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文转换中构思框架图与流程图题型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但学生经常混淆两者的概念,在答题表述用词过程中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构思框架图侧重于各要素之间的静态,而流程图却侧重于各要素之间的“流动”和“动作”,只有从概念上对两者作具体区分,才能在答题表述中精准用词。
关键词: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构思框架图;流程图
近年来,作为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等能力的重要题型,图文转换成为高考语文试题的一大热门,尤其是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深受高考语文全国卷的青睐。让学生将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转换成文字,考查的是学生图文理解、提炼和整合信息、語言表达的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这种题型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值得教师和考生关注的命题倾向。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三套试卷均考查了构思框架图,内容分别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图”(不超过85字)、“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图”(不超过85字)和“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图”(不超过80字)。2018年全国Ⅰ卷考查“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流程图”(不超过90字);全国Ⅲ卷考查“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图”(不超过100字)。由此可见,2018年全国Ⅰ卷的流程图图文转换题型是对之前构思框架图题型的转变和创新,这也是高考语文近十年来第一次考查流程图。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不是,两者有着怎样的异同?又如何区分?各自有着怎样的解题策略?如何精准用词?
想要解决以上问题,准确理解它们的概念是必要的前提和关键。
一、准确辨析“框架图”与“流程图”
“框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建筑工程中,由梁、柱等联结而成的结构”和“比喻事物的基本组织、结构”两个义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2)》的解释是:“表示一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组成结构的框图叫作结构图(框架图)。”该概念适用于高考语文构思框架图题型。由相关定义来看,所谓“框架”其实就是指各个概念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侧重于整体的轮廓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结构要素之间主要是平行并列、包含领属、解释说明和表行为方式等关系,往往不构成先后顺序或者行为动态。
“流程”一词,起初既是工艺生产语言,又是计算机语言(又叫“程序”)和算术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水流的路程”和“工艺流程的简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对“流程图”也有一个解释:流程图,又称“程序框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而算法又有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这些逻辑结构在流程图上或单一行之,或综合使用。严格来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流程图其实是数学算法流程图的具化,但又与其不同,前者更注重文学、文化、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内容,而后者内容范围更广,程序(算法)更复杂,对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强。结合近年高考语文和各省市模拟试题,我们可以给语文试题中的流程图归纳出一个适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定义:流程图,又称程序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生产制造过程、某种设备操作使用流程、某种活动思路及流程等具有动态行为过程的图示符号。也可表述为:流程图是表示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一定动态顺序的框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流程”是顺序,是动作,是路径,是动态,是相互制约和作用,如一个用户任务的使用流程,它定义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经历的阶段、先后顺序以及所需要的条件、循环等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对两者概念的异同作一个简明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单从它们的概念和性质来看,框架图与流程图有着很大区别,那么,它们转换成文字所采取的思考方式和表述用词也应有所区别。
二、构思框架图与流程图图文转换表述技巧策略比较
混淆流程图和框架图概念的结果就是转换后的文字表述用词不准确,逻辑不通畅,甚至会出现病句不断、语句不通等违背语言表达基本语法的现象。这时,考生会失分严重,而这些低级错误导致的失分着实让人心生惋惜。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经典题型进行分别解说,探求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各自的解题方法与表述用词技巧。
