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我们都知道,新课程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场所。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果教师要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1.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表率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目前一些学校,数学教师之间很少合作。除统一进度,平时个别问题讨论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单干,甚至出现不正当的竞争。教师不能做到互相合作,又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许多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天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八小时,无论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需要数学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搜寻信息、进行课堂设计、解题、编题、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数学教师本身还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确实太累了。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必然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教师个人获取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随着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成分增大,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数学课本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有效的数学学习需要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资料,开发数学资源,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一个人获取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仍难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4.数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两位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筛选的资料或典型例题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出现“高耗低效”的困境;教学中的一些精彩的设计只有自己的学生可以享受,平行班里的学生却无法享受,总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1.个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基础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准备、反思。集体备课前每个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写出备课提纲,一定要突出重点,实破难点,找准教学兴奋点和关键,尽力提出有独特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集体讨论
每次集体备课要预先确定一个备课主持人。备课主持人以“说课”的形式陈述其备课方案,其他的教师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善于争辩,在争辩中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3.修正教案
教学永远是个性的行为,集体备课不是在集体中被决定,而是在集体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用别人的智慧轰击自己的思想,裂变而产生思想增值。每位教师还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使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教师要教好书,应该“多走一分,深入三分”。孟子曰:“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4.课后交流
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的主要内容。备课组教师上课后要进行交流,了解经过备课组研究过的教案在各班实施的情况,以便及时总结和不断改进,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有些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2.反思意識
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分析。
3.教研意识
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备课的过程中没有丝毫教学科研的影子,我们的集体备课还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上,对学生的分析也是少之又少,这样的集体备课必然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每次备课还必须有第二主题,即科研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我们学科的热门问题,也可以是我们自己所立的学科课题,还可以是我们平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对自己有一定触发的问题和一些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才能真正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务实求真,精益求精的集体备课是目前广大中小学中广为流行的一种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备课方式,是师师合作的核心。它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教师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抓好数学集体备课组建设意义重大,每个学校都应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1.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表率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目前一些学校,数学教师之间很少合作。除统一进度,平时个别问题讨论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单干,甚至出现不正当的竞争。教师不能做到互相合作,又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许多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天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八小时,无论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需要数学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搜寻信息、进行课堂设计、解题、编题、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数学教师本身还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确实太累了。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必然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教师个人获取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随着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成分增大,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数学课本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有效的数学学习需要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资料,开发数学资源,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一个人获取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仍难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4.数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两位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筛选的资料或典型例题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出现“高耗低效”的困境;教学中的一些精彩的设计只有自己的学生可以享受,平行班里的学生却无法享受,总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1.个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基础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准备、反思。集体备课前每个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写出备课提纲,一定要突出重点,实破难点,找准教学兴奋点和关键,尽力提出有独特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集体讨论
每次集体备课要预先确定一个备课主持人。备课主持人以“说课”的形式陈述其备课方案,其他的教师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善于争辩,在争辩中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3.修正教案
教学永远是个性的行为,集体备课不是在集体中被决定,而是在集体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用别人的智慧轰击自己的思想,裂变而产生思想增值。每位教师还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使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教师要教好书,应该“多走一分,深入三分”。孟子曰:“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4.课后交流
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的主要内容。备课组教师上课后要进行交流,了解经过备课组研究过的教案在各班实施的情况,以便及时总结和不断改进,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有些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2.反思意識
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分析。
3.教研意识
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备课的过程中没有丝毫教学科研的影子,我们的集体备课还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上,对学生的分析也是少之又少,这样的集体备课必然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每次备课还必须有第二主题,即科研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我们学科的热门问题,也可以是我们自己所立的学科课题,还可以是我们平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对自己有一定触发的问题和一些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才能真正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务实求真,精益求精的集体备课是目前广大中小学中广为流行的一种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备课方式,是师师合作的核心。它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教师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抓好数学集体备课组建设意义重大,每个学校都应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