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点,语文积累要从我们的母语中吸收祖国的文化精神,而且要认识到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我们要拓宽学生语文积累的视野,真正把积累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理念 积累
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但面对网络等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我们有必要对语文积累作一番更深入的思考。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也应该赋予语文积累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以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来对待语文积累。要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文化精神。要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一、要实现语文积累首先是要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
语文积累是一种文化火种的传承,是一种民族信念的潜移默化,是一种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从语言的酒窖中发酵出中华思想的芳醇。精凝的语言背后,潜藏的是睿智的心神;不论无意中的妙句还是有意的留白,均透露出无尽的韵思。读一篇文章,就是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个作家的心灵世界。读陶潜,是要领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读苏轼,是要领悟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一切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语言的贫乏实质就是思想的贫乏。先贤留下的文字是一盏盏美妙的明灯,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眼睛。当我们追溯着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上的隽永的语言,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对于精深微妙的语言,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智者,尤为如此。陈寅恪先生曾说:“凡中国之韵文,诗赋词曲韵无论矣,即美术性之散文,亦必有适当之声调,若读者不能分平仄,则不能完全欣赏与了解,竟与不读相去无几,遑论仿作与转译。”(《与刘文典教授论国文试题书》)语言与文化的其它项目不同,惟有语言可以积累,可以口口相传,可以心心相传,被智慧的人们赋予于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线索。
当然,我们在强调文化传统的薪火传承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批判、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引入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对待名家名篇不过分依赖,批判的吸收。这样的人文教育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才能培养出不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创造者。生活积累方面,不仅要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更强调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要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學习的基础,更要看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
二、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
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真正比较好地实现以上的这些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次运用语言知识,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记忆的效果。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从而达到语文积累的目的。
三、拓宽语文积累的视野,把“小语文”变成“大语文”
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一旦视野被蒙蔽,在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这是语文积累的最大误区。其实,我们每天上因特网、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参加活动、与人交谈……都在不断地接触新的语言材料,一切言语交际的场合都可以成为学习语言的环境。
【关键词】新理念 积累
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但面对网络等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我们有必要对语文积累作一番更深入的思考。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也应该赋予语文积累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以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来对待语文积累。要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文化精神。要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一、要实现语文积累首先是要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
语文积累是一种文化火种的传承,是一种民族信念的潜移默化,是一种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从语言的酒窖中发酵出中华思想的芳醇。精凝的语言背后,潜藏的是睿智的心神;不论无意中的妙句还是有意的留白,均透露出无尽的韵思。读一篇文章,就是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个作家的心灵世界。读陶潜,是要领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读苏轼,是要领悟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一切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语言的贫乏实质就是思想的贫乏。先贤留下的文字是一盏盏美妙的明灯,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眼睛。当我们追溯着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上的隽永的语言,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对于精深微妙的语言,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智者,尤为如此。陈寅恪先生曾说:“凡中国之韵文,诗赋词曲韵无论矣,即美术性之散文,亦必有适当之声调,若读者不能分平仄,则不能完全欣赏与了解,竟与不读相去无几,遑论仿作与转译。”(《与刘文典教授论国文试题书》)语言与文化的其它项目不同,惟有语言可以积累,可以口口相传,可以心心相传,被智慧的人们赋予于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线索。
当然,我们在强调文化传统的薪火传承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批判、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引入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对待名家名篇不过分依赖,批判的吸收。这样的人文教育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才能培养出不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创造者。生活积累方面,不仅要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更强调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要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學习的基础,更要看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
二、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
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真正比较好地实现以上的这些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次运用语言知识,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记忆的效果。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从而达到语文积累的目的。
三、拓宽语文积累的视野,把“小语文”变成“大语文”
人们都在强调积累重要,但究竟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呢?我们不能局限在语言层面,还应考虑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要跳出“小语文”的习惯思维,如果仅仅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视野当然就很难拓展开来,“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会受到重视,“语文”本应有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就会被忽略。这样的语文积累只能造就出唯书唯上、缺乏灵性的“书呆子”,却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现代公民。一旦视野被蒙蔽,在语言积累方面,则要么只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词、好句,语文积累就大功告成;要么只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似乎只要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这是语文积累的最大误区。其实,我们每天上因特网、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参加活动、与人交谈……都在不断地接触新的语言材料,一切言语交际的场合都可以成为学习语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