(一)构思框架图真题解析及表述技巧策略
例1 (2016年全国I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解题的前提是审题和对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理解。图表文本的理解靠的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具体的生活体验,而审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型,明确主要论述对象和试题的目的与要求。为此,我们可对题干作出以下分析:
(1)题型:从题干“初步构思框架”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构思框架图,要求图文转换。
(2)考查知识点: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的能力。
(3)主要论述对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
(4)试题目的和要求:将图表转换为文字叙述,要求内容完整(包含题目所给所有要素)、表述准确(用词精准)和语言连贯(语言通畅无语病)。
【问题答案示例】“中华文化体验”分为讲座和活动两种。讲座分为旗袍、围棋、国画。活动有太极拳,太极拳在体育课上进行;有中国结和剪纸,在手工课上进行。这些活动最后还要进行年终表演和展示。
【问题答案点评】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明确论述对象,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第二步,表述各层次的具体内容。由对构思框架图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明确:论述对象之中的各要素主要是平行并列、包含领属、解释说明和表行为方式等关系,所以表述语言中所使用的动词和连词往往具有表示平行并列、领属包含、解释说明和行为相对静止的性质。该题中,“体育课”与“太极拳”,“手工课”与“剪纸艺术”“中国结”,均为包含领属关系(也可理解为表行为方式),表述时可使用“利用”“包括”“包含”“有”“分”“分为”“可分为”等领属关系词。 从上述问题答案来看,考生基本明白构思框架图的大致意思,关键用词虽符合构思框架图的特点,但语言表述不够简洁、连贯。如果仅简单机械地使用“分”“分为”“有”等表领属关系的词语,那么整个表述就显得流程化、模式化,甚至机械化,难以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和鲜明”的考纲要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表解释说明”的要素,在表述的时候应尽量融合在主干句子中,化散为整,如问题答案示例中“活动有太极拳,太极拳在体育课上进行”一句可改为“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活动)有中国结和剪纸,在手工课上进行”一句可改为“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巧妙地化散为整,可以使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参考答案示例】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紙艺术。年终还要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等活动。
例2 (2016年全国Ⅱ卷)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问题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将于5月4日举行,主要分为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分为规模计划和场地,规模计划又分为“选拔20人参赛”和“6个奖项”,场地定在报告厅。宣传工作分为海报、组稿和报道,报道主要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进行宣传。
【问题答案点评】由对构思框架图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明确:论述对象之中的各要素主要是平行并列、包含领属、解释说明和表行为方式等关系,所以表述语言中所使用的动词和连词往往具有平行并列、领属包含、解释说明和行为相对静止的性质。该题中,“5月4日”是对“中国梦演讲赛”的举行时间进行解释说明;“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中,“组织”和“宣传”属于平行并列关系,可由“和”“与”等表示并列的连词连接;“组织工作”分为“场地”和“规模计划”,而“报告厅”是对“场地”的解释说明,“选拔20人参赛”与“6个奖项”是对“规模计划”的解释说明,表述时均可“杂糅”其中,尽量将散句合为整句,避免语言繁复啰唆。同理,“宣传工作”与“海报”“组稿”“报道”是包含领属关系,表述时可使用“有”“分”“分为”“包含”等词语;“学校网站”和“校报”是“报道”的行为方式,表解释说明和行为方式关系的词语可“杂糅”在整句中,化散为整,简练语言,该句可表述为“通过学校网站和校报进行报道”等。
【参考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进行报道。
例3 (2016年全国Ⅲ卷)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 个字。
【问题答案示例】迎新生晚会分为动员通知、演出和评奖三个环节,演出活动又分为参演人员、内容和形式,参演人员由高二高三学生组成,内容为学习生活,形式不限。
