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它人口少,国土面积狭小,却经常成为世界的焦点;它在地图上不过弹丸之地,却培育出了数位诺贝尔奖得主;它土地贫瘠,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农业生产力;它生长于充满敌视的国际环境中,却在层层外交与经济的封锁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高精尖生存空间。
众所周知,以色列极其推崇创新精神,然而,“创新”一词实在抽象,令人难以捉摸。以色列人是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又是如何作用于他们的生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此次以色列考察之行满怀兴奋和期待。
在以色列访问期间,我们参观访问的第二所学校,才看到校门,就令所有人着实吃了一惊,这是校门吗?两扇铁栅栏,简单刷了层绿漆,横向不过勉强能让三个成年人并肩走入,上面竖了一块牌子,写着的几行字,大概就是校名。校长见我们来了,热情地走出来,亲手开门迎接,让我们感觉不像走入了一所校园,而更像是一所宅院。更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他将我们引到了紧临校门的一处屋子,介绍说他就在这里办公。换句话说,门卫室就是校长室。
这彻底颠覆我们的认识。在中国,我自认为参观访问各地的学校不算少,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校长室无一例外地设置在行政中心,楼层较高,环境安静。紧邻校门区域的位置,一定是门卫室,怎么这所以色列学校会把校长室放在这里?我们带着惊诧和好奇,随校长参观了他的办公室。跨进走廊,迎面就是一个小型“荣誉墙”,嵌入外墙的整个大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类奖杯,大大小小的奖杯向来宾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办学成绩斐然,所获荣誉颇丰。校长室门旁的另一面小墙上,挂着一幅孩子的人体简图,我们看不懂图上的文字,猜测大概是用来教学生识别人体部位的。从外面纵观校长室全貌,非常朴素简单,但这样的布局让校长室去除了高高在上的冷峻,平添了几分亲切。推开门,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所学校的“核心机构”:面积不大,以蓝黑为主色调,深色调的搭配给人一种沉稳和安静的感觉,鹅黄的办公桌给这一方空间调入了一丝暖意,电视、橱柜、书架、办公设施一应俱全,且摆放都恰到好处,把不大的空间利用得相当充分。校长介绍说,这所学校规模不大,把校长室设置在这个位置,一方面是因为校长室全天候开放,可以兼任门卫室的功能,另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这里紧靠师生进出的大门,只要他们愿意,校长室随时欢迎师生来这里交流,提出建议。听罢介绍,我恍然大悟的同时,对这位校长的务实精神生出了由衷的敬佩,这位戴着眼镜,面容和善,胖墩墩的校长,虽然其貌不扬,履历却堪称深厚。在走廊里,我们看见贴着一张皱巴巴的中文介绍,得知这位校长不仅是教育管理博士,还曾担任过陆军上校、外国关系部指挥官、联合国高级代理和大学讲师,这些丰厚的阅历,让我们对他的个人魅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路兴致勃勃地随着他参观起这所外面看起来和校长一样其貌不扬却底蕴深厚的学校。
从校长室出来,我们被引入了一间像极了会议接待室的房间,围桌而坐,聆听校长的介绍。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这间并不是我们原先概念中专门用来开会和接待来宾的专用室,而是学生的电脑房。这个发现令大家又吃了一惊,不禁环顾四周:这里四面墙壁刷成了深蓝色,光线柔和,坐在其中,眼睛会觉得非常舒适;四面墙壁上有投影,无论坐在哪一面,都能听清楚中间教师的讲解,看见教师的演示,乳白色的条形桌围成椭圆形,便于让学生舒适地围坐,围桌型设计既能给每个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在需要讨论交流的时候,也可以做到全方位展示。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不由得拿它与国内学校的电脑房比较起来。一般学校的电脑房硬件设施不比这里逊色,但在设计方面明显能看出不同。国内的电脑房里座位整齐排列,更方便教师的传授和检查,却不便于学生的提问和探讨,这其中多少能反映出两国教育理念上的差异。犹太教育的传统是以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方式,把知识输送到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中,所以他们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倡导和引导孩子们主动提问,这在电脑房的设计上也可见一斑。
