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竞技状态形成过程和规律是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的理论基础;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的特点,青少年田径训练规律和学生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科学、合理的安排年度训练计划,成为我校课余田径训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人结合有关周期训练理论,经过几年的训练实践,对年度训练周期安排作了有益的尝试。发现:年度三周期训练安排适合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运动员(一级运动员以上),它可以在一年中保证运动员在多项重大比赛中创造出理想的专项专绩,年度双周期训练安排适合水平中等的学生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以上),它既保证其打好全面的身体基础和又可以完成比赛任务;小队员或水平较低的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以下)采取单周期训练安排后,奠定了坚实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基础,后期训练效果会很好。无论年度训练周期如何划分,都应重视一般身体素质、专项素质、基本技术、专项技术的和谐发展。根据学生不同水平、不同训练阶段,选择不同的训练手段,负荷水平是提高训练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浙江省重点中学 田径竞赛模式 年度训练周期单周期 双周期 三周期
一、年度训练周期划分的理论基础
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竞技状态是运动员有机体通过训练而产生的生物学适应性反应的具体表现,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最佳状态,竞技状态的形成有其固有的规律和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经过三大阶段:获得阶段、暂时保持阶段、暂时消失阶段。这一过程必须通过训练的调控才能完成,因而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由人为的教育学过程来控制。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一个训练周期,一个或几个训练周期组成年度训练周期,在一般的训练实践中,把训练大周期对应于竞技状态的各个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阶段,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发挥出优异的比赛成绩。(见图1-1)
图1-1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与训练大周期的对应关系
年度训练周期及年度周期内各时期的划分主要根据:①运动员原有训练水平;②运动专项的特点;③重大比赛日程;④季节气候条件。
二、浙江省重点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特性
1.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基本上是业余性质,而其根本任务是学习知识,因此不能完全搬照高水平训练过程。
2.学生运动员受学制时间,每个学校每个学期时间和教学工作内容的限制,所以划分大周期时必须考虑他们在学校学习安排,尤其是期中与期末考试,以及寒、暑假的时间,必须把运动训练中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程、竞赛模式特点、水平较高的学生(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上下)要在8月份参加浙江省特色学校田径比赛,5月份参加浙江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11月份参加市重点中学运动会,其间还要参加体育局系统组织的青少年比赛。中间水平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运动员要参加11月份市重点中学运动会,5月份省重点中学运动会,其间也可能参加体育系统组织的青少年比赛,而国家二级水平运动员以下的学生则只需参加区运动会等比赛,所以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应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赛程特点来安排。
三、重点中学田径训练年度训练周期的安排原则
运动训练的周期性是由运动员 “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规律决定的,学生运动员不可能在训练过程中持续出现最佳运动成绩,一般应在年度几次重大比赛中表现出最佳成绩,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起伏。另外学生运动员还是以打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基本技术基础为主。因此,制订年度训练计划应掌握以下原则:
1.依据训练过程规律和专项特点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2.针对运动员的年龄与运动水平特点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3.针对全年度比赛的序列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4.针对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5.针对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安排不同的训练手段的比例与时序来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四、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下年度训练周期的三种安排
根据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特点、青少年训练规律和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以及年度训练周期安排原则,2000-2010年间进行年度训练周期的研究和训练实践:
1.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小年龄运动员和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以下)的年度训练周期采用单周期。主要考虑到其没有能力参加高级别的比赛,而且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下雄厚、坚实的基础。(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必须采用),因而不划分明显的大周期,只是在常年的系统训练中根据他们有机体和训练水平的变化以及校运会、区运会比赛日程等(表2-1、表2-2)情况在负荷安排,训练内容比例上作必要的适宜调整。