【问题答案点评】该题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难以精准用词,造成语言表达不够简明、连贯、得体和准确。考生首先要细读构思框架图,按照层次对活动进行整理,然后从中提炼出活动的要素:参加对象、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准备工作、最后结果等。根据构思框架图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精准用词。首先,“迎新生晚会”主要有“动员通知”“演出”和“评讲”三个环节,表面看三个环节好像是单纯的“流程”关系,实际上却是“框架”和“流程”的高度融合,且侧重点不在于三个环节之间的流程,而在于对“迎新生晚会”工作的安排布置和说明,当然,只要表述恰当,两种形式均可。“参演人员”“内容”和“形式不限”是对“演出”的分层解释说明,表述时各个层次之间应使用体现并列关系的词语,或者体现出并列关系的语意;“高二高三”是对“参演人员”的解释说明;“学习生活”是对“演出内容”的解释说明。解释说明类要素一般要化散为整,杂糅到主干句中,促使句子表达简洁、流畅,避免语言表达机械化和模式化。由此我们可以对各个要素关系进行整合:参演人员为高二高三学生,准备工作是要提前通知并动员,然后注意演出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限。还有一点,就是演出后要评奖。考生在拟写答案时要注意有条理,一般应按从对象到内容、到组织形式,再到最后结果的顺序表述。
【参考答案示例】本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准备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二)流程图真题解析及表述技巧策略
例4 (2018年全国I卷)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问题答案示例1】某校通过评估反馈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进行个人定位,确定发展目标,进行操作策略,再进行评估反馈。
【问题答案示例2】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分为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再分为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然后进行操作策略,进行评估,反馈到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
【问题答案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题干的要求,对论述对象、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问题模糊不清。“问题答案示例1”中,考生将论述对象设为“某校”,混淆了论述对象,应改为“教师”;“评估反馈”之后还有一个循环箭头,考生在作答中未表述出来,表述不完整。“问题答案示例2”中,“分为”“再分为”两个词语严格来说用法并不够恰当;“再”“然后”等承接性词语用法较为机械呆板,使语言缺乏流畅性和活力;“反馈到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并不准确,从流程图的框架指向来看,这是一个相对的无限循环的过程,除非达到完美结果,而“问题答案示例2”中并未指出这一循环过程。
【参考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不断重复上述流程,直至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规划效果)。
三、构思框架图与流程图图文转化题型潜在的共同要求
由以上实例分析可知,两种题型在实际转化操作中有异有同,答题时既要注意两者性质、特点的不同,从而准确把握表述用词,也要关注两种题型的共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根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潜在要求:
(1)论述对象要明确——表述句子要有主语。
(2)论述要素要全面——表述内容要含所有。
(3)论述用词要简洁——表述用词要求精确。
(4)论述过程要流畅——表述组织要有逻辑。
(5)论述语言要平实——表述语言要忌修饰。
(6)论述字数有限制——表述字数要合要求。
只有从根本上抓住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的区别,考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两种题型的混淆,降低图文转化过程中表述用词的不当率。同时,了解图文转化题型的各种潜在要求,如句子要有主语、论述过程要简洁流畅、不能超过字数限制等,考生便能尽可能地减少答题失误和不必要的扣分。
关键词: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构思框架图;流程图
近年来,作为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等能力的重要题型,图文转换成为高考语文试题的一大热门,尤其是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深受高考语文全国卷的青睐。让学生将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转换成文字,考查的是学生图文理解、提炼和整合信息、語言表达的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这种题型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值得教师和考生关注的命题倾向。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三套试卷均考查了构思框架图,内容分别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图”(不超过85字)、“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图”(不超过85字)和“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图”(不超过80字)。2018年全国Ⅰ卷考查“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流程图”(不超过90字);全国Ⅲ卷考查“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图”(不超过100字)。由此可见,2018年全国Ⅰ卷的流程图图文转换题型是对之前构思框架图题型的转变和创新,这也是高考语文近十年来第一次考查流程图。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不是,两者有着怎样的异同?又如何区分?各自有着怎样的解题策略?如何精准用词?
