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胡期丽,女,汉族,湖北郧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贵阳中医学院,产业经济学。
刘维蓉(1976—),女,彝族,贵州威宁人,副教授,硕士,贵阳中医学院教师,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摘要: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医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重要职责,正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战场。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野,考察了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对当前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的“3+X”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00-02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自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下中国政经语境中最热的词汇。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医药院校在不在该改应改之列?应该看到,中央提出的这一改革,是着眼于结构性问题的深层次全面改革。其中涉及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深植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医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重要职责,正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战场。本文谨就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相关问题作一初浅探讨。
一、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医药院校163所,533所综合大学设有医学院或药学院。以培养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学科专业以医学门类为主,包含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等专业类,44种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学科交叉程度的持续深化,不少医药院校还相继开设了管理学、营销学等专业种类,力求与应用、与市场接轨。每年,全国普通高等医药院校向社会输送医药专业人才超过70万人。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
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已发展成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学院现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有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等10余个科研机构,以及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 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临床实习(教学)医院、46个非医类专业实习基地。
学校设14个本科专业(33个专业方向),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现有中医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内科学等2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5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先后向卫生医疗、服务业、制造业输送各类人才6000余名,就业面覆盖贵州、广东、上海、重庆等22个省、市、自治区,就业率85%以上,就业满意度97%,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
二、当前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由于医药院校的专业性、办学指向性、服务对象等限定性因素,其在人才培养中还具有一些差异性表象,存在着下述结构性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要脱节、断档,结果就是有一些岗位需要的,院校培养不出来;院校按照原有需求培养的,岗位、市场却不需要,这正是教学资源的最大浪费。此外,基于现行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存在着资源配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医药院校特别是新办的院校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师资明显不足,缺乏必要的教育设备和实习基地,但又盲目、大量招生,教学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导致培养的专业人才专业基础不扎实。有关数据表明,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仅达13%。
(二)忽略医德医风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重才轻德,重专业轻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痼疾所在,医药院校也是如此。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在当前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仍未得到推广。
(三)创新教育缺失,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当前医药院校创新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学生思维固定,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院校对高等医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实践不足,往往认识的多、实践的少,缺乏全局的理论构建、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设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创新教育仅仅体现在目标、计划和具体单项工作上。另一方面,因为学时限制,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被无限拔高到一个超越其他学科的地位,所有非专业课,或为专业课程让道,或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如自修、自选课程等来加以实现,创新教育也这样自然地让位于专业课程教学了。再一方面,客观来看,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第一位的评价方式,教师因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科专业交叉,导致知识分割、缺乏系统思维训练,所谓学术包容和自由思想、质疑求新的校园文化、鼓励个性的管理理念也仅仅是口头上说说、报告中写写,至于实际效果,不得而知。
(四)职业教育缺位,创业就业准备不足。总的来看,医药院校因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基本定位于培养医药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攻的学习方向也紧靠相关专业。然而,一份研究表明,某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的,仅占55.79%,也就是说,还有44.23%的毕业生,或跨界、或转行,直接从事与所学专业没有交叉甚至是没有关联度的工作,少数毕业生甚至待业至今,在家“啃老”,“毕业之日,失业之时”,成为少数毕业生的口头禅。这些情况,间接折射出医药院校针对学生择业就业开展职业教育缺位,学生创业就业准备不足这一不争的事实。 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3+X”路径
结合前述当前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笔者认为,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宜从“3+X”路径选择进行思考。其中,“3”,即强调专业、道德、创新意识的培育;“X”,即以就业为牵引,推动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路径之1:突出精英教育目标,强化专业培养
精英教育强调运用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学科,通过一流的科研和管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高水平的全面教育,强化专业培养,提升专业素养。这种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少数人的“个别教育”,也不是要求全部学生个个都成为精英,而是一种高水平教育过程的客观体现。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应分尽分原则,根据市场及应用需求,参考学科细分规范,对专业设置作进一步优化。这这一过程中,应根据各院校的实际,突出重点专业、优势专业,该分的分,该合的合,力避大而全,把师资、学科、科研、管理资源合理分配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二是强化院(校)际联合,整合专业资源。建立院校学科建设资源共享和教学资源共享沟通机制,针对精、特专业,实行教学、科研“双师制”,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报前沿学科建设情况,推动人才、信息交流常态化。
三是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素质建设。以“5+3”模式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认知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所思带到临床、科研、服务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加以印证和检验,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路径之2:深化医德医风教育,培树职业操守
深化医德医风教育,培树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药院校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人才培养基本准则。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并以各类活动的举行展现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在学习风气、人际交往风气等积淀校园精神,引发主流90后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投身到职业操守的培树实践之中。
