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本文主要分析笔者在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给了我很多的领悟,同时也带给我新的思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思索
如今,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面对新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我深感责任重大。
一、兴趣的正确引导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本内容单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音乐教材也过于呆板。很多学生喜欢唱歌,但并不喜欢教材中的歌曲。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似乎看到了希望。我认为音乐教学中必须将我们的教学观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上,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教材培训、课改学习等活动后,我获得了启发,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新鲜感,内容更充实,学生视野更开阔。如我在教学《七个小兄弟》这首歌曲时,先教会他们按节奏读歌词,一面先后伸出1指2指3指,依次根据歌词把十指打开,唱到最后一句时转动十个手指,短短几分钟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再通过分组表演,全班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有些甚至站起来表演。通过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我想,学生们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人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的。我相信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将会得到扭转。
二、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說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交流,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来,把“主宰权”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学生就会兴奋起来,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表现自我,这样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我在教《军民团结一家亲》这首歌时,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参加过少年军校,就让他们谈谈军训生活的感受,让其他学生也能体会到军训生活的情景,通过欣赏部队进行操练的录像片断,采用了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运用了课件与表演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们很好地学会了这首歌。以学生为主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整个课堂活起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赏识你的学生
教师的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音为心声,音为心语。”教师在教学时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在把握好语言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习中来。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赏识,有时候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赞美话语,都可能影响学生一天的情绪,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做事我行我素,很少与人交流,没有人愿意跟他交往,上课不专心,经常讲话爱惹旁边同学不高兴,很多同学常在我面前“告状”,令每个老师都头疼。每节课我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他一有什么小动作,我都不放过批评他的机会,而忽视了也表现不好的个别同学,他颇有怨言,就跟我顶撞,说我偏心,对待学生不公平。有一次唱歌的时候,他故意唱得很大声,甚至乱唱。从那以后我就更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很喜欢唱歌,就破天荒地表扬他一次,发现他的眼角居然出现了泪水。从那以后他大有改变,我再也没有批评他的“机会”。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愉快教学,赏识你的学生,师生才能共享教育的快乐天空。
四、把“活”乐器用到教学中
在教学中我坚持带乐器进课堂,用丰富的乐器音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音乐课中上《小小雨点》时,我课前让学生准备能装东西的各种容器和能用来敲击的东西,学生回去后积极准备,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容器和敲击物。学生将带来的石头、沙子、米、豆等装入自带的容器,自制出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再摇一摇,敲一敲,听一听,比一比,看谁的乐器音色好听。最后学唱歌曲《小小雨点》时,学生用自制的乐器伴奏,再加上教师用丰富的电子琴音色将旋律贯穿始终,整节课学生非常开心,充满了活力。因此,我认为,上好音乐课就得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五、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想在教学中有所创新,则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我,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给学生以新的感觉,新的方式,新的一切。如在教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合唱、独唱、齐唱等不同形式的录像片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讨论的机会,为什么这首歌能影响几代人?为什么至今该曲仍久唱不衰,还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学习这首歌曲的情绪高涨起来。通过这一次的尝试,让我感触颇多: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在这一节课中成为创造表现的主人,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美,不仅用眼睛、用耳朵、用身体动作,更要用心灵来体会。
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学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唱《老师的心,老师的爱》时,我先给学生讲教师节的由来,然后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使学生知道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我们。教师的无私奉献是值得每个学生爱戴和尊重的。在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时,我根据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教唱《国歌》时,我首先对学生介绍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爱国故事,再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启发学生结合切身实际,体会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达到了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正视现实,积极行動起来,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洪娉婷.论小学音乐欣赏课创新教学[J].新校园(中旬),2017(03)
[2] 王晓英.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思索
如今,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面对新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我深感责任重大。
一、兴趣的正确引导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本内容单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音乐教材也过于呆板。很多学生喜欢唱歌,但并不喜欢教材中的歌曲。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似乎看到了希望。我认为音乐教学中必须将我们的教学观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上,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教材培训、课改学习等活动后,我获得了启发,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新鲜感,内容更充实,学生视野更开阔。如我在教学《七个小兄弟》这首歌曲时,先教会他们按节奏读歌词,一面先后伸出1指2指3指,依次根据歌词把十指打开,唱到最后一句时转动十个手指,短短几分钟就把他们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再通过分组表演,全班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有些甚至站起来表演。通过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我想,学生们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人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的。我相信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将会得到扭转。
二、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說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交流,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来,把“主宰权”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学生就会兴奋起来,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表现自我,这样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如我在教《军民团结一家亲》这首歌时,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参加过少年军校,就让他们谈谈军训生活的感受,让其他学生也能体会到军训生活的情景,通过欣赏部队进行操练的录像片断,采用了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运用了课件与表演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们很好地学会了这首歌。以学生为主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整个课堂活起来,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赏识你的学生
教师的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音为心声,音为心语。”教师在教学时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在把握好语言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习中来。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赏识,有时候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赞美话语,都可能影响学生一天的情绪,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做事我行我素,很少与人交流,没有人愿意跟他交往,上课不专心,经常讲话爱惹旁边同学不高兴,很多同学常在我面前“告状”,令每个老师都头疼。每节课我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他一有什么小动作,我都不放过批评他的机会,而忽视了也表现不好的个别同学,他颇有怨言,就跟我顶撞,说我偏心,对待学生不公平。有一次唱歌的时候,他故意唱得很大声,甚至乱唱。从那以后我就更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很喜欢唱歌,就破天荒地表扬他一次,发现他的眼角居然出现了泪水。从那以后他大有改变,我再也没有批评他的“机会”。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愉快教学,赏识你的学生,师生才能共享教育的快乐天空。
四、把“活”乐器用到教学中
在教学中我坚持带乐器进课堂,用丰富的乐器音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音乐课中上《小小雨点》时,我课前让学生准备能装东西的各种容器和能用来敲击的东西,学生回去后积极准备,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容器和敲击物。学生将带来的石头、沙子、米、豆等装入自带的容器,自制出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再摇一摇,敲一敲,听一听,比一比,看谁的乐器音色好听。最后学唱歌曲《小小雨点》时,学生用自制的乐器伴奏,再加上教师用丰富的电子琴音色将旋律贯穿始终,整节课学生非常开心,充满了活力。因此,我认为,上好音乐课就得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五、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想在教学中有所创新,则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我,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给学生以新的感觉,新的方式,新的一切。如在教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合唱、独唱、齐唱等不同形式的录像片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讨论的机会,为什么这首歌能影响几代人?为什么至今该曲仍久唱不衰,还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学习这首歌曲的情绪高涨起来。通过这一次的尝试,让我感触颇多:学生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在这一节课中成为创造表现的主人,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美,不仅用眼睛、用耳朵、用身体动作,更要用心灵来体会。
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学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唱《老师的心,老师的爱》时,我先给学生讲教师节的由来,然后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使学生知道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我们。教师的无私奉献是值得每个学生爱戴和尊重的。在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时,我根据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教唱《国歌》时,我首先对学生介绍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爱国故事,再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启发学生结合切身实际,体会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达到了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正视现实,积极行動起来,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洪娉婷.论小学音乐欣赏课创新教学[J].新校园(中旬),2017(03)
[2] 王晓英.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