想要解决以上问题,准确理解它们的概念是必要的前提和关键。
一、准确辨析“框架图”与“流程图”
“框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建筑工程中,由梁、柱等联结而成的结构”和“比喻事物的基本组织、结构”两个义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2)》的解释是:“表示一个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组成结构的框图叫作结构图(框架图)。”该概念适用于高考语文构思框架图题型。由相关定义来看,所谓“框架”其实就是指各个概念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侧重于整体的轮廓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结构要素之间主要是平行并列、包含领属、解释说明和表行为方式等关系,往往不构成先后顺序或者行为动态。
“流程”一词,起初既是工艺生产语言,又是计算机语言(又叫“程序”)和算术语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解释为“水流的路程”和“工艺流程的简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对“流程图”也有一个解释:流程图,又称“程序框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而算法又有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这些逻辑结构在流程图上或单一行之,或综合使用。严格来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流程图其实是数学算法流程图的具化,但又与其不同,前者更注重文学、文化、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内容,而后者内容范围更广,程序(算法)更复杂,对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强。结合近年高考语文和各省市模拟试题,我们可以给语文试题中的流程图归纳出一个适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定义:流程图,又称程序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生产制造过程、某种设备操作使用流程、某种活动思路及流程等具有动态行为过程的图示符号。也可表述为:流程图是表示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一定动态顺序的框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流程”是顺序,是动作,是路径,是动态,是相互制约和作用,如一个用户任务的使用流程,它定义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经历的阶段、先后顺序以及所需要的条件、循环等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对两者概念的异同作一个简明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单从它们的概念和性质来看,框架图与流程图有着很大区别,那么,它们转换成文字所采取的思考方式和表述用词也应有所区别。
二、构思框架图与流程图图文转换表述技巧策略比较
混淆流程图和框架图概念的结果就是转换后的文字表述用词不准确,逻辑不通畅,甚至会出现病句不断、语句不通等违背语言表达基本语法的现象。这时,考生会失分严重,而这些低级错误导致的失分着实让人心生惋惜。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经典题型进行分别解说,探求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各自的解题方法与表述用词技巧。
(一)构思框架图真题解析及表述技巧策略
例1 (2016年全国I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解题的前提是审题和对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理解。图表文本的理解靠的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与具体的生活体验,而审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型,明确主要论述对象和试题的目的与要求。为此,我们可对题干作出以下分析:
(1)题型:从题干“初步构思框架”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构思框架图,要求图文转换。
(2)考查知识点: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的能力。
(3)主要论述对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
(4)试题目的和要求:将图表转换为文字叙述,要求内容完整(包含题目所给所有要素)、表述准确(用词精准)和语言连贯(语言通畅无语病)。
【问题答案示例】“中华文化体验”分为讲座和活动两种。讲座分为旗袍、围棋、国画。活动有太极拳,太极拳在体育课上进行;有中国结和剪纸,在手工课上进行。这些活动最后还要进行年终表演和展示。
【问题答案点评】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明确论述对象,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第二步,表述各层次的具体内容。由对构思框架图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明确:论述对象之中的各要素主要是平行并列、包含领属、解释说明和表行为方式等关系,所以表述语言中所使用的动词和连词往往具有表示平行并列、领属包含、解释说明和行为相对静止的性质。该题中,“体育课”与“太极拳”,“手工课”与“剪纸艺术”“中国结”,均为包含领属关系(也可理解为表行为方式),表述时可使用“利用”“包括”“包含”“有”“分”“分为”“可分为”等领属关系词。 从上述问题答案来看,考生基本明白构思框架图的大致意思,关键用词虽符合构思框架图的特点,但语言表述不够简洁、连贯。如果仅简单机械地使用“分”“分为”“有”等表领属关系的词语,那么整个表述就显得流程化、模式化,甚至机械化,难以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和鲜明”的考纲要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表解释说明”的要素,在表述的时候应尽量融合在主干句子中,化散为整,如问题答案示例中“活动有太极拳,太极拳在体育课上进行”一句可改为“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活动)有中国结和剪纸,在手工课上进行”一句可改为“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巧妙地化散为整,可以使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参考答案示例】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紙艺术。年终还要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等活动。
