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不仅起着启蒙教育的作用,更需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语文能力、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 诵读
近年来,在外国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古典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和落差的问题,不经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更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小学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理解围学经典的深刻含义。教师应精选诵读内容、丰富诵读形式、拓宽诵读渠道,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精选国学经典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凝结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与智慧,诵读国学经典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其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鼓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模糊性原则及自主性原则,精心选择诵读内容。首先,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分布合理选择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不断年龄段的小学生理解力不同,只有依据年龄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才能保证诵读效果。其次,教师应选择最有价值、对小学生成长最有帮助的诵读内容,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最后,对于一些长篇文章,教师可以节选其中几段,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确保诵读效果,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与诵读知识的积累,教师可适当增加篇幅长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我国传统文化与优秀精神。
小学语文教师选择国学经典诵读内容时需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例如一、二年级的围学经典诵读可以选择《三字经》《千字文》等内容,既具有朗朗上口的优势,其意义还可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三、四年级的诵读内容,《论语》《诗经》《孟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语言优美、篇幅适中,有利于理解与记忆。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可选择《爱莲说》《老子》等作为诵读内容,引导学生轻松愉悦的完成诵读任务,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二、丰富国学经典诵读形式
小学是进行围学启蒙的重要时期,但该时期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年纪,很难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枯燥的教学内容与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国学启蒙教育的顺利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丰富同学经典诵读形式,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全新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扎实牢固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助力。素质教育中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因此教师应设计多种精彩的课堂活动,通过游戏、竞赛、问答等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与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此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背诵古诗、《三字经》等经典内容,帮助学生在游戏的欢乐氛围中記忆国学知识、理解其深刻意义。教师还需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欣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经典内容带给我们的启迪与思考。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凌寒独自开的坚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哲理。
三、拓宽国学经典诵读渠道
小学语文中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短期内无法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坚持,不断提升当代小学生的诵读能力与语文基础。国学经典内容繁多深奥,光是依靠课堂教学无法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拓宽诵读渠道,在各科学习与实际生活中时刻为学生创造经典诵读的机会。总之,语文教师需将数学、体育、音乐、绘画等学科与国学经典诵读进行深度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例如可以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短小易记忆的文章改编为课间操,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强化记忆,进而提高同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还可以将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融于音乐、绘画等学科中,例如在学习《诗经》《渔舟唱晚》等古乐府诗歌时,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平和、安定的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绘画课上将国学经典内容画下来,不仅能加深学习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创造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
现阶段,国学经典诵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应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了解国学,欣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仔细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还应丰富诵读形式,扩宽诵读渠道,吸引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而提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