4. 三种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的设想。年度训练周期不可能在理想条件下的进行,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特性就在于“课余”二字,不可能像专业队那样,以训练和比赛为主要任务,其它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比赛的日程进行,都要给训练让路,因此,训练周期的安排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从事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运动员的本职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之余从事运动训练,既要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达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完成训练任务,使运动成绩持续提高。由于学校的特点是一年之中,有春季学期开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暑假和秋季学期开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寒假,训练的连续性受到破坏。这样就很难按照专业队那样有充分的训练时间保证,这是年度训练周期安排中必须考虑的。因此,除了要根据年度周期训练划分原则外,还需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特点和中学生田径训练专业化特点来制订年度计划。
中学生运动员,无论水平高低、年龄大小,从田径运动的训练规律来看,都处于基础训练阶段、初步专项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提高阶段,其中大部分运动员还没有达到专项训练的提高阶段。但受目前教育体制的影响(如学生需要运动成绩升学、学校需要高水平运动员提高知名度、教练员体现业绩考核晋级等),中学生运动员训练的早期专项化和业余训练专业化特点尤为突出。 (1)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的设想。对训练水平低、年龄小,没有能力参加较高级比赛的小运动员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打下雄厚、坚实的训练基础,因而不划分明显的大周期。只是在常年的系统训练中根据他们有机体和训练水平的变化、基本比赛需要等情况,在负荷安排、训练内容比例上作必要的适宜调整也就可以了。
1.2000年~2010年对40名学生进行了单周期训练(刚入队一两年,或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下),30名学生进行双周期(入队二、三年或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10名(入队三年以上或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通过七年的训练实践,大多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专项能力、专项技术稳步提高,运动伤害事故较少,(只有一名学生因伤病停止训练),而且培养了几名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如郑旦(女)三级跳远13.07m,杨永国(男)跳远7.30m,叶呈慧(男)三级跳远15.80m,詹怡(女)三级跳远13.00m,王丹(女)跳高1.75m,她们都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郑旦、叶呈慧接近国家运动健将,其间有近10名学生接近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带训学生全部达二级国家运动员标准学生。下面列举几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成绩的对比数据(表5-1)。
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时期(专项)素质对比表
2.通过以上对比结果,从整体上讲,年度训练安排是成功的,特别是几名尖子队员,由于刚入队时采用了单周期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素质和基本技术基础,为日后大幅度提高专项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周期安排期间队员普遍,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专项成绩进步不明显,但这是本阶段“以打基础为主”的训练任务决定。特别是叶呈慧和郑旦,100m跑、立定三级跳七步助跑五级单跳(左、右)成绩进步明显。采用年度双周期训练后。可以保证队员边打基础,边比赛。为后期专项训练打下基础,又能逐步提高比赛能力和完成比赛任务。采用三周期时:队员的专项成绩大幅提高,而且在一年三次重大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很好地完成了比赛任务和考取了理想大学。如:郑旦(女)当年的三次重大比赛三级跳远成绩是:12.72m、12.83m、13.07m,中间参加几次诱导性比赛已均在12.60m左右,叶呈慧当年的成绩分别是:15.39m、15.55m、15.80m,詹怡当年的三级跳远成绩是12.82m、12.90m、13.00m,王丹当年的跳高成绩是1.70m、1.70m、1.75m通过以上成绩说明了针对她们进行年度三周期训练安排是非常成功的,也坚定了我安排年度三周期训练的信心。
年,也有学生运动员的特性,因此,“基础训练”仍然重要,否则可能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拔苗助长”。
六、结论与建议
1.竞技状态形成过程和规律是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的理论基础。
2.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特点和青少年训练规律来安排年度训练计划,成为我校课余训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适合于刚入队或小年龄低水平运动员,这对于他们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基础大有帮助(特别是个别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最初训练期间采用年度单周期安排的运动员,全面基础打得扎实,后期训练效果会更好。
4.年度双周期训练不仅适合于运动水平相对中等(国家二级运动员),运动员可使他们既打好训练基础又能完成比赛任务,提高比赛能力。同样也适合运动水平更高的运动员,只是在小周期的安排与处理上要区别对待以及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比赛模式特点加以合理安排。
5.年度三周期训练是相对先进的年度训练安排,比较适用于水平较高(一级运动员以上)的重点队员,它基本可以保证运动员在一年多个赛季中赛出理想成绩。
6.在目前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体制下重点中学田径训练呈业余训练专业化和青少年早期专项化的趋势,无论采用年度几周期,无论采用什么手段训练,都必须重视一般素质,专项素质、基本技术、专项技术训练的和谐统一。
7.同一年度、同一周期、年龄和运动水平不同,训练手段、训练内容、训练负荷安排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专项和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手段,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铁黎,陈钧.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1994.
