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3+X”已全面展开,这不仅是考试形式上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导思想和考试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国家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科学的有力依据,促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现我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考查目的,抓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内综合
教育部所公布的“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鉴于目前普通高中教学现状,积极推进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教育部还明确指出:综合科目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由此可见“3+X”的化学命题强调化学学科的综合以及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为考查重点。因此,在高考的新形式下,化学复习教学要避免陷入误区,一哄而上,大搞形式主义,舍本逐末。即盲目的大讲特讲跨学科综合,而忽视了本学科的“双基”的教学。事实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的能力培养和考查是一句空话。况且,基础知识的考查永远是高考中最基本的方向。也就是说,没有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要想谈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就如同一个还未学走路的娃娃,就想先学会跑步一样。
所以我认为不论高考如何考、如何改,化学复习教学要立足教材和《大纲》、以及《考试说明》,踏踏实实的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基础教学和规范化教学 ,对《大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五大部分纵横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并运用自如,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应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化学科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新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准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过去的教师往往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一做法,收益甚小。大家知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能力是一句空话,如同空中楼阁;但是如果有知识,缺乏能力,这些知识就如同一潭死水,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付之于应用,更谈不上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统一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把培养能力做目标,以传授知识做契机,达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用心去营造。比如,借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化学实验时,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分析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引导他们观察现象并运用知识去解释现象,还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自成体系,缺少沟通和渗透。而“3+X”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兼容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学科渗透、兼容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考是建立在各学科知识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绝非对综合习题进行短时突击就能解决。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实施综合教育和进行多方面能力培养的过程。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做好学科的“双基教学”及学科内的综合,同时加强学科间渗透,注意挖掘化学与物理、生理之间的综合知识。例如,(1)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现象,原子核与原子结构,气态物质的物理与化学变化,环保知识和人类生存条件,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技术等。具体注意①喷泉实验与压强的关系;②有关气体体积的化学计算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③电化学原理与电流强度的关系等等。(2)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门学科相关的交叉的教学内容上,具体应注意①相互渗透:如糖类、盐、蛋白质与细胞,有机物与生命起源,溶液的PH值变化与植物根毛区的离子交换;②相互交叉点上。例:元素化合物与生物新陈代谢,污水处理与自然环保,沼气发酵中的化学与生物,化学元素与细胞的化学成分,化学变化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等等。(3)理化生三科综合测试,将以三种基本知识为载体或背景材料,仍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等,以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应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并且经常向学生介绍新的科研、科技成果,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科技发展动向,最终达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熟练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努力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为新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
一、明确考查目的,抓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内综合
教育部所公布的“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中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鉴于目前普通高中教学现状,积极推进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教育部还明确指出:综合科目考试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由此可见“3+X”的化学命题强调化学学科的综合以及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为考查重点。因此,在高考的新形式下,化学复习教学要避免陷入误区,一哄而上,大搞形式主义,舍本逐末。即盲目的大讲特讲跨学科综合,而忽视了本学科的“双基”的教学。事实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谓的能力培养和考查是一句空话。况且,基础知识的考查永远是高考中最基本的方向。也就是说,没有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要想谈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就如同一个还未学走路的娃娃,就想先学会跑步一样。
所以我认为不论高考如何考、如何改,化学复习教学要立足教材和《大纲》、以及《考试说明》,踏踏实实的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基础教学和规范化教学 ,对《大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五大部分纵横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并运用自如,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应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化学科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新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准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过去的教师往往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一做法,收益甚小。大家知道,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能力是一句空话,如同空中楼阁;但是如果有知识,缺乏能力,这些知识就如同一潭死水,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付之于应用,更谈不上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统一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把培养能力做目标,以传授知识做契机,达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用心去营造。比如,借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化学实验时,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分析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引导他们观察现象并运用知识去解释现象,还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自成体系,缺少沟通和渗透。而“3+X”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兼容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学科渗透、兼容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考是建立在各学科知识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绝非对综合习题进行短时突击就能解决。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实施综合教育和进行多方面能力培养的过程。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做好学科的“双基教学”及学科内的综合,同时加强学科间渗透,注意挖掘化学与物理、生理之间的综合知识。例如,(1)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现象,原子核与原子结构,气态物质的物理与化学变化,环保知识和人类生存条件,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技术等。具体注意①喷泉实验与压强的关系;②有关气体体积的化学计算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③电化学原理与电流强度的关系等等。(2)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门学科相关的交叉的教学内容上,具体应注意①相互渗透:如糖类、盐、蛋白质与细胞,有机物与生命起源,溶液的PH值变化与植物根毛区的离子交换;②相互交叉点上。例:元素化合物与生物新陈代谢,污水处理与自然环保,沼气发酵中的化学与生物,化学元素与细胞的化学成分,化学变化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等等。(3)理化生三科综合测试,将以三种基本知识为载体或背景材料,仍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等,以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应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并且经常向学生介绍新的科研、科技成果,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关心科技发展动向,最终达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熟练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从而树立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努力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全心全意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为新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