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点滴乐趣,使作文有内容可写,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二、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小学生的优势是记忆力强,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优秀的文学园地里倘佯,受到熏陶感染,汲取精华,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
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让学生读一 读,记一记,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我还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课外读物,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同时也从学校图书馆找一些合适的书,让他们轮翻阅读,学生读的内容多了,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取经验和教训。
四、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要把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
作文写好后,学生先对自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然后,可安排学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总而言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点滴乐趣,使作文有内容可写,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二、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小学生的优势是记忆力强,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优秀的文学园地里倘佯,受到熏陶感染,汲取精华,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
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让学生读一 读,记一记,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我还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课外读物,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同时也从学校图书馆找一些合适的书,让他们轮翻阅读,学生读的内容多了,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学生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取经验和教训。
四、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要把作文的评价与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学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
作文写好后,学生先对自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然后,可安排学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总而言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