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英雄人物、历史名著、神话故事、经典古诗文等,将其中的经典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内涵,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当提高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进行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通过国学经典、教材内容、传统节日、背景资料等渗透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一直发展的文化象征,这种对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精神已深深地印入中华民族的脑海里。了解节日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挖掘并且传授给学生教材中相关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文字语言源于生活,相当于语文也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也应回归生活。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教学资源,它的文化意义及文化背景是学生最应该学习且传承的,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1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是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人们的信仰、天文历史知识、时令节气,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和节日风俗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勤劳和质朴。最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虽然全国各地56个民族的人们过节方式会有差异,节日风俗也会不同,但都会被传统节日文化凝聚在一起,形成伟大的中华文明。小学生处在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启蒙阶段,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对传统节日有所了解,将这些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增强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民族自豪感。
2运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入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教师需要提前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和重阳节有关的视频,以及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习俗。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提前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在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快速读这首诗,待所有学生都读完之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打开多媒体,将提前下载的图片与视频插入多媒体中。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先给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如作者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独自寓居京都长安。教师介绍完之后,可以打开多媒体播放一些和重阳节有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时,思考我国重阳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视频播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两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前后座位的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教师按随机抽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其他学生要仔细听,一名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再叫另外的学生进行补充。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投入地观看视频。此外,运用多媒体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丰富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课内容。
3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将传统节日进行拓展,为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或者寻找相关的古诗文章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更多的文化内容。例如在学习《乞巧》这一首古诗时,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乞巧节呢?在《元日》一诗中,主要讲述了关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提到了“爆竹”“屠苏”“新桃”“旧符”等春节所需的特征,教师可以借助古诗中所提到的元素为学生讲述春节的由来。例如桃符是用来辟邪。在课堂中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拓宽传统文化的学习范围,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古诗词,并学会分析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再例如,可以在每节课前安排学生到讲台前诵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指导好学生的音色语调、抑扬顿挫以及对于民间故事色彩的理解;教师还要丰富阅读的形式,定期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节日诗文诵读演讲比赛或背诵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传统节日的美好。
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承节日文化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语文课程来说,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在于应用,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和写作中,可以快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成语接龙、辩论比赛、讲故事大赛或者以课下实践的方式,让语文学习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同时,在生活实践中融入传统节日内涵也是丰富学生语文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最好時机,因为每个传统节日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以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而且,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掌握传统节日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春节来临时可以组织学生仿写对联、剪窗花,对联需要对仗工整寓意美好,窗花形式各样寓意吉祥,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新年贺卡,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对家人的祝福,让学生亲身实践,过个有意义的文化年。
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应深刻了解且传承的,文化会带给学生更丰富的内涵,让学生能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更全面的发展。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要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不断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融合[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68.
[2]何群.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23):109-110.
[3]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51-52.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一直发展的文化象征,这种对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精神已深深地印入中华民族的脑海里。了解节日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挖掘并且传授给学生教材中相关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文字语言源于生活,相当于语文也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也应回归生活。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教学资源,它的文化意义及文化背景是学生最应该学习且传承的,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1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是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人们的信仰、天文历史知识、时令节气,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和节日风俗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勤劳和质朴。最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虽然全国各地56个民族的人们过节方式会有差异,节日风俗也会不同,但都会被传统节日文化凝聚在一起,形成伟大的中华文明。小学生处在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学习的启蒙阶段,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对传统节日有所了解,将这些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增强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民族自豪感。
2运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入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教师需要提前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和重阳节有关的视频,以及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习俗。在上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提前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在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快速读这首诗,待所有学生都读完之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打开多媒体,将提前下载的图片与视频插入多媒体中。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先给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如作者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独自寓居京都长安。教师介绍完之后,可以打开多媒体播放一些和重阳节有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时,思考我国重阳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视频播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两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前后座位的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教师按随机抽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其他学生要仔细听,一名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再叫另外的学生进行补充。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投入地观看视频。此外,运用多媒体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丰富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课内容。
3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可以将传统节日进行拓展,为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或者寻找相关的古诗文章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更多的文化内容。例如在学习《乞巧》这一首古诗时,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乞巧节呢?在《元日》一诗中,主要讲述了关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提到了“爆竹”“屠苏”“新桃”“旧符”等春节所需的特征,教师可以借助古诗中所提到的元素为学生讲述春节的由来。例如桃符是用来辟邪。在课堂中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拓宽传统文化的学习范围,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古诗词,并学会分析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再例如,可以在每节课前安排学生到讲台前诵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指导好学生的音色语调、抑扬顿挫以及对于民间故事色彩的理解;教师还要丰富阅读的形式,定期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节日诗文诵读演讲比赛或背诵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传统节日的美好。
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承节日文化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语文课程来说,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在于应用,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和写作中,可以快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成语接龙、辩论比赛、讲故事大赛或者以课下实践的方式,让语文学习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同时,在生活实践中融入传统节日内涵也是丰富学生语文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最好時机,因为每个传统节日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以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而且,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掌握传统节日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春节来临时可以组织学生仿写对联、剪窗花,对联需要对仗工整寓意美好,窗花形式各样寓意吉祥,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新年贺卡,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对家人的祝福,让学生亲身实践,过个有意义的文化年。
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应深刻了解且传承的,文化会带给学生更丰富的内涵,让学生能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更全面的发展。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要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不断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融合[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168.
[2]何群.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23):109-110.
[3]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