【关键词】浙江省重点中学 田径竞赛模式 年度训练周期单周期 双周期 三周期
一、年度训练周期划分的理论基础
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竞技状态是运动员有机体通过训练而产生的生物学适应性反应的具体表现,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最佳状态,竞技状态的形成有其固有的规律和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经过三大阶段:获得阶段、暂时保持阶段、暂时消失阶段。这一过程必须通过训练的调控才能完成,因而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由人为的教育学过程来控制。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一个训练周期,一个或几个训练周期组成年度训练周期,在一般的训练实践中,把训练大周期对应于竞技状态的各个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阶段,以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发挥出优异的比赛成绩。(见图1-1)
图1-1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与训练大周期的对应关系
年度训练周期及年度周期内各时期的划分主要根据:①运动员原有训练水平;②运动专项的特点;③重大比赛日程;④季节气候条件。
二、浙江省重点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特性
1.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基本上是业余性质,而其根本任务是学习知识,因此不能完全搬照高水平训练过程。
2.学生运动员受学制时间,每个学校每个学期时间和教学工作内容的限制,所以划分大周期时必须考虑他们在学校学习安排,尤其是期中与期末考试,以及寒、暑假的时间,必须把运动训练中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程、竞赛模式特点、水平较高的学生(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上下)要在8月份参加浙江省特色学校田径比赛,5月份参加浙江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11月份参加市重点中学运动会,其间还要参加体育局系统组织的青少年比赛。中间水平的(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运动员要参加11月份市重点中学运动会,5月份省重点中学运动会,其间也可能参加体育系统组织的青少年比赛,而国家二级水平运动员以下的学生则只需参加区运动会等比赛,所以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应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赛程特点来安排。
三、重点中学田径训练年度训练周期的安排原则
运动训练的周期性是由运动员 “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规律决定的,学生运动员不可能在训练过程中持续出现最佳运动成绩,一般应在年度几次重大比赛中表现出最佳成绩,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起伏。另外学生运动员还是以打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基本技术基础为主。因此,制订年度训练计划应掌握以下原则:
1.依据训练过程规律和专项特点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2.针对运动员的年龄与运动水平特点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3.针对全年度比赛的序列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4.针对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5.针对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安排不同的训练手段的比例与时序来制订年度训练计划。
四、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下年度训练周期的三种安排
根据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特点、青少年训练规律和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以及年度训练周期安排原则,2000-2010年间进行年度训练周期的研究和训练实践:
1.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小年龄运动员和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以下)的年度训练周期采用单周期。主要考虑到其没有能力参加高级别的比赛,而且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下雄厚、坚实的基础。(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必须采用),因而不划分明显的大周期,只是在常年的系统训练中根据他们有机体和训练水平的变化以及校运会、区运会比赛日程等(表2-1、表2-2)情况在负荷安排,训练内容比例上作必要的适宜调整。
4. 三种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的设想。年度训练周期不可能在理想条件下的进行,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特性就在于“课余”二字,不可能像专业队那样,以训练和比赛为主要任务,其它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比赛的日程进行,都要给训练让路,因此,训练周期的安排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从事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运动员的本职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之余从事运动训练,既要完成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达到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完成训练任务,使运动成绩持续提高。由于学校的特点是一年之中,有春季学期开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暑假和秋季学期开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寒假,训练的连续性受到破坏。这样就很难按照专业队那样有充分的训练时间保证,这是年度训练周期安排中必须考虑的。因此,除了要根据年度周期训练划分原则外,还需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特点和中学生田径训练专业化特点来制订年度计划。
