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设计“问题”环境,激发探究欲望;进入问题情境、确定专题是探究性阅读的主体;占有信息资料、自主探究发现是探究性阅读的核心;调动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乐于探究这四种策略。
  关键词: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38-1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学习方式要有根本的变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探究方法逐步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环境,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工,只在每事问。”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阅读教学中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学生边读边思考,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经过读读、议议,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达到了发展思维的目的。事实证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逐渐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提问,才能点燃他们探究创新的火花。
  二、进入问题情境、确定专题是探究性阅读的主体
  1.中心式问题。所谓“中心式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位、探究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中心式问题”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是“整体牵引”。问题的设计可牵一“问”而动全文,能激发思考,引发探究的兴趣,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
  2.提炼式问题。有的课文适宜于让学生自己求疑设计问题,并民主择优确立探究的问题。学生初读这类课文后会发现多处“信息点”,不同的学生发现的疑惑点、难点不一,需要讨论确定。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学习探索解决疑难;组织问题小组,归纳提升问题,师生互动解决;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坐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作为自己合作的伙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决,并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学生提问的准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是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最后,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3.自由式问题。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因为其中确实已蕴含着一定的古典内涵。但是我还不满足于此,非要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不可,于是就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三、占有信息资料、自主探究发现是探究性阅读的核心
  确定了阅读研究的专题,学生就有的放矢地进入深读境界。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有目的地探索,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最高效率地达到阅读目标,获得最丰富的体验和最大限度的发展,需要我们作以下几方面努力。
  1.主动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有效的探究学习离不开丰富的学习资料、科学设备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资料,平时积累资料,课上随时拥有资料,并且鼓励学生学会如何从网上、书刊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家长那里获取信息。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辨别、筛选、加工、整理信息资料。
  2.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上要多安排学生学习交流,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分组讨论,全班集体交流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边的对话和交流。学生从学习的伙伴、教师及课文文本等对话中,获取了新知识,同时在对话中学生也会有新发现。多为学生设置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潜意识的开发。
  3.注重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主观感受的表述,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因而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感性认识——诵读感悟。教师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情境,让学生到这一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品味、诵读。
  四、调动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青少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而且其情感又容易被唤起。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创设情境,驱动学生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主动探究的学生,要给予积极评价,通过鼓励、赏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点燃学生心灵探究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他们之间的差异,精心策划,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我会读”、“我会演”、“我会画”、“我会说”等,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演、画、说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生在读一读、做一做、玩一玩中,发现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以过去历史经验来看,市场中长期风格转向小盘股的契机并不在于相对估值的见底,而是需要诞生大故事、大逻辑来支撑。  近期的反弹中,大家其实更关注的是结构——除了对龙头股的抱团,风格是否会转向此前大幅下跌的小盘股?  创业板相对主板的相对PE已经接近底部,而相对PB还在半山腰,到底是看相对PE还是相对PB?  目前,创业板相对主板的相对PE为3.0,已经接近历史最底部,因此部分投资者认为在这个位置买入创
期刊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握工程进度,实施有效的进度管理。电气工程由于其特殊性,在施工过
(西安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旨在分析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创新途径,以期推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制度;农村信用社;创新    1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打击当时农村盛行的高利贷活动,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众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组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国际化的今天,“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
在国际EPC工程项目中,如何通过加强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是当前国际EPC项目团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文章探讨了国际EPC项目采购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策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
由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和中国经济导报社主办的“从长航改制看国企改革”研讨会于2001年8月18日在西安喜来登酒站隆重召开.北京和陕西两地的经济专家、陕西省政府的省关领导、海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学徒制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深入分析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校企合作、大师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业银行发展也进入大变革、大转型阶段,纷纷将“提升专业化客户服务水平、建立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作为转型方向.rn在服务公司客户方面,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