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将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金融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需求,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 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体系对城镇化支持的问题
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9%,而同期世界城市化率的年均增长仅为0.46%。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到2012年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我国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对金融资金需求的多元化与金融服务范围过窄之间存在的矛盾。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民金融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增长迅速,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市民化会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方面失地农民为重新就业、自主创业而产生了金融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失地农民的医疗及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都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此外,针对生活方式转变而产生的汇兑、结算、消费信贷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会明显增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正规金融机构在部分城镇的网点是呈收缩趋势的,特别是小城镇的金融覆盖面下降,金融服务范围过窄,很难满足农民的金融资金多元化需求。
(二)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偏少,服务质量不高。
在满足小城镇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如地方中小企业融资、农业小额贷款、农村中小项目融资等,地方小型金融机构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普遍由于规模太小,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较低,机构设置不合理,风险控制能力差,总是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三)金融资源配里缺乏有效性,融资渠道不畅。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中,金融组织机构虽然种类繁多,但并未真正发挥其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现行信贷管理机制与实际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政府在战略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强调城市过多,对农村关注过少。
二、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然而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解决金融支持城镇化加快发展问题,必须站在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多措并举、多路并进加以推动。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机构参与方式,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投资开发主体,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具体来说:
(一)金融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人口城市化提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增加的基础性、消费性甚至投资性的金融资金需求。(1)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创新个人创业贷款品种,出台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优惠贷款政策,积极调动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2)完善失地农民在医疗社会保障、个人财产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 (3)创新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农民在宅基地拆迁后所得的巨额补偿款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性金融需求; (4)降低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信贷门槛,满足农民进城后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 (5)改进以取现汇兑为主的城镇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城镇金融分支机构和ATM网点,加大城镇支付渠道建设力度,同时推广电话、网络支付等电子金融创新业务。
(二)加快发展地方金融。
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做大做强,要允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指标前提下 “多存多贷”。例如鼓励加快发展村镇银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村镇银行,不受一县一机构的限制;允许农业人占比超过50%的市辖区设立村镇银行;允许优质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开展设立社区银行试点,允许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社区银行等。
(三)完善金融体系和产品,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差别也很大,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和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做实做大做强县市(区)政府融资平台,允许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向县域融资平台发放贷款,增强县域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等,更好地为推进城镇化提供金融服务。□
(作者均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主修专业:金融学)
参考文献:
[1]张瑞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金融时报,2012(11).
[2]李建伟,于凤芹.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排斤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1(10).
[3]刘泽佳,李明贤.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7).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 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体系对城镇化支持的问题
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9%,而同期世界城市化率的年均增长仅为0.46%。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到2012年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是,我国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农民对金融资金需求的多元化与金融服务范围过窄之间存在的矛盾。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民金融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增长迅速,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市民化会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方面失地农民为重新就业、自主创业而产生了金融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失地农民的医疗及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都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此外,针对生活方式转变而产生的汇兑、结算、消费信贷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会明显增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正规金融机构在部分城镇的网点是呈收缩趋势的,特别是小城镇的金融覆盖面下降,金融服务范围过窄,很难满足农民的金融资金多元化需求。
(二)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偏少,服务质量不高。
在满足小城镇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如地方中小企业融资、农业小额贷款、农村中小项目融资等,地方小型金融机构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普遍由于规模太小,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较低,机构设置不合理,风险控制能力差,总是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从而阻碍了城镇化的稳步推进。
(三)金融资源配里缺乏有效性,融资渠道不畅。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中,金融组织机构虽然种类繁多,但并未真正发挥其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信贷支持严重不足,现行信贷管理机制与实际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政府在战略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强调城市过多,对农村关注过少。
二、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然而金融业对城镇化的支持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解决金融支持城镇化加快发展问题,必须站在全局的、系统的角度加以考虑,多措并举、多路并进加以推动。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机构参与方式,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投资开发主体,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具体来说:
(一)金融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人口城市化提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增加的基础性、消费性甚至投资性的金融资金需求。(1)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创新个人创业贷款品种,出台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优惠贷款政策,积极调动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2)完善失地农民在医疗社会保障、个人财产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 (3)创新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农民在宅基地拆迁后所得的巨额补偿款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性金融需求; (4)降低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信贷门槛,满足农民进城后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 (5)改进以取现汇兑为主的城镇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城镇金融分支机构和ATM网点,加大城镇支付渠道建设力度,同时推广电话、网络支付等电子金融创新业务。
(二)加快发展地方金融。
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做大做强,要允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指标前提下 “多存多贷”。例如鼓励加快发展村镇银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村镇银行,不受一县一机构的限制;允许农业人占比超过50%的市辖区设立村镇银行;允许优质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开展设立社区银行试点,允许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社区银行等。
(三)完善金融体系和产品,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差别也很大,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和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做实做大做强县市(区)政府融资平台,允许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向县域融资平台发放贷款,增强县域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等,更好地为推进城镇化提供金融服务。□
(作者均就读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主修专业:金融学)
参考文献:
[1]张瑞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金融时报,2012(11).
[2]李建伟,于凤芹.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排斤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1(10).
[3]刘泽佳,李明贤.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