二是开设医德医风专题课程。每年学期开设以4-6个课时的医德医风专题课程,重点案例分析、情景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三是在服务实践中进行引导。医药院校兼具有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职责。要把学生放到具体的服务实践中去,在服务中教导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着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并力争在服务中完成由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通过角色的转变,引导学生思考“我是病人怎么看”“我是医生怎么办”等问题,自觉对照行为准则,推动职业操守点滴养成。
路径之3:加强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就是要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一是改革现行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思辨能力,鼓励学生置疑、设问、讨论,构建以带教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是完善基础平台。要持续完善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要完善实践平台,实验课不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附属和验证,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平台。
三是加强机制建设。探索科研与教学相促相生的机制,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或研究生的课题,鼓励他们参与包括临床科研在内的各种科技研讨活动,并结合基础课程学习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科研论文。多层次多渠道召开学术会和讨论会,给予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建立课外科研小组,组织学生通过参与形式灵活多样的科研小组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充满探索精神和改革精神、有强大创造能力的人才。
路径之X:以就业为牵引,推动“一技之长”
笔者认为,路径在于,以就业为牵引,推动学生具备“一技之长”,进而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
一是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机制。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该校在总结了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决定从教改入手,从2016级新生开始,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推进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发展。此次改革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授课形式、参考用书、考试形式、授课教师等多项内容的深度调整,如在授课教师方面,把专业任课教师引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推动专业领域发展情况与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无缝结合,进而实现精准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有效性。
二是有序引导创业能力提升。当前的就业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就业就是创业。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为在校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鼓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推动创业成果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对于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要多引导,多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序地引导他们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南京大学探索实施的“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正是这一方面的成功案例。
三是推动具备“一技之长”。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努力长其所长,补其短板。适当开设职场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文字表达、待人接物、应急处置、协调沟通等方面做好功课,在书写、语言、礼仪、形体等方面聚焦亮点,在创意、设计、策划等方面积累经验,从而逐渐具备用人单位、社会所接受的“一技之长”。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期刊:
[1]李煜.医药院校本科生就业市场均衡对策研究——以A校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3:26.
[2]陈骏.“双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N],光明日报,2016-4-8(11).
[3]中国经济网,丁列明谈医药行业创新:提高创新动力和能力[N],中国经济网,2016-3-9.
[4]高军,陈圣慧.尴尬的数字 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仅达13%[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4):24.
刘维蓉(1976—),女,彝族,贵州威宁人,副教授,硕士,贵阳中医学院教师,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摘要: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医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重要职责,正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战场。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野,考察了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对当前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的“3+X”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00-02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自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下中国政经语境中最热的词汇。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医药院校在不在该改应改之列?应该看到,中央提出的这一改革,是着眼于结构性问题的深层次全面改革。其中涉及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深植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医药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重要职责,正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战场。本文谨就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相关问题作一初浅探讨。
一、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医药院校163所,533所综合大学设有医学院或药学院。以培养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专业人才为办学宗旨。学科专业以医学门类为主,包含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法医学、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等专业类,44种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学科交叉程度的持续深化,不少医药院校还相继开设了管理学、营销学等专业种类,力求与应用、与市场接轨。每年,全国普通高等医药院校向社会输送医药专业人才超过70万人。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
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已发展成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学院现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有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等10余个科研机构,以及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 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临床实习(教学)医院、46个非医类专业实习基地。
学校设14个本科专业(33个专业方向),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现有中医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内科学等2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5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先后向卫生医疗、服务业、制造业输送各类人才6000余名,就业面覆盖贵州、广东、上海、重庆等22个省、市、自治区,就业率85%以上,就业满意度97%,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
二、当前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由于医药院校的专业性、办学指向性、服务对象等限定性因素,其在人才培养中还具有一些差异性表象,存在着下述结构性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要脱节、断档,结果就是有一些岗位需要的,院校培养不出来;院校按照原有需求培养的,岗位、市场却不需要,这正是教学资源的最大浪费。此外,基于现行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存在着资源配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医药院校特别是新办的院校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师资明显不足,缺乏必要的教育设备和实习基地,但又盲目、大量招生,教学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导致培养的专业人才专业基础不扎实。有关数据表明,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仅达13%。
