发展理论,将专升本的学生作为研究主体,以学生学业发展视角,从学业目标与期望、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毕业取向、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探讨北京地区专升本学生的学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专升本的功能定位、课程体系、支持学生多样化发展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专升本;学业发展;学业行为  高职“专升本”教育亟需推进内涵发展  本文中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