随着访问的深入,我们发现,在以色列的学校中,一室多用的情况绝非只是一校如此,而是相当普及。比如我们访问的第三所学校。这所学校是以色列最好的学校,考试成绩在以色列名列前茅。学校占地1 500多亩,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有2 000多名师生,不仅如此,它还自带农场、奶牛养殖场、菜园等,我们进入校园就仿佛进入了一片广袤的农场,随处可见悠闲踱步的山羊和飞禽。然而令我们颇感意外的是,招待我们的“接待室”,竟然就是校长办公室。更令我们吃惊的是,校长室其实并不大,除了放置校长的办公桌椅之外,只够放一张圆桌,我们一行十多人坐下去,简直拥挤不堪,导游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站着。然而,在这位对自己办公室如此“苛刻小气”的校长带领出的校园中,我们却看到了欢乐自由的孩子,极其宽广的活动区域供孩子自由探索、实践,一个孩子对我们说:“在这里生活,我觉得幸福极了,其他学校简直是监狱。”
相形之下,第一所学校把招待室设在图书室,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图书室空间比较大,这所学校就干脆把学生迎宾节目的舞台也搬了过来,于是,我们在图书室里欣赏了以色列孩子的才艺表演。
以色列学校布局设计上的创新,不拘一格,似乎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非常讲究务实。就地域和人口比例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国家,在外面,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大片空旷的沙砾地,只要他们愿意,建造高楼大厦,保证每所学校有个宽大的校长专用办公室和现代化专用接待室并不是难题。然而他们却更愿意竭尽全力“挤压”校长室空间,更愿意在专用区域的多功能开发方面不遗余力地做足文章,表面看似不够大气,但若从出发点探究,就能发现,在保证能满足最基本的学习、工作、生活之需后,所有的考虑都指向创造更好的校园生活—这种创新,相当可贵。比如,校长室和门卫室的功能融合,可以便于校长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便于提供贴心的服务;比如,校长室和接待室的功能融合,可以节省出更多的空间用以开辟一个实验室,一块学生实践的菜园,甚至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花园……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对已有硬件的使用,更体现了以色列在创新上讲究的务实精神。硬件是已经拥有的,创新却能延展到无限。这些创新可谓不拘一格,但都是为实实在在的目标而服务。例如令我们误以为是会议室的学生电脑房,全蓝色的整体色调能保护视力,围桌型的布局便于讨论,这些创新举措,都是将已有的硬件设施设备创造性使用,令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参观结束后,对于中国和以色列学校的硬件对比,所有考察的人的感受都是一致的,就硬件而言,我们国内的许多学校不亚于甚至优于以色列,但是,如何创新性地用好它们,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空间。以色列给我们的启示是:务实,是创新的催化剂。
我们看到的一切也向我们例证:教育,因务实的创新而更美好。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任媛媛)
众所周知,以色列极其推崇创新精神,然而,“创新”一词实在抽象,令人难以捉摸。以色列人是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又是如何作用于他们的生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此次以色列考察之行满怀兴奋和期待。
在以色列访问期间,我们参观访问的第二所学校,才看到校门,就令所有人着实吃了一惊,这是校门吗?两扇铁栅栏,简单刷了层绿漆,横向不过勉强能让三个成年人并肩走入,上面竖了一块牌子,写着的几行字,大概就是校名。校长见我们来了,热情地走出来,亲手开门迎接,让我们感觉不像走入了一所校园,而更像是一所宅院。更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他将我们引到了紧临校门的一处屋子,介绍说他就在这里办公。换句话说,门卫室就是校长室。
这彻底颠覆我们的认识。在中国,我自认为参观访问各地的学校不算少,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校长室无一例外地设置在行政中心,楼层较高,环境安静。紧邻校门区域的位置,一定是门卫室,怎么这所以色列学校会把校长室放在这里?我们带着惊诧和好奇,随校长参观了他的办公室。跨进走廊,迎面就是一个小型“荣誉墙”,嵌入外墙的整个大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类奖杯,大大小小的奖杯向来宾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办学成绩斐然,所获荣誉颇丰。校长室门旁的另一面小墙上,挂着一幅孩子的人体简图,我们看不懂图上的文字,猜测大概是用来教学生识别人体部位的。从外面纵观校长室全貌,非常朴素简单,但这样的布局让校长室去除了高高在上的冷峻,平添了几分亲切。推开门,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所学校的“核心机构”:面积不大,以蓝黑为主色调,深色调的搭配给人一种沉稳和安静的感觉,鹅黄的办公桌给这一方空间调入了一丝暖意,电视、橱柜、书架、办公设施一应俱全,且摆放都恰到好处,把不大的空间利用得相当充分。校长介绍说,这所学校规模不大,把校长室设置在这个位置,一方面是因为校长室全天候开放,可以兼任门卫室的功能,另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这里紧靠师生进出的大门,只要他们愿意,校长室随时欢迎师生来这里交流,提出建议。听罢介绍,我恍然大悟的同时,对这位校长的务实精神生出了由衷的敬佩,这位戴着眼镜,面容和善,胖墩墩的校长,虽然其貌不扬,履历却堪称深厚。在走廊里,我们看见贴着一张皱巴巴的中文介绍,得知这位校长不仅是教育管理博士,还曾担任过陆军上校、外国关系部指挥官、联合国高级代理和大学讲师,这些丰厚的阅历,让我们对他的个人魅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路兴致勃勃地随着他参观起这所外面看起来和校长一样其貌不扬却底蕴深厚的学校。