中学生运动员,无论水平高低、年龄大小,从田径运动的训练规律来看,都处于基础训练阶段、初步专项训练阶段和专项训练提高阶段,其中大部分运动员还没有达到专项训练的提高阶段。但受目前教育体制的影响(如学生需要运动成绩升学、学校需要高水平运动员提高知名度、教练员体现业绩考核晋级等),中学生运动员训练的早期专项化和业余训练专业化特点尤为突出。 (1)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的设想。对训练水平低、年龄小,没有能力参加较高级比赛的小运动员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打下雄厚、坚实的训练基础,因而不划分明显的大周期。只是在常年的系统训练中根据他们有机体和训练水平的变化、基本比赛需要等情况,在负荷安排、训练内容比例上作必要的适宜调整也就可以了。
1.2000年~2010年对40名学生进行了单周期训练(刚入队一两年,或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下),30名学生进行双周期(入队二、三年或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10名(入队三年以上或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通过七年的训练实践,大多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专项能力、专项技术稳步提高,运动伤害事故较少,(只有一名学生因伤病停止训练),而且培养了几名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如郑旦(女)三级跳远13.07m,杨永国(男)跳远7.30m,叶呈慧(男)三级跳远15.80m,詹怡(女)三级跳远13.00m,王丹(女)跳高1.75m,她们都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郑旦、叶呈慧接近国家运动健将,其间有近10名学生接近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带训学生全部达二级国家运动员标准学生。下面列举几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成绩的对比数据(表5-1)。
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时期(专项)素质对比表
2.通过以上对比结果,从整体上讲,年度训练安排是成功的,特别是几名尖子队员,由于刚入队时采用了单周期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素质和基本技术基础,为日后大幅度提高专项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周期安排期间队员普遍,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专项成绩进步不明显,但这是本阶段“以打基础为主”的训练任务决定。特别是叶呈慧和郑旦,100m跑、立定三级跳七步助跑五级单跳(左、右)成绩进步明显。采用年度双周期训练后。可以保证队员边打基础,边比赛。为后期专项训练打下基础,又能逐步提高比赛能力和完成比赛任务。采用三周期时:队员的专项成绩大幅提高,而且在一年三次重大比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很好地完成了比赛任务和考取了理想大学。如:郑旦(女)当年的三次重大比赛三级跳远成绩是:12.72m、12.83m、13.07m,中间参加几次诱导性比赛已均在12.60m左右,叶呈慧当年的成绩分别是:15.39m、15.55m、15.80m,詹怡当年的三级跳远成绩是12.82m、12.90m、13.00m,王丹当年的跳高成绩是1.70m、1.70m、1.75m通过以上成绩说明了针对她们进行年度三周期训练安排是非常成功的,也坚定了我安排年度三周期训练的信心。
年,也有学生运动员的特性,因此,“基础训练”仍然重要,否则可能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拔苗助长”。
六、结论与建议
1.竞技状态形成过程和规律是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的理论基础。
2.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模式特点和青少年训练规律来安排年度训练计划,成为我校课余训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适合于刚入队或小年龄低水平运动员,这对于他们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基础大有帮助(特别是个别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最初训练期间采用年度单周期安排的运动员,全面基础打得扎实,后期训练效果会更好。
4.年度双周期训练不仅适合于运动水平相对中等(国家二级运动员),运动员可使他们既打好训练基础又能完成比赛任务,提高比赛能力。同样也适合运动水平更高的运动员,只是在小周期的安排与处理上要区别对待以及根据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比赛模式特点加以合理安排。
5.年度三周期训练是相对先进的年度训练安排,比较适用于水平较高(一级运动员以上)的重点队员,它基本可以保证运动员在一年多个赛季中赛出理想成绩。
6.在目前浙江省重点中学田径竞赛体制下重点中学田径训练呈业余训练专业化和青少年早期专项化的趋势,无论采用年度几周期,无论采用什么手段训练,都必须重视一般素质,专项素质、基本技术、专项技术训练的和谐统一。
7.同一年度、同一周期、年龄和运动水平不同,训练手段、训练内容、训练负荷安排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专项和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手段,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铁黎,陈钧.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