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时,你会看到一道这样奇特的风景——
在明亮的教室里,在洁净的窗台边,在宽阔的操场上……六七岁的孩子或成双成对,或成群结伙,黑黑的小脑袋凑在一块,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一处,叹息声、欢呼声、嬉笑声交织一片。
他们正在饶有兴致地干什么?对,打字牌!
这字牌,简单地说就是一些生字字卡,是专为我们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服务的。常言道:“人生识字聪明始”,可见识字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然而,低学段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于疲劳,往往有些时候,识字又是平淡如水的过程,巩固识字就更是索然无味。因此,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不讲究识字教学方法,学生就会丧失学习汉字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必须在识字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资料显示,全国可供我们借鉴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好几十种,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识字教学之路,该怎么走呢?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识字教学方法,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孩子对学习汉字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据观察和了解,六七岁的孩子对玩游戏极有兴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识字变通成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呢?经过思考,我们尝试为一年级的孩子们设计了一种游戏字牌。于是,你也就看到了校园中那奇怪的一幕。
起始阶段,字牌共400张,囊括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400个生字,字卡的一角都标有黑色的序列号。其中300张字卡背面跟扑克牌背面的图案别无异样,这是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读的300个生字。而另100个汉字字卡的背面则打印着孩子们喜爱的各种卡通人物,暗示了这些是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字。字牌的设计使每个学生对一学期所要学的生字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习目标也会更明确。
最初,孩子们认识汉字刚刚起步,对该字牌我们只设计了两种打法。第一种是参与者都拿出当课生字字牌,先由其中一个孩子一张一张地发牌,每发一张牌,自己都必须准确念出该汉字的读音。当他手中只剩下最后一张牌时,由对手来猜,是什么牌。如果猜到了他自己将受到对手的惩罚,反之,受到惩罚的将是自己的对手。然后,别的参与者按顺序据此方法操作。第二种是参与者按要求的序列号拿出字卡(已学过的生字),洗牌后轮流发牌,发牌时也要认读生字。当自己发牌后,遇到前面发的牌中有相同的字,两张相同字的字卡以及中间所夹的字卡全都收为己有。如:米地 洗 服 地,出第二个“地”的牌手就把地 洗 服地收掉。打字牌再继续进行。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两种打法使生字反复再现,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的反复认读中,既巩固了读音、认清了字形,又达到了自我检查、同学督查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对学生巩固识字检查工作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学的汉字越来越多,同音字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时,我们考虑到必须让他们区分字义。于是,我们又添加了一种字牌的打法。此种打法遵循了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洗牌发牌跟第二种打法一样,不同的是当自己发的牌能与前面的牌组成词或连成句子时,则收牌,收牌按老办法进行。如:我 吃 机 肉 骑 鸡,可组词“鸡肉”(收3张),也可组词“吃鸡”(收5张),也可连字成句“我吃鸡肉”(收6张)。收牌的多少取决于打牌者的智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开心,学得轻松,我们的识字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保障。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发现孩子们打字牌的热情有所下降。原来是孩子们老用两三种形式打字牌,犯腻了。是啊,谁不喜欢新鲜的事物呢?何况是一些孩子,怎么办呢?我们得不断创新,变换字牌的打法,满足他们的新奇之心,不然刚刚点燃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熄灭。于是,我们又鼓励学生自创,添加各种各样的打法。如:变字。若所发牌上的字与前面牌上的字加在一起或与前面的相减变成新字,则收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孩子打字牌获胜,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后,他就得把赢得的牌退还给输牌的对手。(多余的序列号字卡就是所赢的牌)
心理学研究证明: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打字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玩耍中,成功欲得到满足,享受到识字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有了学生打字牌的活动,我们的识字教学就像杜甫笔下的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然而,语文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假如把语文课本看成是识字教学的全部内容,那是有违“大语文”的观点的。因此,识字教学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目标不单是在语文书的某一册要求认识的几百个字中。我们应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把识字延伸到课外去,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主动识字、积累,使学生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整合起来,使我们的识字教学灵动起来。基于这点,我们又设计了副牌。
副牌是学生自制的,是孩子们自己课外认识积累的汉字,标着红色的序列号。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和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牌技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而认识积累的字越多,胜算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因此,他们会自觉地走出课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自主的认识和积累汉字。副牌的设计,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心灵放飞自由,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升华为一种可贵的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让学生打字牌是我们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种尝试,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会遵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断创新,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潜移默化中学,在快乐中学。
“我出一个说。”
“我出一个妈。”
“我出一个马。”
“我出一个女。“
“女和马合成妈。哈哈,赢了,收牌咯!“
“慢着,你只能收三张,轮我出牌了!嘻嘻,话来了,看,说——话,我收牌。”
……
瞧!打字牌之风正迅速地吹起,吹进了校园,校园里欢声笑语;吹进了家庭,家庭里其乐融融。
在明亮的教室里,在洁净的窗台边,在宽阔的操场上……六七岁的孩子或成双成对,或成群结伙,黑黑的小脑袋凑在一块,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一处,叹息声、欢呼声、嬉笑声交织一片。
他们正在饶有兴致地干什么?对,打字牌!