从校长室出来,我们被引入了一间像极了会议接待室的房间,围桌而坐,聆听校长的介绍。这时候我们才知道,这间并不是我们原先概念中专门用来开会和接待来宾的专用室,而是学生的电脑房。这个发现令大家又吃了一惊,不禁环顾四周:这里四面墙壁刷成了深蓝色,光线柔和,坐在其中,眼睛会觉得非常舒适;四面墙壁上有投影,无论坐在哪一面,都能听清楚中间教师的讲解,看见教师的演示,乳白色的条形桌围成椭圆形,便于让学生舒适地围坐,围桌型设计既能给每个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在需要讨论交流的时候,也可以做到全方位展示。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设计,不由得拿它与国内学校的电脑房比较起来。一般学校的电脑房硬件设施不比这里逊色,但在设计方面明显能看出不同。国内的电脑房里座位整齐排列,更方便教师的传授和检查,却不便于学生的提问和探讨,这其中多少能反映出两国教育理念上的差异。犹太教育的传统是以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方式,把知识输送到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中,所以他们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倡导和引导孩子们主动提问,这在电脑房的设计上也可见一斑。
随着访问的深入,我们发现,在以色列的学校中,一室多用的情况绝非只是一校如此,而是相当普及。比如我们访问的第三所学校。这所学校是以色列最好的学校,考试成绩在以色列名列前茅。学校占地1 500多亩,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体,有2 000多名师生,不仅如此,它还自带农场、奶牛养殖场、菜园等,我们进入校园就仿佛进入了一片广袤的农场,随处可见悠闲踱步的山羊和飞禽。然而令我们颇感意外的是,招待我们的“接待室”,竟然就是校长办公室。更令我们吃惊的是,校长室其实并不大,除了放置校长的办公桌椅之外,只够放一张圆桌,我们一行十多人坐下去,简直拥挤不堪,导游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站着。然而,在这位对自己办公室如此“苛刻小气”的校长带领出的校园中,我们却看到了欢乐自由的孩子,极其宽广的活动区域供孩子自由探索、实践,一个孩子对我们说:“在这里生活,我觉得幸福极了,其他学校简直是监狱。”
相形之下,第一所学校把招待室设在图书室,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图书室空间比较大,这所学校就干脆把学生迎宾节目的舞台也搬了过来,于是,我们在图书室里欣赏了以色列孩子的才艺表演。
以色列学校布局设计上的创新,不拘一格,似乎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非常讲究务实。就地域和人口比例而言,它并不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国家,在外面,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大片空旷的沙砾地,只要他们愿意,建造高楼大厦,保证每所学校有个宽大的校长专用办公室和现代化专用接待室并不是难题。然而他们却更愿意竭尽全力“挤压”校长室空间,更愿意在专用区域的多功能开发方面不遗余力地做足文章,表面看似不够大气,但若从出发点探究,就能发现,在保证能满足最基本的学习、工作、生活之需后,所有的考虑都指向创造更好的校园生活—这种创新,相当可贵。比如,校长室和门卫室的功能融合,可以便于校长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便于提供贴心的服务;比如,校长室和接待室的功能融合,可以节省出更多的空间用以开辟一个实验室,一块学生实践的菜园,甚至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花园……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对已有硬件的使用,更体现了以色列在创新上讲究的务实精神。硬件是已经拥有的,创新却能延展到无限。这些创新可谓不拘一格,但都是为实实在在的目标而服务。例如令我们误以为是会议室的学生电脑房,全蓝色的整体色调能保护视力,围桌型的布局便于讨论,这些创新举措,都是将已有的硬件设施设备创造性使用,令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参观结束后,对于中国和以色列学校的硬件对比,所有考察的人的感受都是一致的,就硬件而言,我们国内的许多学校不亚于甚至优于以色列,但是,如何创新性地用好它们,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空间。以色列给我们的启示是:务实,是创新的催化剂。
我们看到的一切也向我们例证:教育,因务实的创新而更美好。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