(二)忽略医德医风建设,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重才轻德,重专业轻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痼疾所在,医药院校也是如此。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在当前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仍未得到推广。
(三)创新教育缺失,创新意识培养不足。当前医药院校创新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学生思维固定,缺乏创新意识。一方面,院校对高等医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实践不足,往往认识的多、实践的少,缺乏全局的理论构建、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设定,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创新教育仅仅体现在目标、计划和具体单项工作上。另一方面,因为学时限制,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被无限拔高到一个超越其他学科的地位,所有非专业课,或为专业课程让道,或通过一些变通的方式,如自修、自选课程等来加以实现,创新教育也这样自然地让位于专业课程教学了。再一方面,客观来看,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第一位的评价方式,教师因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科专业交叉,导致知识分割、缺乏系统思维训练,所谓学术包容和自由思想、质疑求新的校园文化、鼓励个性的管理理念也仅仅是口头上说说、报告中写写,至于实际效果,不得而知。
(四)职业教育缺位,创业就业准备不足。总的来看,医药院校因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基本定位于培养医药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攻的学习方向也紧靠相关专业。然而,一份研究表明,某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的,仅占55.79%,也就是说,还有44.23%的毕业生,或跨界、或转行,直接从事与所学专业没有交叉甚至是没有关联度的工作,少数毕业生甚至待业至今,在家“啃老”,“毕业之日,失业之时”,成为少数毕业生的口头禅。这些情况,间接折射出医药院校针对学生择业就业开展职业教育缺位,学生创业就业准备不足这一不争的事实。 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3+X”路径
结合前述当前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笔者认为,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宜从“3+X”路径选择进行思考。其中,“3”,即强调专业、道德、创新意识的培育;“X”,即以就业为牵引,推动学生具备“一技之长”。
路径之1:突出精英教育目标,强化专业培养
精英教育强调运用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学科,通过一流的科研和管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高水平的全面教育,强化专业培养,提升专业素养。这种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少数人的“个别教育”,也不是要求全部学生个个都成为精英,而是一种高水平教育过程的客观体现。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应分尽分原则,根据市场及应用需求,参考学科细分规范,对专业设置作进一步优化。这这一过程中,应根据各院校的实际,突出重点专业、优势专业,该分的分,该合的合,力避大而全,把师资、学科、科研、管理资源合理分配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二是强化院(校)际联合,整合专业资源。建立院校学科建设资源共享和教学资源共享沟通机制,针对精、特专业,实行教学、科研“双师制”,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报前沿学科建设情况,推动人才、信息交流常态化。
三是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素质建设。以“5+3”模式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认知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所思带到临床、科研、服务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加以印证和检验,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路径之2:深化医德医风教育,培树职业操守
深化医德医风教育,培树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药院校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人才培养基本准则。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并以各类活动的举行展现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在学习风气、人际交往风气等积淀校园精神,引发主流90后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投身到职业操守的培树实践之中。
二是开设医德医风专题课程。每年学期开设以4-6个课时的医德医风专题课程,重点案例分析、情景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划清是非界限,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三是在服务实践中进行引导。医药院校兼具有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职责。要把学生放到具体的服务实践中去,在服务中教导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着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并力争在服务中完成由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通过角色的转变,引导学生思考“我是病人怎么看”“我是医生怎么办”等问题,自觉对照行为准则,推动职业操守点滴养成。
路径之3:加强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就是要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一是改革现行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思辨能力,鼓励学生置疑、设问、讨论,构建以带教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是完善基础平台。要持续完善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要完善实践平台,实验课不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附属和验证,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平台。
三是加强机制建设。探索科研与教学相促相生的机制,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或研究生的课题,鼓励他们参与包括临床科研在内的各种科技研讨活动,并结合基础课程学习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科研论文。多层次多渠道召开学术会和讨论会,给予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建立课外科研小组,组织学生通过参与形式灵活多样的科研小组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充满探索精神和改革精神、有强大创造能力的人才。
路径之X:以就业为牵引,推动“一技之长”
笔者认为,路径在于,以就业为牵引,推动学生具备“一技之长”,进而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
一是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机制。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该校在总结了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决定从教改入手,从2016级新生开始,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推进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发展。此次改革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授课形式、参考用书、考试形式、授课教师等多项内容的深度调整,如在授课教师方面,把专业任课教师引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推动专业领域发展情况与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无缝结合,进而实现精准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有效性。
二是有序引导创业能力提升。当前的就业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就业就是创业。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为在校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鼓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推动创业成果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对于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要多引导,多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序地引导他们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南京大学探索实施的“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正是这一方面的成功案例。
三是推动具备“一技之长”。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努力长其所长,补其短板。适当开设职场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文字表达、待人接物、应急处置、协调沟通等方面做好功课,在书写、语言、礼仪、形体等方面聚焦亮点,在创意、设计、策划等方面积累经验,从而逐渐具备用人单位、社会所接受的“一技之长”。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期刊:
[1]李煜.医药院校本科生就业市场均衡对策研究——以A校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3:26.
[2]陈骏.“双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N],光明日报,2016-4-8(11).
[3]中国经济网,丁列明谈医药行业创新:提高创新动力和能力[N],中国经济网,2016-3-9.
[4]高军,陈圣慧.尴尬的数字 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仅达13%[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4):24.