例2 (2016年全国Ⅱ卷)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问题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将于5月4日举行,主要分为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分为规模计划和场地,规模计划又分为“选拔20人参赛”和“6个奖项”,场地定在报告厅。宣传工作分为海报、组稿和报道,报道主要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进行宣传。
【问题答案点评】由对构思框架图的基本理解,我们可以明确:论述对象之中的各要素主要是平行并列、包含领属、解释说明和表行为方式等关系,所以表述语言中所使用的动词和连词往往具有平行并列、领属包含、解释说明和行为相对静止的性质。该题中,“5月4日”是对“中国梦演讲赛”的举行时间进行解释说明;“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中,“组织”和“宣传”属于平行并列关系,可由“和”“与”等表示并列的连词连接;“组织工作”分为“场地”和“规模计划”,而“报告厅”是对“场地”的解释说明,“选拔20人参赛”与“6个奖项”是对“规模计划”的解释说明,表述时均可“杂糅”其中,尽量将散句合为整句,避免语言繁复啰唆。同理,“宣传工作”与“海报”“组稿”“报道”是包含领属关系,表述时可使用“有”“分”“分为”“包含”等词语;“学校网站”和“校报”是“报道”的行为方式,表解释说明和行为方式关系的词语可“杂糅”在整句中,化散为整,简练语言,该句可表述为“通过学校网站和校报进行报道”等。
【参考答案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进行报道。
例3 (2016年全国Ⅲ卷)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 个字。
【问题答案示例】迎新生晚会分为动员通知、演出和评奖三个环节,演出活动又分为参演人员、内容和形式,参演人员由高二高三学生组成,内容为学习生活,形式不限。
【问题答案点评】该题难度较大,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难以精准用词,造成语言表达不够简明、连贯、得体和准确。考生首先要细读构思框架图,按照层次对活动进行整理,然后从中提炼出活动的要素:参加对象、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准备工作、最后结果等。根据构思框架图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精准用词。首先,“迎新生晚会”主要有“动员通知”“演出”和“评讲”三个环节,表面看三个环节好像是单纯的“流程”关系,实际上却是“框架”和“流程”的高度融合,且侧重点不在于三个环节之间的流程,而在于对“迎新生晚会”工作的安排布置和说明,当然,只要表述恰当,两种形式均可。“参演人员”“内容”和“形式不限”是对“演出”的分层解释说明,表述时各个层次之间应使用体现并列关系的词语,或者体现出并列关系的语意;“高二高三”是对“参演人员”的解释说明;“学习生活”是对“演出内容”的解释说明。解释说明类要素一般要化散为整,杂糅到主干句中,促使句子表达简洁、流畅,避免语言表达机械化和模式化。由此我们可以对各个要素关系进行整合:参演人员为高二高三学生,准备工作是要提前通知并动员,然后注意演出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限。还有一点,就是演出后要评奖。考生在拟写答案时要注意有条理,一般应按从对象到内容、到组织形式,再到最后结果的顺序表述。
【参考答案示例】本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准备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二)流程图真题解析及表述技巧策略
例4 (2018年全国I卷)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问题答案示例1】某校通过评估反馈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然后进行个人定位,确定发展目标,进行操作策略,再进行评估反馈。
【问题答案示例2】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分为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再分为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然后进行操作策略,进行评估,反馈到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
【问题答案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考生在作答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题干的要求,对论述对象、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问题模糊不清。“问题答案示例1”中,考生将论述对象设为“某校”,混淆了论述对象,应改为“教师”;“评估反馈”之后还有一个循环箭头,考生在作答中未表述出来,表述不完整。“问题答案示例2”中,“分为”“再分为”两个词语严格来说用法并不够恰当;“再”“然后”等承接性词语用法较为机械呆板,使语言缺乏流畅性和活力;“反馈到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并不准确,从流程图的框架指向来看,这是一个相对的无限循环的过程,除非达到完美结果,而“问题答案示例2”中并未指出这一循环过程。
【参考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不断重复上述流程,直至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规划效果)。
三、构思框架图与流程图图文转化题型潜在的共同要求
由以上实例分析可知,两种题型在实际转化操作中有异有同,答题时既要注意两者性质、特点的不同,从而准确把握表述用词,也要关注两种题型的共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根据以上实例分析,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潜在要求:
(1)论述对象要明确——表述句子要有主语。
(2)论述要素要全面——表述内容要含所有。
(3)论述用词要简洁——表述用词要求精确。
(4)论述过程要流畅——表述组织要有逻辑。
(5)论述语言要平实——表述语言要忌修饰。
(6)论述字数有限制——表述字数要合要求。
只有从根本上抓住构思框架图和流程图的区别,考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两种题型的混淆,降低图文转化过程中表述用词的不当率。同时,了解图文转化题型的各种潜在要求,如句子要有主语、论述过程要简洁流畅、不能超过字数限制等,考生便能尽可能地减少答题失误和不必要的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