这字牌,简单地说就是一些生字字卡,是专为我们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服务的。常言道:“人生识字聪明始”,可见识字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然而,低学段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于疲劳,往往有些时候,识字又是平淡如水的过程,巩固识字就更是索然无味。因此,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不讲究识字教学方法,学生就会丧失学习汉字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必须在识字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资料显示,全国可供我们借鉴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好几十种,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识字教学之路,该怎么走呢?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识字教学方法,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孩子对学习汉字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据观察和了解,六七岁的孩子对玩游戏极有兴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识字变通成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呢?经过思考,我们尝试为一年级的孩子们设计了一种游戏字牌。于是,你也就看到了校园中那奇怪的一幕。
起始阶段,字牌共400张,囊括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400个生字,字卡的一角都标有黑色的序列号。其中300张字卡背面跟扑克牌背面的图案别无异样,这是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读的300个生字。而另100个汉字字卡的背面则打印着孩子们喜爱的各种卡通人物,暗示了这些是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字。字牌的设计使每个学生对一学期所要学的生字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习目标也会更明确。
最初,孩子们认识汉字刚刚起步,对该字牌我们只设计了两种打法。第一种是参与者都拿出当课生字字牌,先由其中一个孩子一张一张地发牌,每发一张牌,自己都必须准确念出该汉字的读音。当他手中只剩下最后一张牌时,由对手来猜,是什么牌。如果猜到了他自己将受到对手的惩罚,反之,受到惩罚的将是自己的对手。然后,别的参与者按顺序据此方法操作。第二种是参与者按要求的序列号拿出字卡(已学过的生字),洗牌后轮流发牌,发牌时也要认读生字。当自己发牌后,遇到前面发的牌中有相同的字,两张相同字的字卡以及中间所夹的字卡全都收为己有。如:米地 洗 服 地,出第二个“地”的牌手就把地 洗 服地收掉。打字牌再继续进行。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这两种打法使生字反复再现,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的反复认读中,既巩固了读音、认清了字形,又达到了自我检查、同学督查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对学生巩固识字检查工作的难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学的汉字越来越多,同音字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时,我们考虑到必须让他们区分字义。于是,我们又添加了一种字牌的打法。此种打法遵循了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洗牌发牌跟第二种打法一样,不同的是当自己发的牌能与前面的牌组成词或连成句子时,则收牌,收牌按老办法进行。如:我 吃 机 肉 骑 鸡,可组词“鸡肉”(收3张),也可组词“吃鸡”(收5张),也可连字成句“我吃鸡肉”(收6张)。收牌的多少取决于打牌者的智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得开心,学得轻松,我们的识字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保障。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发现孩子们打字牌的热情有所下降。原来是孩子们老用两三种形式打字牌,犯腻了。是啊,谁不喜欢新鲜的事物呢?何况是一些孩子,怎么办呢?我们得不断创新,变换字牌的打法,满足他们的新奇之心,不然刚刚点燃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熄灭。于是,我们又鼓励学生自创,添加各种各样的打法。如:变字。若所发牌上的字与前面牌上的字加在一起或与前面的相减变成新字,则收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孩子打字牌获胜,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后,他就得把赢得的牌退还给输牌的对手。(多余的序列号字卡就是所赢的牌)
心理学研究证明: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打字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玩耍中,成功欲得到满足,享受到识字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有了学生打字牌的活动,我们的识字教学就像杜甫笔下的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然而,语文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假如把语文课本看成是识字教学的全部内容,那是有违“大语文”的观点的。因此,识字教学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目标不单是在语文书的某一册要求认识的几百个字中。我们应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把识字延伸到课外去,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实践中不断主动识字、积累,使学生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整合起来,使我们的识字教学灵动起来。基于这点,我们又设计了副牌。
副牌是学生自制的,是孩子们自己课外认识积累的汉字,标着红色的序列号。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和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牌技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而认识积累的字越多,胜算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因此,他们会自觉地走出课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自主的认识和积累汉字。副牌的设计,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心灵放飞自由,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升华为一种可贵的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让学生打字牌是我们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种尝试,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会遵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断创新,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潜移默化中学,在快乐中学。
“我出一个说。”
“我出一个妈。”
“我出一个马。”
“我出一个女。“
“女和马合成妈。哈哈,赢了,收牌咯!“
“慢着,你只能收三张,轮我出牌了!嘻嘻,话来了,看,说——话,我收牌。”
……
瞧!打字牌之风正迅速地吹起,吹进了校园,校园里欢声笑语;吹进了家庭,家庭里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